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據上海市房屋管理局消息,上海市住建委、市房管局、市發改委等10部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整頓規范本市住房租賃市場秩序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從加強住房租賃市場主體管理、加強房源信息發布管理、加強住房租賃合同網簽備案管理、加強住房租賃交易資金監管等9個方面做出了具體規定。
在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看來,此次上海租賃新規,在原有很多條文的基礎上,結合租賃市場金融風險的管控,出臺了此類規定,有助于后續租賃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
租金、押金的收付納入監管,嚴控租金貸款業務
在住房租賃市場主體管理等方面,《實施意見》按照“主體合規、房源真實、交易透明”的目標,要求住房租賃企業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和開業報告或備案手續,從業人員實名掛牌服務,接受社會監督;推行房源核驗碼制度,夯實企業、網絡信息平臺的信息發布主體責任,明確未取得房源核驗碼不得發布房源信息;優化完善住房租賃合同網簽備案制度,不斷提升網簽備案便利化程度,擴大覆蓋面。
值得注意的是,《實施意見》對住房租賃服務收費、租金支付周期以及住房租賃經營機構與房地產經紀機構的合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并要求住房租賃經營機構應在本市注冊的商業銀行,開立全市唯一的資金監管賬戶,由監管銀行對企業租金押金的收付實施監管;嚴控租金貸款業務,禁止增量、壓降存量;建立住房租賃企業資金風險預警機制,強化風險提示,堅決遏制“高進低出”和“長收短付”行為。
對于上述規定,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點評稱,此次上海對于租金貸明顯是持打壓態度的,說明租金貸的風險較大。從政策內容看,其實強調了兩點。一是禁止增量,后續住房租賃經營機構,要想參與租金貸業務,應該說空間不大,這也是長租公寓融資方面所需要關注的內容;二是壓縮存量,此次政策明確“租金貸/租金”的比重不能超過15%,實際上也是租賃市場首個壓縮租金貸占比的信貸政策,有助于規范此類業務。
加強信用評價管理,促進行業“優勝劣汰”
據了解,此次上海租賃新政,還對加強住房租賃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嚴厲打擊住房租賃市場亂象、加強住房租賃管理制度保障等方面進行規范。
其中,《實施意見》提出,要加快推動住房租賃平臺政務服務升級,構建完善本市“一網受理、協同辦理”的住房租賃線上服務體系;不斷強化住房租賃平臺數據賦能和實戰應用,并按照“能公開、盡公開”的原則,進一步發揮好住房租賃平臺的公示作用,努力營造透明、規范的市場環境。
與此同時,《實施意見》要求,堅持整治“快見效”和規范“見長效”相結合,嚴厲打擊市場亂象,著眼構建住房租賃矛盾化解的多元共治格局,完善投訴舉報處置、管理與執法聯動機制;加強住房租賃經營主體信用評價管理,推動行業自律,引導市場形成“優勝劣汰”機制;發揮輿論監督引導作用,逐步培育遵法守約、誠信經營、理性租房的市場環境。
此外,《實施意見》明確,依托上海市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聯席會議,建立市級相關部門協同聯動工作機制;同時,落實屬地責任,建立區級住房租賃工作協調機制,將住房租賃管理納入社會綜合治理和社區網格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