今年2月份,《關于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發布后,各地各部門一直在緊鑼密鼓加緊推動落實,并陸續推出因地制宜的施行細則。單是進入6月份以來,就有多地相繼推出惠臺政策。
近日,浙江省寧波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關于進一步深化甬臺經濟社會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出臺情況。措施分投資、貿易、社會文化交流合作、學習實習就業創業、居住生活5個方面,共80條措施,其中62條有新突破,是“升級版”舉措。
寧波惠臺措施的一大亮點是,充分體現為臺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比如,臺灣籍中小學生可在寧波就近安排入學,設立臺灣學生獎學金;完善高新區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建設,實施臺灣青年來寧波實習就業創業“十百千”計劃等。
措施中涉及臺胞來寧波投資的有36條。比如,寧波臺商投資企業可全面享受寧波市各類產業扶持政策;鼓勵臺資企業在大陸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上市,在新三板和寧波股權交易中心掛牌;對符合有關政策規定條件的特別重大臺資項目,給予“一事一議”綜合扶持政策;鼓勵臺資企業和臺灣同胞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綜合試驗區等平臺建設,與大陸企業享受同等待遇;鼓勵臺資企業在寧波建設或運營科技企業孵化器;支持臺灣團隊在寧波共建研究院所等。
此外,臺資企業與寧波企業同等適用相關用地政策;符合條件的臺資企業可依法享受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鼓勵臺灣知名會展機構注冊落戶寧波或設立分支機構等。
6月1日,上海市發布《關于促進滬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實施辦法》,共55條,涉及經濟領域28條,文化社會領域27條。其中,既包括對應“31條措施”在上海落地的內容,也包括上海公共政策領先于其他地方開放實施,以及具有上海特色的措施。例如,支持臺企在滬設立總部、金融機構、營運中心、采購中心、物流中心,支持臺資企業參加將于今年11月份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展示、銷售和采購,支持上海臺企通過股權托管交易機構開展融資活動,支持臺灣專業技術人員來滬就業,享有與本市居民同等待遇的人才支持政策,對臺灣青年來滬創新創業就業給予初創期創業場地房租補貼、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
6月6日,福建省發布貫徹落實“31條措施”實施意見,包括擴大閩臺經貿合作、支持臺胞在閩實習就業創業、深化閩臺文化交流、方便臺胞在閩安居樂業等4個方面共66條具體措施。其中有37條對應落實“31條措施”,24條是福建先行先試的,另有5條是復制推廣有關試驗政策的。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說,這66條措施既涵蓋臺企在行業準入、金融服務、資金扶持、通關便利等方面的各項優惠政策,也涉及臺胞在福建學習、實習、就業、創業、居住、生活、勞動保障、就醫、交通等方面的同等待遇,還包括深化閩臺文化交流的各項舉措。例如,臺資企業可參與福建省高速公路、軌道交通、港口運輸、城市內河整治等公共服務領域的特許經營項目。臺灣同胞來閩就業創業的,按規定同等享受福建居民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在閩工作的臺胞可按照規定參加“五險一金”,享受與當地居民同等勞動保障。臺灣地區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可按規定申請在閩設立持股51%或以上的銀行、人身保險公司等機構。在福建省自貿試驗區新設立的臺資企業可按大陸企業申請注冊,臺灣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持臺灣地區有關機構頒發的會計、規劃、建筑、咨詢、金融、醫療、旅游等執業證書,按證書許可范圍可在福建省自貿試驗區內按有關規定開展相應業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