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芯片產量大幅增長
2月2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促進工業和信息化平穩運行和提質升級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表示:2021年,我國芯片產量增長了33.3%,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得到提升。汽車芯片保供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新建產能將于今年陸續釋放,國內部分芯片產品供給能力也在逐步提升。
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田玉龍表示,我國是全球規模最大、增速最快的集成電路市場,為全球企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機會;同時也是集成電路重要的生產國和提供者,一直為全球的集成電路產業作出我們的貢獻。所以,保證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不僅為中國的自給自足提供支持,同時也為全球的發展提供資源。
2.汽車芯片保供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此外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汽車芯片保供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 2021年全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和3.8%;2022年1月,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42.2萬輛和253.1萬輛,同比增長1.4%、0.9%。
2014-2022年中國汽車產銷量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汽車芯片供應短缺情況雖然已在逐步緩解,但相對整車和零部件企業的需求和排產計劃來看,目前仍然還有一定的缺口。”辛國斌指出,考慮到全球主要芯片企業已經加大了車規級芯片的生產供應,新建產能也將于今年陸續釋放,國內部分芯片產品供給能力也在逐步提升,預計汽車芯片供應形勢還會持續向好。
3.工信部將多措并舉進一步做好供應保障,維護汽車工業穩定運行。
對于工信部針對芯片產業的整體規劃和布局,辛國斌指出,下一步,工信部將多措并舉進一步做好供應保障,維護汽車工業穩定運行。
一是加強供需對接,要在過去工作的基礎上,搭建汽車芯片在線供需對接平臺,暢通芯片產供信息渠道,完善產業鏈上下游合作機制。
二是加大生產協同。引導整車和零部件企業優化供應鏈布局,合理排產、互幫互助,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最大限度降低缺芯影響。芯片的配置效率也是很重要的,有一些企業產品適銷對路,芯片短缺影響比較大;有一些企業的產品沒有得到消費者認可,所以即使拿到了一些芯片,生產出來的產品也沒有人愿意買,就會對整個產業造成一種資源錯配。
三是提升供給能力。支持整車、零部件、芯片企業協同創新,穩妥有序提升國內芯片生產供給能力。同時,我們的應用測試評價體系還存在短板,這方面今年還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四是加強國際合作。推動跨國芯片企業增加中國市場供給,加大本地化生產布局,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性。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2025-2031年中國光分路器芯片行業市場全景分析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光分路器芯片行業市場全景分析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三章,包含光分路器芯片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光分路器芯片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展望,光分路器芯片企業經營戰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