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消費結構逐步升級,從以“物質消費”為主轉向以“精神文化消費”為主,極大地刺激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發展;另外,近年來我國政府積極出臺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使社會力量投資文化創意產業熱情高漲,文化創意產品和服務豐富多樣,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逐年提升。現如今,我國形成了首都、長三角、珠三角、滇海、川陜、中部六大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行業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發展活力凸顯,已經成為當前經濟增長的亮點之一。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文創行業市場規模為880.53億元,同比增長6.9%。
一、定義及分類
文創產業即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緊隨全球經濟與文化發展潮流的,以文化為基礎、以創意設計為核心、以現代科技手段為支撐,集知識密集和價值導向等特性為一體的新興產業,能夠滿足大眾精神、文化、娛樂、心理等方面的需求。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作為文化、科技和經濟深度融合的產物,文化創意產業憑借獨特的產業價值取向、快速的成長方式以及廣泛的產業滲透力、影響力和輻射力,成為全球經濟和現代產業發展的新亮點以及各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其作為一種新興產業,雖然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間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但都具備知識集聚性、深度融合性、價值增值性、與時俱進性等特征。
二、行業政策
文化創意產業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也是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成為體現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核心內容之一。為了推動行業的發展,國家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支持鼓勵行業的發展,如《“十四五”文化發展規劃》指出要提高組織化程度,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升工程,支持當代文學藝術創作,發揮重點選題、重大項目的引領帶動作用,推動文藝創作從“高原”邁向“高峰”。
三、行業壁壘
1、創意設計能力壁壘
文化創意產業是以文化為基礎、以創意設計為核心,是人的知識、智慧和靈感物化表現的新興產業,創意設計能力是該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行業內企業需要根據客戶訴求和場景需求,在統一的藝術構思中運用豐富的藝術表現手法,依據自然、人文、歷史、現代、經濟等特定環境,進行創意設計與制作。同時,文化創意產品和服務大多難以確定標準化的設計方案,需要創意設計團隊在深刻理解客戶需求、項目背景、人文歷史等之后進行量身定制,創新成分相對較多,對創意設計團隊的創意設計能力和藝術靈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創意設計能力除需要自身的創意靈感外,還需要經過項目經驗的積累。通過參與不同的項目,行業內企業才能不斷加深對客戶需求及創意設計的理解,并逐步形成具有較強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的創意設計能力。新進入的企業難以在短期內形成較強的創意設計能力并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
2、品牌壁壘
文化創意產業參與者眾多,但定制化設計的特點決定了客戶在選擇服務商時會傾向于選擇創意設計能力強、具有品牌知名度、有較多成功案例的企業。客戶對大型、復雜項目的藝術表現力、施工安全性等要求很高,實施并完成此類項目能夠讓行業內企業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從而為后續市場開發、業務拓展提供強有力的競爭優勢;另外,長期積累的品牌效應能夠在獲取項目信息、控制采購成本、提升議價能力、增強客戶黏性等方面產生積極效應。品牌壁壘對行業新進入者進行市場開發、業務拓展設置了一定的障礙。
3、人才壁壘
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典型的知識密集型和人才密集型行業,其發展必須具備堅實的智力保障,擁有充滿創造性的、經驗豐富的創意人才資源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作為新興的交叉性行業,文化創意產業橫跨創意設計、舞臺美術、人文歷史、旅游管理、項目運營管理等多個范疇,要求從業人員具備復合型知識背景和較高的綜合素質。目前,我國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結構不盡合理,具備創意設計能力和項目制作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十分短缺,專業人才培養和儲備嚴重不足。行業先進入者已經通過長期的項目經驗擁有了一定的人才儲備,而新進企業往往在短時間內難以建立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因此,人才資源的積累是行業新進入者面對的重要壁壘之一。
4、核心技術壁壘
為將創意設計方案真實地、完整地呈現,避免出現設計方案與實施效果相差甚遠的情況,需要提供從前期的創意策劃、方案設計,中期的現場制作及后期維護等全流程解決方案,而全流程解決方案覆蓋多層次、多方面技術,不僅包括創意方案的策劃,還包括項目實施過程中各類文化設備的一體化綜合應用及調控技術、電腦控制技術、網絡技術等多領域的高新技術。是否具備核心技術優勢以及對設備、技術、創意設計等分散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的能力,是行業內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因素。行業內現有企業經過多年的經驗積累已經獲得了相應的技術沉淀,新進入者將面臨缺乏核心技術的壁壘。
四、產業鏈
文創產品行業上游包括文化資源、創作者、產品原料三大部分。下游則為文創產品的流通消費環境,包括各類線上(淘寶、京東等綜合電商,文博官網、小程序等垂直電商,微信群、小紅書等個體經營)及線下渠道(博物館、文化展館、主題公園等主題場所,書店、影院、畫廊等文化商品零售)。文化資源包括音樂、動漫、文學、游戲、宗教、自然風光等;創作者有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設計公司等;產品原料有紙張、布料、木材、合成樹脂、金屬等。文化資源作為文創產品的靈感源泉,為行業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創意空間,無論是音樂、動漫、文學還是宗教、自然風光,都為文創產品注入了獨特的文化內涵。其次,創作者作為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他們的創意和技藝直接影響著文創產品的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博物館、紀念館、美術館及設計公司等機構的參與,不僅提升了文創產品的藝術價值,也促進了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最后,產品原料的選擇與運用,不僅決定了文創產品的物質形態,也影響著其生產成本和環保性能。因此,上游產業對文創行業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它們共同構筑了文創產品行業的堅實基礎。


五、行業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消費結構逐步升級,從以“物質消費”為主轉向以“精神文化消費”為主,極大地刺激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發展;另外,近年來我國政府積極出臺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使社會力量投資文化創意產業熱情高漲,文化創意產品和服務豐富多樣,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逐年提升。現如今,我國形成了首都、長三角、珠三角、滇海、川陜、中部六大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行業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發展活力凸顯,已經成為當前經濟增長的亮點之一。數據顯示,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文創行業市場規模為880.53億元,同比增長6.9%。
六、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產業政策大力支持
近年來,隨著文化創意產業在促進經濟增長、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方面的重要性日益顯現,我國積極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這些政策包括產業綜合政策、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政策、產業資金扶持及稅收優惠政策等。而相關產業扶持政策的出臺,將有效激發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內生動力,為行業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和發展機遇,從而使得行業不斷釋放發展潛力。
(2)文化消費的不斷增長為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雖面臨著一定挑戰,但總體延續了平穩快速的發展態勢。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至126.06萬億元,保持著較快的增速。與此同時,我國居民消費水平保持快速上升趨勢,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人均消費支出達26796元,其中教育文化娛樂支出為2904元,占比為10.8%,較上年增加0.8個百分點。隨著我國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可支配收入穩定增長,其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著由“物質”到“精神”的升級轉變,對于文化消費的需求愈加強烈,從而為我國文創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3)我國豐富的文化資源為藝術創意設計提供靈感
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綿延不斷的中華文明留下了極為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同時,我國幅員遼闊、多民族融合,各地區、各民族都在歷史發展進程中形成了豐富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資源,漢語、書法、長城、絲綢、京劇、瓷器、生肖、功夫等文化符號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已成為目前藝術創意設計重要的素材來源。行業內企業在創意設計中創造性地挖掘和整合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注重傳統繼承和時代創新的統一、歷史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統一,從而能夠讓傳統文化在當今世界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2、不利因素
(1)相關人才的缺乏限制行業發展
近年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快速發展,而行業內專業人才尤其是創意設計人才的供應遠遠無法滿足行業的發展需求。同時,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興的交叉性行業,橫跨舞臺美術設計、人文歷史、旅游管理、項目運營管理等多個范疇,要求從業人員具備復合型知識背景和較高的綜合素質。受限于我國文化創意產業整體發展階段,其人才培養水平也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具備相應素質的創新型、復合型、協作型人才尤其短缺,而人才的培養需要較長的時間。另外,產業內部人才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區域結構失衡,與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脫節。因此,人才短缺、結構失衡導致目前國內專業人才難以適應文化創意產業跨越式發展的需求,制約著產業的發展速度和水平。
(2)市場化程度低,產業鏈不完整
雖然近年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十分迅速,但行業整體市場化程度偏低,尚未建立起門類齊全的文化產品市場和文化要素市場,文化傳播渠道也不夠暢通。這導致文化創意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足,難以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這使得行業內的資源配置不夠靈活,難以滿足市場的多樣化和個性化需求,導致大量優秀的文化創意難以被市場接受和認可。同時,產業鏈不完整則意味著從創意的產生到產品的最終消費,各個環節之間缺乏緊密的聯系和有效的協同,這不僅增加了創意轉化的成本,也降低了產品開發的效率。這種情況下,文化創意行業的整體競爭力將受到嚴重影響,難以實現持續、健康的發展。
七、競爭格局
文化創意產業覆蓋面較為廣泛,行業內企業在業務形式、市場定位上具有各自的特點。同時,由于細分領域市場起步較晚,行業集中度較低,尤其是具有行業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的企業較少。隨著文化創意產業的的發展,行業內市場投資活躍度逐步提升、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整個行業的市場化水平也不斷提高,逐步吸引大量新進入者,從而加劇行業競爭。整體來看,行業內中低端市場競爭較為激烈,大量創意設計能力較弱的企業采取低價策略獲取市場份額,但高端市場競爭需要市場參與者具有優秀的創意設計優勢和豐富的重大項目經驗,目前市場上能滿足條件的企業較少,高端市場總體呈現向優勢品牌企業集中的趨勢。
八、發展趨勢
隨著我國“一帶一路”的穩步建設,不僅促進了經濟貿易的繁榮,也為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得以拓展至更廣闊的國際市場,與沿線國家及地區實現文化互鑒與產業共贏。同時,我國通過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和基地,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體系,為文化創意企業提供了資源共享、技術交流和合作發展的平臺。然而,為進一步提升產業競爭力,我們還需要加強對特色文化創意產業集群的培育,建設一批具有鮮明特色和突出優勢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此外,通過利用互聯網技術和平臺,文化創意產業得以更加便捷地傳播和推廣,同時也為創意人員提供了更多的創新思路和渠道。因此,我們需要緊跟互聯網潮流,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保持文化創意產業的活力和競爭力。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1年中國文創行業企業數量、營業收入及發展前景分析[圖]](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920e1a3ff3bb6b7f469fbaa1e9ad45bc470a7578.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1年中國文創行業企業數量、營業收入及發展前景分析[圖]
2021年中國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營業收入為119064億元,同比增長20.9%;2021年中國文創行業新增相關企業注冊數量為11464家,同比增長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