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知識產權)是一個在國內較為新興的概念,但在歐美、日韓已經流行多年,形成了數字文化領域一種獨特的發展模式。
近年來,在移動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浪潮中,國內互聯網企業不僅充當技術創新先鋒,也積極投入數字文化產業,成為文化建設的重要參與力量,在傳統文化數字化、IP化上做了一些探索,涌現出一大批制作精美、功能現代的數字文化原創產品,極大提升了我國數字文化原創能力。例如2016年以來,以故宮博物院、敦煌博物館為代表的部分文博機構主動擁抱數字化,建立與互聯網企業的合作,共同探索中華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微信小程序“國寶全球數字博物館”從2019年開始打造一站式全球國寶文物數字體驗平臺,聯合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法國吉美博物館、巴黎塞努奇博物館,對300件流失在外的中國文物進行數字化回歸,為人民群眾帶來新技術與傳統文化有機結合的創新體驗。
充分運用網絡文學、動漫、影視劇、游戲、電競等數字化手段,推動傳統文化資源在現有文化產業鏈條中形成更受歡迎的文化符號,也就是IP,有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文化符號關乎文化自信,歐美日韓的知名IP,比如復仇者聯盟、玩具總動員、哆啦A夢等在贏得全球市場的同時,還輸出了文化自信和價值觀。中國具備全球較大影響力的文化符號不多,傳統的有孫悟空、花木蘭、李小龍等。近年來,中國數字文化企業積極向全球拓展,像動漫《狐妖小紅娘》、電影《流浪地球》等一批文化產品受到海外市場歡迎。中國的網絡文學也在加快出海步伐,成為海外讀者了解東方故事的新窗口。但相比一些國家,中國的文化出海力度還應該進一步加大。
如今,正值以5G通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大發展的時代,我們應該進一步健全版權保護機制,同時通過政策扶持和引導,讓更多有技術能力和資質的企事業單位參與到傳統文化的IP挖掘和培育中,如采取建立傳統文化IP扶植基金計劃等方式,對重點傳統文化的活化項目給予定向引導和支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平臺,以科技+文化雙輪驅動新文創,全面運用動漫、網絡文學、網絡視頻等數字化形式,推動傳統文化IP化,打造具備全球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提升文化自信和國家軟實力,共同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2025-2031年中國科技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機會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科技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機會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政策引導類計劃及專項,2020-2024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發展分析,科技行業重點企業發展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