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枸杞看中國,中國枸杞看寧夏。3月19日,記者走進“中國枸杞之鄉”——寧夏中衛市中寧縣。走在田間地頭,到處都是民眾忙碌勞作的身影,工人們熟練地揮動剪刀截去枸杞樹上多余的枝丫,打刺、留枝、分層,施加肥料,積極搶抓農時,投入到新一年的春耕生產中。
據了解,中寧縣被視為世界枸杞發源地和原產地,也是核心產區,已有600余年種植栽培史,1961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唯一的枸杞生產基地縣,1995年被國家命名為“中國枸杞之鄉”。
目前,中寧縣枸杞種植面積穩定在12.8萬畝,枸杞產業綜合產值達102億元(人民幣,下同)。該縣有枸杞加工流通企業120家以上,從事枸杞產業人員達12萬人,農民人均來自枸杞產業的收入3600元,形成了多項深加工優勢產品,走出了一條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以前為了謀生計,服務員、建筑工地打雜,啥都干過,一年辛辛苦苦掙不來幾個錢,哪像現在,在家門口的枸杞種植園里務工,跟上班一樣按時按點,還離家近、掙得多,如今住進了在縣城新買的樓房,晚上還可以跳跳廣場舞。”正在剪枝的馬曉梅對記者說。
長久以來,作為枸杞發源地,中寧枸杞因品質優異而遠近聞名。然而,中寧枸杞產業的發展也面臨著瓶頸。
中寧枸杞大部分以干果形式出售,產品結構單一,附加值不高,主要在低端市場流通銷售。雖然目前研發出了果汁、果糕、果酒等食品,但枸杞功能性食品、保健品等衍生品依然較少,大眾消費認可度不高,高端市場占有率低。
“為解決產品單一問題,中寧縣改變枸杞只能泡水、泡酒或煮粥的定位,鼓勵企業在科技上做文章。中寧縣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創新的政策,引進高科技企業、對接科研院所、構建科研開發平臺。”中寧縣枸杞產業發展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當日,記者又來到中寧國際枸杞交易中心,該中心是全國枸杞集散中心,去年被農業農村部授予國家級枸杞交易市場稱號。“2020年,市場的交易量達8.12萬噸,銷售額達26.88億元。”市場負責人李鵬介紹說。
當前,枸杞產業已成為寧夏極具特色的戰略支柱性產業之一。經過多年發展,寧夏枸杞產業已初具規模,截至2020年底,寧夏枸杞種植面積35萬畝,鮮果產量26萬噸,綜合產值達到210億元,基地標準化率達到70%。寧夏已成為全國枸杞產業基礎最好、生產要素最全、科技支撐力最強、品牌優勢最突出的核心產區。
寧夏已將枸杞產業列入全區九大重點產業之首,并建立了枸杞產業高質量發展省級領導包抓機制,計劃到2025年寧夏枸杞種植面積達到70萬畝,加工轉化率提升至40%,綜合產值達到500億元。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枸杞的出口呈現全面開花的紅火局面,我國28個省市自治區將枸杞出口到67個國家和地區,出口量1.28萬噸,出口額1.09億美元。其中,寧夏枸杞出口量和出口額均排名第一,分別占全國枸杞出口量的35%,占全國枸杞出口額的36%。


2024-2030年中國枸杞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4-2030年中國枸杞行業市場全景評估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共十章,包含中國枸杞行業發展環境洞察&SWOT分析,中國枸杞行業市場前景及發展趨勢分析,中國枸杞行業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