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竹材易生長、易加工,竹制品生產成本低于木類材料。近年來環保性已成為城市居民家居需求的第一大要素,竹家居制品正迎合了這樣的消費理念。隨著生產工藝的不斷發展,竹制品制造行業蓬勃發展,我國由竹材到竹制品制造,再到直接消費者的全產業鏈已初具規模。竹制品行業成為中國林業發展四大朝陽產業之一。
一、定義及分類
竹子是世界上生長速度最快的植物之一,僅需約60天就能長到20米高,具有收縮量小、彈性、韌性強、種植方便、可自然降解等優點,因此是理想的可再生纖維來源。隨著中國竹產業的迅猛發展和科技創新,竹子逐漸成為替代木材、鋼筋、塑料等材料的關鍵選擇,涌現了100多個系列、上萬個品種的產品,包括但不限于重組竹、竹集成材、竹編工藝品、竹纖維制品、竹碳制品等。在全球強化環保觀念的推動下,竹材以其環保、耐用、輕巧的特性成為木材等材料的理想替代品,“以竹代木”生態效益凸顯,也日益形成全球流行的消費趨勢。
“以竹代塑”主要產品名錄
二、行業政策
為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等十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推進竹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國竹產業總產值突破7000億元,現代竹產業體系基本建成,竹產業規模、質量、效益顯著提升,優質竹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明顯改善,建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龍頭企業、產業園區、產業集群,竹產業發展保持世界領先地位;到2035年,全國竹產業總產值超過1萬億元,現代竹產業體系更加完善,美麗鄉村竹林風景線基本建成,主要竹產品進入全球價值鏈高端,我國成為世界竹產業強國”的發展目標。
三、行業壁壘
1、研發設計壁壘
竹制品要獲得廣大消費者的認可,除了要更好的滿足產品實用性功能外,還要具備外觀、功能、材質等各方面的創新點、閃光點。因此,優秀的企業必須具備良好的研發設計能力,針對主流消費群體的消費需求、審美觀念和消費習慣,設計出個性化、時尚化的產品;在市場出現新的流行趨勢時,還要求企業能夠快速反應,設計出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對于竹制品行業中、高端市場的潛在進入者,建設擁有良好研發設計能力的團隊需要花費大量成本和時間,研發設計經驗和對市場需求信息把握能力的積累也需要經歷較長的過程。對潛在進入者而言,研發設計能力成為一個重要的障礙。
2、營銷渠道壁壘
竹制品作為終端消費品,最終應用于生活各個場景,不建立輻射范圍廣、下沉程度深的營銷網絡,就難以成就全國性的優勢品牌,因此要求優秀的企業擁有一個廣泛、成熟和穩定的營銷網絡。新企業要進入行業中、高端市場,不但需要投入巨額資金建設營銷網絡,培養經銷商或自建銷售公司,而且建立營銷網絡需要時間和人力資源的積累。因此,新企業在渠道建設上面臨著巨大的顯性成本和時間成本投入,而且需要承受投資失敗的風險,營銷渠道建設是竹制品行業中、高端市場最顯著的進入壁壘。
3、工藝技術壁壘
竹子生長極快,連片成林,但囿于加工工藝,以及竹材本身易霉變的特性,千百年來世界各地的竹資源大多停留在原竹利用、竹篾編織的初級階段。近年來,伴隨竹板材、竹制家具等各類竹產品不斷涌現,竹產業的經濟效益才漸漸被看到。如今一些高分子復合材料、竹纖維復合材料等新型環保材料的發現和改進,使得企業必須具有先進的生產技術與品控水平。能否快速響應市場需求,高效率高質量地配合市場營銷和研發設計的要求調整生產計劃,科學地進行生產管理成為影響行業企業成長的關鍵因素。對于潛在進入者來說,很難在短期內積累足以支持先進生產工藝和研發設計的經驗技術及人員,難以保證產品的質量,控制生產成本,因此工藝技術是新進入者面臨的一大難題。
4、品牌壁壘
在竹制品制造行業中,產品的好壞往往與企業的形象直接聯系,消費者不僅對產品質量、設計工藝提出了要求,同時也很關注企業的品牌聲譽和企業形象。信賴名牌、消費名牌,已經成為人們消費的一種習慣,成為趨勢和必然。塑造一個成功的品牌,不僅需要投入大筆的品牌建設費用,而且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才能取得較高的市場認知度和市場占有率。這使得新進入竹制品行業的企業需要面臨激烈的品牌競爭。
四、產業鏈
竹制品行業產業鏈的上游主要涉及竹子及其提取物。我國是世界竹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中國有竹類植物39屬530余種,數據顯示,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調查中我國竹林面積641.16萬公頃,占林地面積的1.98%,占森林面積的2.94%。其中,毛竹林467.8萬公頃,占72.69%,其他竹林173.4萬公頃,占27.04%。中游則包括各類竹制品,如竹建材、竹食品、竹炭、竹家具等。而下游應用領域廣泛,包括但不限于造紙、建筑、家居和旅游等領域。






五、行業現狀
竹材易生長、易加工,竹制品生產成本低于木類材料。近年來環保性已成為城市居民家居需求的第一大要素,竹家居制品正迎合了這樣的消費理念。隨著生產工藝的不斷發展,竹制品制造行業蓬勃發展,我國由竹材到竹制品制造,再到直接消費者的全產業鏈已初具規模。竹制品行業成為中國林業發展四大朝陽產業之一。據統計,2022年我國竹制品市場規模約為420億元,同比增長10.53%,2016年到2022年市場規模復合增長率約為23.74%。
六、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以竹代木”成全球流行的消費趨勢
一方面,隨著全球森林資源的減少和環境保護意識的加強,尋找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的材料成為各國材料研究領域的首要課題。竹子屬于可再生資源,生長周期短,4-5年即可成材,而木材的成材周期一般在15年以上,竹材作為全球首選替代木材資源的大宗草本材料,將迎來重要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在“綠色、自然、生態”的消費趨勢下,消費者對室內家居環境和生活品質愈發關注。相比木材,竹材再生性更強,竹紋清晰,板面美觀,色澤自然,竹香怡人,質感更顯高雅,成為木材等材料的理想替代品。特別是在歐美眾多國家和地區,竹家居用品因其自然、環保、性價比高、具有中國文化概念等綜合因素得到普遍接受和青睞。
(2)竹林面積的穩定增長為竹制品制造業提供了持續穩定的原材料供應
我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產竹國,竹類資源、竹林資源、竹林面積、竹材蓄積和產量以及竹產品對外貿易量均居世界首位。在全球森林面積急劇下降的背景下,中國竹林面積在不斷增長。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的結果顯示,我國竹林面積共641.16萬公頃,比第八次清查增長6.75%。
(3)各種產業政策推動和促進竹制品制造行業良性發展
2016年以來,國家開始對天然林全面禁伐,國家及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支持竹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持續推進“以竹代木”建設進程。國家林業草原局發布的《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到2025年中國竹產業要達到5000億的產業規模;2019年年初,中國竹產業協會提出中期發展目標,計劃2020年到2030年竹產業產值翻兩番,增加至1萬億元;遠期目標則是2030年到2050年達到與林產工業并駕齊驅的水平,總產值達到8萬億元。除總體目標之外,相關政策還確立了竹產業建設重點項目,其中包括擴培植細分市場龍頭企業,完善竹制品市場體系等。
(4)限塑、禁塑政策全面出擊,竹制快消品迎來發展機遇
2007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標志著我國“限塑令”正式出臺。2020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要求在2025年,完善塑料制品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處置等環節的管理制度,對不可降解塑料逐漸禁止、限制使用。尋找塑料替代品是減少塑料使用、減輕塑料污染的有效途徑,這為塑料替代品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竹材及竹制品因資源豐富、生長快、可再生、產品用途廣以及綠色、低碳、可持續、可循環和可降解等優勢,為一次性和耐用型塑料提供了替代產品方案。
2、不利因素
(1)竹資源優勢發揮不夠,竹林集約經營水平有待提高
我國豐富的竹種資源開發利用不夠,利用竹種僅占2.5%左右,很多特色優良竹種尚未開發;低產低質低效竹林面積仍然不少,約占50%,集約經營竹林只占30%左右;“混改純”和粗放經營導致林地土壤肥力下降,立竹平均胸徑和平均株高呈降低趨勢,林地生產力不高。
(2)采運和加工機械化、自動化水平有待提升
竹林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嚴重影響竹材運輸;竹材采收基本靠人工,缺乏工業化采收機械和技術;竹加工企業大多是勞動密集型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甚至是家庭作坊,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不高,竹材加工主要采取單機加工,缺乏機械化和連續化生產裝備技術,企業綜合實力弱,抗風險能力差。
(3)科技支撐能力和創新能力有待提高
竹類科學研究和技術儲備薄弱、科研經費不足、科技成果較少、成果轉化和新產品開發能力有限,產品類型不夠豐富;“以竹代塑”科技創新與產品研發不系統,可替代塑料的竹質新材料、新產品少;竹加工企業創新意識不強,創新力量薄弱,尚未真正成為創新主體,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開發能力普遍較弱,產學研用結合等科技支撐模式覆蓋面小;大多竹業從業人員和竹農沒有接受系統的技術培訓,大多生產加工企業缺乏獨立的技術研發團隊;中小企業在竹材加工利用環節的環保問題尚未得到根本解決,竹制品霉變、開裂等現象時有發生。
(4)產業化程度不高,產業鏈不完整
竹產品檔次低、初級產品多,具有明顯優勢的拳頭產品和名牌產品少;竹子綜合利用率低、重復項目多,新產品開發能力較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少,市場競爭力弱;竹企業之間關聯度低,產業鏈不完整。一些地方存在一產重視不夠、二產規模不大、三產十分薄弱的狀況。
七、競爭格局
我國竹產業發展迅猛、勢頭強勁,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竹子利用領域不斷拓寬。竹產品涉及竹建材、竹日用品、竹編工藝品、竹家具、竹漿造紙、竹纖維制品、竹炭和竹醋液、竹筍加工品、竹提取物等十大類,包括100多個系列上萬個品種。竹材在建筑、裝飾、家居、水利、市政等多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目前,國內已有上萬家竹加工企業,竹產業直接就業人員達千萬人。不過我國竹加工企業規模較小、同質化競爭嚴重,產業集中度低,缺乏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我國竹制品行業重點企業主要有雙槍科技、永裕家居、湖南竹材、龍竹科技等。
八、發展趨勢
1、竹產業是世界公認的綠色產業
竹子枝繁葉茂、四季常青,生長3-5年就可成材成林,在固碳減排、水土保持、美化環境等方面具
有重要作用。1公頃毛竹林年均固碳量達4.91-5.45噸,是杉木人工林的1.5倍,是熱帶雨林的1.33倍。隨著竹產業加工技術水平的提高,竹子全身都得到開發利用,大量的竹產品進入消費領域,廣泛滿足市場需求,以竹資源開發利用為主的竹產業是世界公認的綠色產業。
2、經濟恢復性增長有助于提振竹制品的消費需求
2023年盡管外部環境復雜嚴峻,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隨著各項政策不斷落實落
細,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將不斷積聚增強,2023年我國經濟將整體好轉,經濟恢復性增長將提振竹制品消費需求。
3、竹產業政策及“以竹代塑”環保新風向有利于行業發展
我國是世界竹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有40多屬800多種,竹種、面積和竹產品產量均居世界之首。
近年來,我國竹產品出口貿易總額整體呈增長趨勢。隨著國家及地方關于竹產業政策效力的持續釋放及國內外對于“以竹代塑”的重視,預計竹制品的應用領域將越來越廣,竹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