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我國杜仲行業的供需及出口情況而言,從2015年至2019年,杜仲的產量和表觀需求量均穩步增長,市場需求較為旺盛推動了產量的增加,到了2020年產量達到歷史高點27.1萬噸,隨后在2021年和2022年連續兩年出現下滑,其中2022年產量降至22.73萬噸,市場價格來看,2021年以來隨著國內杜仲供給下降,整體杜仲價格持續小幅度上浮,2023年隨著價格小幅度增長,市場供應小幅度增長至23.4萬噸。
一、定義及分類
杜仲是第四紀冰川侵襲后僅留存在中國中部的單屬種孑遺樹種,是國家二級珍貴保護植物,是我國十分重要的戰略資源樹種,其栽培與利用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杜仲既是名貴藥材和木本油料,又是優質天然橡膠資源,是國家儲備林樹種,在國防、交通、通訊、化工、醫療、體育、農林等領域被廣泛應用。杜仲分類中,光皮杜仲和粗皮杜仲是兩大主要類型,兩者在樹高、直徑生長及樹皮、葉片產量上相似,但在藥用價值和提膠性能方面,光皮杜仲顯著優于粗皮杜仲。光皮杜仲的內皮重量和厚度均超過粗皮杜仲,顯示出更高的藥用價值。解剖研究顯示,光皮杜仲的外樹皮較薄且光滑,因其木栓形成層活動時間較長,樹皮總厚度增加時外樹皮厚度保持較薄,無深裂,活樹皮部分較多。因此光皮杜仲是杜仲中的優良類型,值得作為選優和繁殖的對象,由于長期自然雜交的結果,當前留存的植株個體,大部分是介于粗皮、光皮之間的中間類型。
二、商業模式
1、采購模式
杜仲的采購主要依賴于杜仲的種植和采收,近年來隨著杜仲產業的擴大和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如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朱銘強研究員團隊開發的杜仲播種機、平茬以及脫葉剝皮機等裝備,大幅提高了杜仲資源的采收效率。采購來源主要有農戶散種和基地種植兩種模式。農戶散種方式靈活,適應性強但種植規模較小;基地種植則規模較大,便于管理和控制,但需要較大的投資和資源支持。采購過程中,企業會考慮杜仲的品質、產量和成本等因素,確保原材料的穩定供應。
2、生產模式
杜仲的生產主要包括杜仲的種植、管理和養護等環節。根據《全國杜仲產業發展規劃(2016—2030年)》,我國計劃在全國范圍內建設杜仲良種高效栽培產業基地,優化杜仲的種植結構和品種選擇。隨著技術的進步,杜仲的種植和管理逐漸實現機械化、智能化,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質量。
3、加工模式
杜仲的加工主要包括杜仲的提取、分離、精制等過程。杜仲產業鏈中,杜仲的綜合利用是其重要環節,可以提取出杜仲膠、綠原酸、桃葉珊瑚昔等多種有益物質,用于橡膠、藥品、保健品、功能飼料和食品等行業。杜仲葉發酵代加工是杜仲產業鏈中的一個重要環節,通過專業的發酵技術,將杜仲葉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來,制成高附加值的保健品、食品等產品。隨著技術的創新,杜仲的加工模式逐漸多樣化,滿足了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4、銷售模式
杜仲的銷售模式包括線上和線下兩種方式,其中線上銷售主要通過電商平臺進行,具有便捷、快速的特點,能夠滿足消費者的即時需求。線下銷售則主要通過藥店、保健品店等實體店進行,消費者可以直接接觸和體驗產品。隨著杜仲市場的不斷擴大和競爭的加劇,企業開始注重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提高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
三、行業政策
近年來,我國杜仲行業的發展受到了各級政府的廣泛重視和政策支持。從河南省政府發布的“十四五”生態環保規劃,到專門針對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均明確提到了杜仲作為特色林果和中藥材的產業化發展。特別是《關于加快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杜仲被列為“十大豫藥”之一,并設定了明確的種植面積和產值目標,顯示了政府對于杜仲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此外,許昌市、衡水市和新鄉市等地方政府也出臺了相關政策,鼓勵杜仲等木本中藥材的種植和新型材料產業的創新發展。這些政策不僅有助于杜仲產業的規模化、標準化和現代化,也為杜仲產業鏈的延伸和附加值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顯示出我國杜仲行業在政策層面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四、發展歷程
自建國初期以來,我國杜仲產業經歷了從初步引入到全面發展的壯麗歷程。建國初期至1950年代末,杜仲在國內開始引種并逐漸被廣泛栽培,成為貴重的中藥材。進入1960年代至1980年代中期,國有杜仲林場建立,政府扶持杜仲基地建設,栽培面積顯著擴大,杜仲的用途也拓展至橡膠提煉等領域。1990年代至2010年代初,杜仲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保健食品的上市使杜仲產品受到市場熱捧,出口量增加,同時政府政策扶持也加速了產業的產業化進程。進入2010年代后,杜仲產業進入轉型升級與多元化發展階段,杜仲籽油和杜仲雄花等新資源食品的批準,以及杜仲在新型材料等領域的應用,標志著杜仲產業正向著更廣闊的市場和更多元的領域邁進。
五、行業壁壘
1、技術壁壘
杜仲產業受到國家政策的扶持和管理,包括《全國杜仲產業發展規劃(2016—2030年)》等政策的出臺,對新進入者形成了一定的政策壁壘,政策規定了杜仲產業的發展方向、重點任務和支持措施,要求新進入者必須符合相關政策和標準,才能參與杜仲產業的開發和經營。另外杜仲作為國家二級珍貴保護樹種,其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都需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等,也為新進入者設置了一定的政策壁壘。
2、種植壁壘
杜仲的種植需要特定的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且種植技術和管理水平要求較高,種植周期在15年級以上。新進入者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和掌握杜仲的種植技術,同時還需要考慮如何選擇合適的種植地點和管理模式,以確保杜仲的產量和質量,隨著杜仲產業的不斷發展,杜仲的種植面積逐漸擴大,土地資源也變得越來越緊張,這也為新進入者增加了種植壁壘。
3、人才壁壘
杜仲產業涉及到種植、加工、銷售等多個環節,需要專業的人才來支撐,新進入者需要組建一支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團隊,以應對杜仲產業的技術和管理挑戰。目前杜仲產業的人才儲備相對較少,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更是稀缺,這為新進入者招聘和培養人才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4、資金壁壘
杜仲產業種植和深加工產品開發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包括種植基地的建設、加工設備的購置、市場推廣等方面。新進入者需要具備一定資金實力才能滿足杜仲產業開發的需求。此外杜仲種植周期在15-20年左右,產業的回報周期較長,需要長期穩定的資金投入和運營支持,也為新進入者設置了一定的資金壁壘。
六、產業鏈
我國杜仲產業鏈上游部分主要涉及種業、農藥和有機肥料的供應,基礎要素為杜仲的種植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保證了杜仲的品質和產量。中游則由一批實力企業構成,如河南恒瑞源實業有限公司、江西省銀河杜仲開發有限公司等,在杜仲的種植、加工和研發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推動了杜仲產業的持續發展。下游杜仲的應用領域廣泛,包括藥用、橡膠材料、食品、日化及飼料等多個領域,展現了杜仲的多樣價值,也為其產業鏈的延伸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整體來看,我國杜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展現出強大的市場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七、行業現狀
杜仲的種植是一個漫長而精細的過程,從最初的育苗到最終成為符合國家藥典標準且滿足市場需求的商品林,需要歷經長達15年等待。那些追求更高品質、更符合市場需求的杜仲刮皮貨來說,種植周期可延長至20年以上。在國內杜仲的采集和加工一直沿用著傳統的砍伐刮皮方式,弊端在于砍伐后產區的產能恢復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即便有退耕還林的補充政策,也難以在短時間內滿足市場需求。近年來,隨著退耕還林政策的逐步退出,杜仲的種植戶數量顯著減少。與此同時,黃柏這一同為皮類藥材的行情卻大幅上漲,由于黃柏的種植周期相對較短,且經濟效益較高,許多人轉而選擇了黃柏種植,無疑加劇了杜仲在地面積的減少,推動了杜仲市場價格的持續上漲。近年我國杜仲行業的供需及出口情況而言,從2015年至2019年,杜仲的產量和表觀需求量均穩步增長,市場需求較為旺盛推動了產量的增加,到了2020年產量達到歷史高點27.1萬噸,隨后在2021年和2022年連續兩年出現下滑,其中2022年產量降至22.73萬噸,市場價格來看,2021年以來隨著國內杜仲供給下降,整體杜仲價格持續小幅度上浮,2023年隨著價格小幅度增長,市場供應小幅度增長至23.4萬噸。
在出口方面,杜仲的出口量相對較小,且呈現波動。2015年至2017年,出口量有所增長,但隨后在2018年至2020年間保持相對穩定。值得注意的是,盡管2021年和2022年產量有所下滑,但出口量并未出現大幅下降,2022年出口量維持在0.12萬噸左右,2023年下降至0.11萬噸左右。
八、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消費者認知提升
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杜仲作為一種天然草藥,其健康益處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杜仲茶、杜仲膠囊等產品在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年銷售額穩步增長。預計未來幾年,杜仲市場的規模將持續擴大,年增長率有望保持在10%以上,市場需求的增長和消費者對杜仲認知的提升,為杜仲行業提供了強大的發展動力。
(2)技術進步與創新驅動
在杜仲膠的生產方面,技術進步和創新驅動著行業的快速發展,如綠色低共熔溶劑耦合生物法等新興提取方法的出現,不僅提高了杜仲膠的成品收率和質量,還降低了生產成本,提升了杜仲膠的市場競爭力。杜仲的綜合利用也在不斷進步,從杜仲中可以提取出多種有益物質,這些物質在橡膠、藥品、保健品等行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3)政策扶持與產業整合
國家出臺的多項政策對杜仲行業的發展給予了大力扶持,包括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科研支持等,為杜仲種植、加工、研發等環節提供了有力支持。隨著杜仲行業的不斷發展,產業整合也成為了一種趨勢。一些大型企業通過兼并、收購等方式,整合了行業資源,提高了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推動了杜仲行業的快速發展。
2、不利因素
(1)市場競爭加劇
隨著杜仲市場的逐步擴大,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杜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中,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這不僅表現在杜仲產品的價格競爭上,更體現在品牌、品質、服務等多方面的競爭上。在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杜仲企業需要不斷創新,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以贏得消費者的青睞,但在一定程度也會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和市場風險。
(2)資源約束與環境保護壓力
杜仲的種植需要一定的土地資源,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土地資源的日益緊張,杜仲種植的土地資源受到了一定的約束。同時,杜仲種植過程中也需要大量的水資源和化肥、農藥等農資投入,這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壓力。在當前環保政策日益嚴格的情況下,杜仲企業需要更加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采取科學的種植技術和管理措施,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3)科研投入不足與技術創新滯后
杜仲產業的發展需要科技的支持和推動,但目前我國杜仲產業的科研投入相對不足,技術創新滯后。這導致杜仲產業在產品質量、生產效率、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為了提升杜仲產業的競爭力,需要加強科研投入,引進先進的科技人才和技術成果,推動杜仲產業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
九、競爭格局
我國杜仲行業企業格局呈現多元化特點,大型中藥綜合企業憑借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專注于杜仲等多品類中藥材的炮制和中藥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憑借品牌信譽和產品質量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深受消費者信賴。杜仲種植企業則以傳統種植技術為主,管理水平參差不齊,但部分領先企業已經開始引入現代種植技術和管理理念,實現標準化、規模化的種植,提升了行業整體水平。杜仲產品生產企業憑借其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能夠生產高質量、多品種的杜仲產品,如杜仲膠和保健品等,滿足了市場的多樣化需求。
十、發展趨勢
我國杜仲行業正迎來一個全面發展的新時代,產業鏈整合成為推動行業協同發展的關鍵,杜仲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緊密相連,形成完整且高效的產業鏈體系。行業開始與其他產業進行跨界合作,如食品、保健品和化妝品行業,共同拓展杜仲的多元化應用領域。品牌建設方面,杜仲企業注重提升產品質量和包裝設計,積極參與市場推廣和行業交流,增強市場競爭力和行業形象。在綠色環保的號召下,杜仲企業積極實踐綠色種植和節能減排技術,確保杜仲產業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穩健前行。綜合來看,新興的發展趨勢共同構筑了我國杜仲行業繁榮發展的未來藍圖。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