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小部分腫瘤細胞(稱為持久性細胞)在化療中存活下來時,癌癥就會復發。在使用治療藥物時,這些細胞大部分是不分裂的(非循環持久性細胞),但有一個罕見的亞群(循環持久性細胞)能在治療期間增殖。近期來自美國的研究團隊發現了持久性細胞耐藥的新機制,相關研究成果發表《Nature》期刊上,標題為:“Cycling cancer persister cells arise from lineages with distinct programs”。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名為Watermelon的慢病毒條形碼文庫系統,能同時追蹤每個持久性細胞的譜系、增殖狀態和轉錄狀態。實驗中觀察到,在治療暫停后再次將持久性細胞暴露于抗癌藥物,循環持久性細胞和非循環持久性細胞都能重新獲得藥物敏感性,從而發現了非遺傳、可逆的耐藥機制。進一步研究發現,循環持久性細胞顯示出抗氧化基因的表達增加,并產生了一系列獨特的代謝物,細胞的氧化還原狀態在其耐藥性調節中起作用。研究表明,循環持久性細胞依賴于脂肪酸氧化的代謝途徑,抑制這一代謝途徑能抑制癌細胞的發展。
這項研究闡述了腫瘤持久性細胞耐藥的新機制,所開發的Watermelon系統為在單細胞水平上研究腫瘤細胞耐藥機制提供了方法。此外,脂肪酸氧化代謝途徑及其相關基因,在開發新的治療策略時值得予以考慮。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796-6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Nature》期刊原文和期刊評論(A persistent look at how tumours evade therapy,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2117-1),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僅供參考。


2025-2031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共十八章,包含中國重點醫藥上市企業分析,醫藥產業投資機會分析及風險預警,對2025-2031年醫藥行業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