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水泥行業:碳排放第二大戶,“碳中和”有望帶來供給總量壓縮和大企業份額提升。據數字水泥網,2020 年我國水泥行業碳排放約13.75 億噸,占當前全國碳排放總量約13.5%,在工業行業中僅次于鋼鐵(碳排放量占比15%),因此水泥行業必將是2030 年碳達峰、2060 年碳中和目標的重點碳減排行業。水泥行業碳排放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生產窯中的原材料碳酸鹽分解產生二氧化碳排放,約占2/3,二是燃料燃燒排放。水泥行業可行的碳減排的路徑主要有兩種:(1) 通過嚴格的產業政策壓減供給:以錯峰生產和產能減量置換兩大政策為抓手,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改革。(2)技術性減排:主要包括提高能源效率、使用替代燃料、熟料或原料替代、碳捕集與碳貯存等。當前時點,壓縮供給是碳減排最有效方式,未來仍需依靠企業技術性減排,尤其如果水泥加速進入碳排放市場交易,有技術優勢的大企業將占優,技術實力差的企業成本將增加、生產會受到更嚴格約束。
玻璃行業:高能耗行業,“碳中和”有望帶來供給總量控制和優勢企業份額提升。按照單位萬重箱排放360 噸二氧化碳計算,2020 年中國平板玻璃二氧化碳排放量約3400 萬噸,約占全國碳排放量的0.33%;玻璃雖然碳排放總量小,但屬于高能耗行業,玻璃行業碳排放主要來源于三方面:化石燃料燃燒排放占玻璃生產碳排放的60%以上,原料分解或碳氧化形成的二氧化碳占比25%-27%,電力排放占比約13%。對平板玻璃行業而言,通過壓縮供給和燃料端改天然氣是實現碳減排最有效的方式,其中“煤改氣”碳減排空間更大,主要依賴環保政策來推進,這將改變行業過去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加速優勝劣汰,行業集中度有望快速提升。
光伏/風電前景廣闊,光伏玻璃/風電葉片-玻纖紗是產業鏈必不可少的材料。據國家能源局,我國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均位居世界首位,擁有全球60%-70%的光伏產業鏈資源、40%的風電產業鏈資源,新能源產業鏈領跑全球,“中國優勢”明顯。(1)光伏玻璃是光伏組件必不可少的配置之一,未來2-3 年隨著新增光伏裝機繼續較快增長和雙玻組件滲透率提升,其需求有望持續快速增長。(2)風電葉片是風電產業鏈中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葉片材料以玻璃纖維為主(少部分是碳纖維),其需求有望受益于未來風電高景氣。
投資建議:“碳中和”背景下或將要求水泥和平板玻璃行業繼續進行供給側改革,壓減供給總量,通過市場和政策相結合要求企業進行碳減排,利于有技術和資金優勢的大企業;水泥和玻璃的高景氣有望持續,我們看好業績穩定估值低的華新水泥和海螺水泥、內生增速較快的旗濱集團和信義玻璃。同時,我國光伏和風電新能源產業鏈領跑全球,風電、光伏發電需求有望快速增長,光伏玻璃和風電葉片-玻纖紗分別是光伏產業鏈和風電產業鏈必不可少材料,玻纖紗景氣度回升有望加強,繼續看好中國巨石、長海股份、中材科技。
風險提示: 政策推進不及預期,全球疫情反復,宏觀經濟波動風險,行業新投產能超預期風險


2025-2031年中國防水建筑材料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及投資戰略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防水建筑材料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及投資戰略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2020-2024年防水建筑材料行業各區域市場概況,中國防水建筑材料行業主要企業生產經營分析,中國防水建筑材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規劃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