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初步測算,2017年保利集團下屬地產板塊的增值稅稅負為4.43%,較營業稅5%的稅負率下降0.57個百分點,其他板塊的稅負也均有不同程度下降。”4月17日,作為國家稅務總局“第27個全國稅收宣傳月”系列活動之一,中國稅務學會舉辦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回顧與展望”專題座談會。保利集團總會計師彭碧宏在座談會上為我國營改增成效點贊。
中國稅務學會第一副會長丘小雄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稅收改革不斷深化,先后實施了七大步改革措施。今年5月1日起,我國又將在增值稅稅率17%、11%、6%三檔基礎上,將稅率下調到16%、10%、6%。
“我要再次為今年增值稅稅率下調叫一聲好!”阿里巴巴集團稅務部總監李鵬列舉了他們享受到的系列優惠:高新技術企業優惠、新辦軟件企業優惠、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優惠、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自產軟件即征即退優惠,讓阿里巴巴這樣以科技創新為驅動的高科技企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
丘小雄表示,增值稅改革為實體經濟普遍減稅,并向先進制造業、研發服務業傾斜,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綜合把握國際國內經濟形勢,著眼于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作出的重要決策。不論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不論內資企業還是外資企業,均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平等享受改革紅利,將進一步創造更加優化、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營商環境。
稅收工作同其他各項工作一樣,隨著改革開放的逐步深入不斷前行。據介紹,從1979年到1981年,為配合國家的對外開放,頒布實施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所得稅法等基本適用的涉外稅收制度,并實行了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自1983年起,從中國國情出發,在全國試行國有企業“利改稅”。1984年10月份,全面實施國有企業第二步“利改稅”,從而實現了以稅收為標志的國家與企業分配關系。從1994年起,在全國范圍內實行了稅制改革,確定了以增值稅為主體的貨物和勞務稅制,改革了所得稅制,調整了其他稅收,初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的稅制。這些改革對于保證國家財政收入,加強宏觀調控,調動“兩個積極性”,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陸百甫認為,今后應繼續完善增值稅制改革,實現全方位、全領域、全覆蓋、無死角;推進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改革,強化二次分配;配合高質量發展,創新資源稅和環境稅改革;著力推進涉外稅制改革;讓稅制研究儲備更加厚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