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大會驅動生態治理政策加碼,上百億綠債助力生態治理目標落地,低利率撬動社會資本參與。中國先后設立多項生態治理目標彰顯生物多樣性大會主辦方的國際責任。國家對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試點工程提供高額獎補,工程總投資20~50 億元的基礎獎補10 億元,最高獎補可達20 億元。
此外,我國投向生態保護和適應氣候變化的綠債規模從2019 年的66.2 億提升至2020 年的249.6 億,占比有3%提升至13%。今年二季度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已達到14 萬億元,同比增長26.5%。碳減排支持工具等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助推實現雙碳目標。新工具將以低利率為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從而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生態治理建設。
到2035 年,陸地生態系統碳匯交易規模在20-40 億元/年。國家鼓勵企業充分利用林草碳匯實施碳排放權抵消機制。未來更多高耗能行業有望逐步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預計CCER 重啟后抵銷比例不得超過應清繳碳排放配額的5%,而CCER 中陸地生態系統碳匯的占比約在5%(后續可能提升),我們估計到2035 年生態系統碳匯交易量將在0.5-1.0 億噸。CCER 交易價格雖有較大折價但有望達40 元/噸,也就是說到陸地生態系統碳匯交易規模在20-40億元/年。此外,北京綠色交易所升級為面向全球的國家級綠色交易所,CCER重啟在即。CCER 穩定的現金流將優化園林公司的財務結構和融資結構。碳匯開發額外成本小,碳匯開發將增加原始工程的附加收益,并且會潛在增加企業的工程規模。《關于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意見》中明確指出生態修復企業在此后的生態修復工程中將有優先權。
沙漠生態修復新模式助力雙碳理念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成現實。沙漠化治理,會從碳吸收端增加固碳量,同時發展光伏等產業會減少碳排放。今年10 月12 日,我國在《生物多樣性公約》領導人峰會上指出,將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加快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第一期裝機容量約1 億千瓦的項目已于近期有序開工。在雙碳政策的推動下,未來沙漠治理將會有多種盈利方式同時發力,沙漠治理的經濟效益將空前增加。而治沙新模式也代表著我夠生態財富變現路徑的逐步拓展。2019 年內蒙古自治區GEP 達到4.48 萬億元,為該地區當年GDP 的2.6倍,在上述路徑支持下,GDP 兩倍以上的GEP 未來也將逐步變現。
積極布局碳匯,蒙草生態和東珠生態優勢突出。蒙草生態毛利率、資產負債率、股權質押比例、資產和負債久期的匹配程度等財務指標在園林行業優勢明顯。公司已經在碳匯領域布局10 年左右,擁有大量業務存量以及專家資源,公司累計修復各類型生態面積約3000 萬畝,種業資源和大數據技術將進一步增加草原碳匯能力;公司在西北地區龍頭地位顯著,通過種業科技+大數據構建了充足的護城河,值得重點關注。東珠生態營業收入及歸母凈利潤穩健增長、資產負債率低于行業平均水平、無大股東股權質押、財務狀況良好;綜合林業碳匯廣闊的市場空間以及公司在林業碳匯相關業務的積極布局,未來東珠生態有望成為行業龍頭;此外公司林業資源豐富,林業技術堅實,值得關注。
風險提示:政策推廣執行不及預期、市場規模的估計未考慮其他因素、碳交易推廣可能不及預期、生態價值顯性化需要一定時間。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2025-2031年中國園林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園林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共十三章,包含中國園林行業重點企業競爭力分析,貿易戰下中國園林行業投資分析及建議,園林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