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龍芯1號研制成功,2005年龍芯2號研制成功,2009年龍芯3號研制成功。2010年研制團隊決定要市場化運作。2021年6月,龍芯中科科創板IPO申請獲得上交所受理。龍芯中科擬募集資金總額為35億元。
2018-2020年龍芯中科芯片產量及銷售
資料來源:公司公報、智研咨詢整理
龍芯中科研制的芯片中,龍芯1號系列、龍芯2號系列主要面向工控類應用;龍芯3號系列主要面向信息化應用(其中工業級產品面向高端工控類應用)。
2018-2020年各類芯片營業收入
資料來源:公司公報、智研咨詢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化類芯片在龍芯中科總收入的占比逐年升高,如2018年工控類芯片收入占比54.25%,2020年則降低至15.66%;2018年信息化類芯片收入占比25.95%,2020年則躍升至73.21%。
截至目前,龍芯中科掌握指令系統、處理器核微結構、GPU以及各種接口IP等芯片核心技術,在關鍵技術上進行自主研發,是國內極少數使用自主架構研制通用處理器的企業,也是極個別在股權結構方面保持開放、未被整機廠商控制的企業。
龍芯中科2018年、2019年、2020年全年營收分別為1.93億元、4.86億元、10.82億元;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為790.33萬元、1.93億元、7179.85萬元。
2018-2020年龍芯中科營業收入及凈利潤
資料來源:公司公報、智研咨詢整理
談起芯片,國人最關心的是中國何時能擺脫被“卡脖子”的困境,生產出一流的芯片。 對此,相較英特爾、AMD、ARM公司等國際CPU龍頭企業,其在產品的研發銷售規模、客戶對產品的認知程度、市場知名度和商用領域的應用軟件生態等方面均有差距。
據了解,在全球計算機領域,CPU商用市場基本被英特爾、AMD兩家占據。其中,英特爾依靠其強大的X86生態體系,在通用CPU市場占據領先地位,市場份額常年保持在80%左右,AMD近期追趕勢頭明顯,而其他廠商整體市場份額不超過1%。
目前國內市場對進口通用處理器過度依賴,多數通用處理器產品需要從境外采購,桌面市場主要為英特爾、AMD占領;服務器市場則主要為英特爾壟斷。我國對進口通用處理器的過度依賴已經成為我國信息產業發展的一大軟肋。近些年,受國際供應鏈不確定性影響,部分企業的CPU供應也成為問題。近兩年,采用國產CPU的桌面產品發展迅速,但市場份額仍不足5%。


2025-2031年中國光分路器芯片行業市場全景分析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光分路器芯片行業市場全景分析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三章,包含光分路器芯片重點企業發展分析,光分路器芯片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展望,光分路器芯片企業經營戰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