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國內市場的強勁需求,近些年軸承行業實現了高質量快速發展。從產量來看,截至2022年我國軸承行業產量為259億套,同比增長11.2%,我國軸承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行業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入中速增長階段,行業產值與規模難以短期大幅提升,行業競爭加劇,具備競爭力的優秀企業更容易脫穎而出。
一、定義及分類
軸承是指支持旋轉軸或其他運動體的機械基礎件,用于引導轉動或移動運動并承受由軸或軸上零件傳遞而來的載荷以及降低機械旋轉體的摩擦系數的零部件,可對機械設備的運行性能與精度等方面產生較大影響,被稱為“機械的關節”。軸承一般分為滾動軸承和滑動軸承。滾動軸承含有滾動體,靠滾動體轉動來支撐轉動軸,滑動軸承沒有滾動體,靠平滑的面來支撐轉動軸。
二、行業政策
1、國家層面相關政策
國家大力鼓勵發展軸承行業,積極推動我國軸承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生產的軸承多為中低端產品,而具有高附加值的中高端產品仍然需要大量進口,高端產品國產替代空間廣闊,相關部門制定了《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進一步提高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行動方案(2022—2025年)》《制造業可靠性提升實施意見》《關于促進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的指導意見》《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等政策,推動國產高端軸承在重點發展領域的應用。
2、地方層面相關政策
目前,我國大力推進產業園區建設,加快提升產業園區的集聚效應,各省市積極響應;另外,基于我國對于高端精密軸承國產化替代需求的迫切性,各省市亦紛紛將重大軸承、高端軸承、高精密軸承等方面作為主攻方向,同時對新能源領域特別是風電領域的軸承發布相關政策鼓勵發展,寧夏、廣東、杭州、重慶、河南等省市紛紛出臺相關政策。
三、行業壁壘
1、技術和人才壁壘
軸承行業涉及力學、潤滑理論、摩擦學、熱處理等基礎科學研究與交叉學科,且軸承的鋼珠、制胚技術復雜性高,其整體的加工精度與材料強度要求較苛刻,這些要求企業建立強大的技術研發團隊和持續技術開發的創新機制,不斷加強技術研發投入,擁有并保持較高技術實力,從而推動生產工藝流程的改善和產品特性的升級。同時,軸承產品的研發、設計和生產離不開相關技術專業人才,對相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實踐經驗要求都非常高,而目前行業內高素質人才較為稀缺。因此,對于行業新進入者而言,相關技術和經驗的積累需要較長的周期,相關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具有較大的困難,存在著較高的技術和人才壁壘。
2、規模壁壘
軸承行業的規模效應明顯。一方面,軸承產品的用途和價格屬性決定了軸承產品的生產只有在達到一定規模后方可降低生產成本,從而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和效益。另一方面,下游行業客戶對軸承產品品質要求嚴格,對供應商在技術實力、制造能力以及綜合服務水平等方面要求高,一般傾向于與規模實力較強的廠商合作。因此,尚未形成規模的新進入企業難以得到優質客戶認可、獲取更多業務機會,面臨較高的規模壁壘。
3、資金壁壘
軸承行業屬于資金密集型行業。一方面,在取得建設用地、新建廠房,購置先進的生產設備、檢測設備和試驗設備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另一方面,為了跟上技術升級的步伐、保持產品競爭力,還需不斷投資進行新產品的研發和設備的更新。此外,軸承企業日常生產經營也需要大量流動資金支持。因此,軸承行業新進入企業面臨著一定的資金壁壘。
4、管理經驗壁壘
對于擬進入軸承行業的新企業,管理經驗上的差距是其難以在短時間內突破的重要壁壘。一方面,企業通過良好、持續地系統化管理,可以更好地保證產品質量和及時供貨,從而滿足客戶需求;另一方面,基于精益化的管理,企業能有效發揮規模優勢,控制生產成本,獲得并持續保持競爭優勢。先進的管理模式是生產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不斷積累形成的。對于想要進入軸承行業的新企業來說,缺乏專業的管理知識是一個重要的障礙,而且在短時間內很難克服。
5、品牌壁壘
目前,我國軸承行業集中度較低,分散的市場環境使得品牌成為整車、主機廠和零部件制造商選擇產品的重要依據之一。尤其是國際著名整車、主機廠和零部件制造商對軸承的質量和可靠度要求更高,且更加關注軸承企業以往高端客戶供貨經歷。軸承企業良好的品牌有助于開發高端優質客戶,高端客戶供貨經歷又進一步提高其核心競爭力。因此良好的品牌及前期合作經歷是軸承行業后進入者在短期內無法企及的。
四、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從產業鏈環節來看,軸承行業產業鏈的上游包括原材料和設備供應,軸承制造材料分為鋼材、金屬材料等;中游包括不同種類的軸承生產;軸承用鋼鐵的質量直接影響軸承的強度、耐蝕性和疲勞壽命等關鍵質量指標。軸承用鋼鐵的價格變動直接影響到軸承行業原材料采購成本的高低。
軸承行業下游應用領域包括汽車行業、工程機械行業、家電和電機行業、風電行業、工程機械、機器人等,下游應用領域廣泛。目前,隨著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及供給側結構改革的深入推進,汽車、家電等下游產業也處于提質增效的關鍵階段,此外,“新基建”等政策的實施也為工程機械、能源裝備領域帶來了增長,下游行業的升級發展為軸承產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動力;同時,以重大裝備領域為代表的高端軸承廣泛應用于精密機床、航天航空、軌道交通、高端汽車、風力發電、大型機械裝備等關鍵領域,高端軸承的進口替代也將為國內軸承產業的發展帶來較大的增長空間。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萬向錢潮股份公司
公司創業50多年來,專門致力于汽車零部件的研發及制造,搶抓汽車“新四化”機遇,提供模塊化、系統化、協同化的解決方案。專業生產萬向節、傳動軸、等速驅動軸、輪轂單元、軸承、制動器、汽車電子、減震器、燃油箱及后處理系統等零部件及總成。傳動軸、等速驅動軸、軸承等產品居國內領先。從萬向錢潮軸承產銷量來看,據統計,2022年萬向錢潮軸承產量為7524.9萬套,同比下降12.3%,軸承銷量為7492.06萬套,同比下降10.53%。
(2)國機精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國機精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國機集團精密工業板塊的拓展平臺,在軸承、超硬材料、機床工具等方面居國內領先地位。在軸承行業中,集中于高、中端產品,運營主體軸研所、軸研科技。軸研所創建于1958年,是我國軸承行業唯一的綜合性研究開發機構,在行業內,以綜合技術實力強而知名,擁有24個國家、省部級研發、創新平臺或組織,是公司在軸承行業的競爭優勢所在。公司長期參與特種軸承的研發和生產,已形成一套嚴格的質量保證體系。公司主導產品技術含量較高、質量穩定,具有一定的技術門檻,符合國家發展高端制造業的發展要求。據統計,截至2023年國機精工營業收入為27.84億元,同比下降18.98%,其中軸承行業收入為10.38億元,同比增長5.53%。
五、行業現狀
經過多年的發展,在中低端的通用軸承及零部件領域,國內企業產品已經能夠滿足市場需要,但在一些中高端領域,國內產品與進口軸承相比,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體現在尺寸公差與旋轉精度的差距、高速性能的差距、噪音與異音的差距、壽命的差距、特殊工況應用的差距等方面。近年來,國內部分領先企業與海外跨國軸承公司的差距已經逐漸縮小,部分產品達到先進水平,國內軸承產品的競爭能力正逐步提高。此外,受益于國家政策的支持、國內市場的強勁需求,近些年軸承行業實現了高質量快速發展。從產量來看,截至2022年我國軸承行業產量為259億套,同比增長11.2%,我國軸承行業已經進入成熟期,行業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入中速增長階段,行業產值與規模難以短期大幅提升,行業競爭加劇,具備競爭力的優秀企業更容易脫穎而出。
六、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國家產業政策支持
軸承產業作為裝備制造業的基礎之一,直接決定了主機產品的性能、水平、質量和可靠性。軸承作為重要的基礎零部件,其發展水平是中國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具體體現,受到國家產業政策的大力扶持。工信部等5部門發布的《制造業可靠性提升實施意見》,將“機械行業:重點提升高端軸承、精密齒輪、高強度緊固件、高性能密封件等通用基礎零部件的可靠性水平”列為基礎產品可靠性“筑基”工程。此外,隨著政府不斷加強對裝備制造業發展的重視,相關主管部門近年來密集出臺產業發展規劃,將以重大裝備軸承為代表的高端軸承制造列入國家重點發展領域。
(2)我國已經形成了獨立、完整的軸承工業體系
隨著多年來的持續、快速的發展,我國軸承產業已經形成了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中國軸承行業消費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同時,隨著多年發展,我國已經培育、成長出一批具有較強研發能力與技術儲備的軸承制造企業,國內軸承行業龍頭企業已經在部分中高端產品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技術與產品突破,為我國從軸承制造大國向軸承制造強國的戰略轉型升級打下了較好的產業基礎、技術積累和人才儲備。
(3)下游應用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軸承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行業、工程機械、通用機械及液壓等機械工業、能源、航空等多領域,上述行業的發展為軸承企業產品開拓了廣闊的市場。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機械工業行業都處于持續增長狀態中。
(4)高端軸承進口替代市場空間較大
受制于我國基礎零部件、基礎材料工藝研究開發能力的不足,我國在重大裝備為代表的精密制造領域水平還存在較大進步空間,精密制造設備的加工水準又制約基礎零部件、基礎材料的生產制造。正因為此,我國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了再造產業基礎的目標。隨著我國軸承行業技術研發能力的提升,我國軸承企業將持續發力以重大裝備軸承為代表的高端產品,涵蓋高端汽車、精密機床、航空航天、軌道交通、風力發電、大型機械裝備等下游領域,實現高端軸承產品的進口替代。上述高端軸承領域的市場空間巨大,實現相關產品的進口替代將為我國軸承產業發展提供較大的市場增長空間。
2、不利因素
(1)國際先進企業進入中國對本土企業的沖擊
我國軸承生產商跟國際先進企業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國外優秀廠商在生產技術生產裝備、檢測技術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勢。近年來軸承行業大型跨國公司先后在我國新設立生產基地、擴大生產規模。隨著上述大型跨國公司的本土化生產,未來外資企業產品在中國市場上銷量將進一步增加、定價進一步降低,中國本土廠商將面臨挑戰。
(2)主要原材料的價格波動會帶來較大的成本壓力
鋼材、鋼帶、鋼絲是軸承行業公司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主要原材料成本占成本的比重平均超過50%,主要原材料的價格變化對軸承行業企業毛利率水平及經營穩定性有較大影響。若上述原材料的價格出現較大波動,將對軸承行業企業的采購、庫存商品銷售等情況產生較大影響,從而影響盈利水平和經營穩定。
(3)技術水平要求提高
“十四五”期間汽車、工程機械和農業機械等行業電動化率將逐步提升,導致驅動和傳動系統改變,提高了對軸承的重量、載荷、轉速等性能指標的要求。隨著下游行業的快速發展,軸承應用場景不斷拓寬,下游行業的快速發展,對零部件的要求不斷提高,軸承制造企業是否具備將下游客戶需求快速轉化為設計方案和產品的研發能力將成為行業競爭中的關鍵因素。
(4)國內低端產能過剩導致行業競爭較為激烈
與國際軸承競爭市場集中度較高的情況相比,國內軸承企業較為分散,集中度遠低于國際市場。與此同時,我國軸承行業還存在低端產品產能過剩的情形。從業企業分散、低端產能過剩,導致軸承行業產生難以產生良性化競爭。國內軸承從業企業分散、低端產能過剩,低端產品的價格競爭較為激烈,直接影響行業內企業利潤的積累,使得產能升級、技術研發投入普遍不足,影響了我國軸承行業的健康發展。
七、競爭格局
1、八大軸承公司占據高端市場,國際化戰略是八大公司基本戰略
當前,國際八大家仍然占據著國內高端軸承市場的主要份額,國際化戰略是八大跨國軸承公司的基本發展戰略。世界八大跨國軸承公司在全球建立了多個銷售網絡與生產企業,在中國均有投資生產軸承以及相關產品的工廠。除此之外,隨著投資規模的擴大和投資水平的提升,八大跨國公司開始在華建立地區總部和技術中心,將運營管理中心和技術中心轉移到中國,其設立的中國總部基地和中國工程技術中心規模大、起點高。外資軸承企業的在華投資地點主要選擇在經濟比較發達的東南部和沿海地區,主要以長三角地區為主,并且其技術中心均采取和中國知名高等院校合作方式進行。
2、國內市場企業分散,集中度較低
軸承產品種類規格多,不同種類的軸承在生產工藝、應用領域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因此大部分軸承企業多聚焦于某一種或幾種軸承的生產,不同種類的軸承制造企業之間一般不存在直接的競爭關系。受限于企業規模、技術積累等原因,我國軸承行業企業分散、市場集中度較低。盡管國內產品的穩定性、精度等技術指標已經大幅提升,但大都集中于中低端,高端軸承產品以及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與國際八大家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在某些核心領域的軸承產品研發甚至還是空白。但國內軸承行業的市場化程度較高、競爭充分,隨著行業的持續整合及轉型升級的不斷深入,具備競爭實力的軸承企業能夠憑借規模優勢、技術優勢、品牌優勢在國內市場取得更高的市場份額。未來,國內軸承市場的集中程度將會類似于國際市場,形成以數家頭部企業為主的市場競爭格局。
八、發展趨勢
中國是世界軸承制造大國,具有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能夠基本滿足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配套要求。但是,中國軸承行業依然存在諸多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和問題,缺少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行業共性技術研發和服務平臺缺失,全行業還未實現由技術模仿和技術跟蹤向技術創新和技術集成的轉變,普通軸承生產過剩,高性能、高精度、長壽命軸承無法滿足需求,高速動車組、風力發電機組傳動系統、中高檔機床、中高級汽車等領域軸承全部或絕大部分依靠進口。在主機需求拉動下,國家加大了軸承行業科技研發投入和支持力度,實施了軸承“卡脖子”技術攻關項目,給軍民高端產品替代進口創造了巨大的空間和機遇。國家產業政策的扶持為軸承行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產業政策的引導也推動著行業內企業的技術進步,促進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未來我國軸承行業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集成化、高可靠性、低摩擦、高效率節能與智能化生產制造幾個方面。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3年中國軸承行業發展格局及重點企業分析:我國軸承需求增勢明顯,高端市場供給能力有待提升 [圖]](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99d4e8a78387e45474dcca8da0b56041c69dec09.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3年中國軸承行業發展格局及重點企業分析:我國軸承需求增勢明顯,高端市場供給能力有待提升 [圖]
軸承被稱為“機械的關節”,被廣泛的應用在各類機械設備之中,其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并保證其回轉精度。軸承屬于高精密機械產品,加工工藝較為復雜,行業的技術門檻較高。
![熱點聚焦∣2023年中國軸承行業現狀分析:軸承下游應用市場廣泛,需求增長以中高端產品為主 [圖]](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408/55d853aceb464ffcf6fad7c27bbd7795797b1b5a.png?x-oss-process=style/w320)
熱點聚焦∣2023年中國軸承行業現狀分析:軸承下游應用市場廣泛,需求增長以中高端產品為主 [圖]
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零部件,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并保證其回轉精度。軸承廣泛的應用在汽車、家電、風力發電、礦產冶金、航空航天等工業生產和制造領域。
![2022年中國軸承行業重點企業分析:光洋股份VS力星股份VS五洲新春[圖]](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99d4e8a78387e45474dcca8da0b56041c69dec09.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2年中國軸承行業重點企業分析:光洋股份VS力星股份VS五洲新春[圖]
軸承是當代機械設備中一種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撐機械旋轉體,降低其運動過程中的摩擦系數,并保證其回轉精度。2021年中國軸承產量為233億套,同比增長17.7%;軸承表觀需求量為184.6億套,同比增長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