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文學是對傳統文學的繼承和創新,網絡信息技術和傳統文學的結合讓文學作品在網絡時代得以繼承和延續下去,并且煥發出了新的青春和活力。網絡文學一直有著自己的價值,它和傳統文學榮辱與共,體現出了文學在兩個不同時代的價值。在21世紀的今天,網絡文學和傳統文學無論在表面上還是實質上都是密不可分的,網絡文學就是對傳統文學的繼承和創新,這種繼承和創新,對當代人的閱讀方式和生活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近年來,網絡文學IP作為新生力量發展迅猛。改編為影視劇的網絡文學IP,不僅在市場上獲得了良好的口碑,更是展現出了巨大的商業價值,二者的結合,提供了一條新的發展道路。這條路雖新但潛能巨大。
在這條路上,我們看到了《慶余年》、《陳情令》、《全職高手》等膾炙人口的作品,他們爆發的商業價值,讓更多的人躍躍欲試,但如何真正做到1+1>2,仍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為助力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提質增效,1月29日,國內首個集合用戶大數據與專家學術意見,雙論證創新性探索網絡文學影視劇改編問題的研究成果《2019-2020年度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潛力評估報告》在京發布。
據報告統計,2018年、2019年309個熱播影視劇中,來自網絡文學改編的有65個,占比約21%。特別是在熱度最高的100個影視劇中,網絡文學改編的共有42個,占比高達42%。
根據《2018-2019年度網絡文學IP改編影視劇用戶評論滿意度排名》顯示,12個IP中,《慶余年》榮登榜首。
《慶余年》作為一個良好的開端,用成績向眾人展現網絡文學IP和影視劇的新可能。據了解,截至2019年底,國內網絡文學作者共有1936萬人,作品累計規模達2590萬部,網絡文學用戶已達4.67億,約占中國互聯網總用戶數量一半,2020年一季度中國網絡文學累計用戶規模45538萬人。
2015-2020年Q1中國網絡文學用戶規模
資料來源:CNNIC、智研咨詢整理
網絡文學的閱讀主體則無限擴大,是能識字、會上網的廣大網民,涵蓋了社會各個層次、各行各業。
網絡文學IP+影視劇,影視行業的下半場。野蠻生長20余年的網絡文學,終于在近兩年進一步實現了商業價值和社會效應。
網絡文學IP在不改編成影視劇的情況下,變現途徑匱乏且回報周期長。影視行業目前又面臨劇本單一,無法推陳出新的困境。所以,網絡文學與影視相結合是必然趨勢,各取所需,可以起到相互推動的作用。
同時網絡文學IP也會借助產業鏈成熟的影視行業,將IP價值無限放大,兩者結合所迸發的火花將勢不可擋。勢必會創造更多社會價值與藝術價值相統一的作品,并推進跨產業協同。
因此,彼時對網絡文學IP影視劇改編的研究,本質上關注的是怎么更好地依托互聯網,抓住產業趨勢,打造出更多健康優質的文藝作品,更多地發掘與講好中國故事。


2025-2031年中國網絡文學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網絡文學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共一章,包含中國網絡文學產業國際競爭力分析,2025-2031年中國網絡文學行業發展趨勢展望分析,2025-2031年中國網絡文學行業投資風險分析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