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增速及基礎設施投資增速放緩,影響建筑材料市場需求
建筑材料是在建筑工程中所應用的各種材料。建筑材料種類繁多,大致分為:(1)無機材料,它包括金屬材料(包括黑色金屬材料和有色金屬材料)和非金屬材料(如天然石材、燒土制品、水泥、混凝土及硅酸鹽制品等)。(2)有機材料,它包括植物質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包括塑料、涂料、粘膠劑)和瀝青材料。(3)復合材料,它包括瀝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一般由無機非金屬材料與有機材料復合而成。
建材行業作為地產、基建上游,其諸多細分子行業包括水泥、防水、平板玻璃等下游需求很大程度上來自地產及基建行業。2019-2021年期間,中國房地產投資額增速及基礎設施投資增速不斷放緩,影響了建筑材料市場需求量。
2014-2021年中國GDP增速、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增速及基礎設施投資增速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從2021年整體來看,PPI指數持續上行,上漲8.1%,但CPI變動不大,僅上漲0.9%,上游原材料漲價因素導致建筑材料生產企業面臨較大壓力。
CPI和PPI剪刀差歷史波動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建材工業增加值增速基本恢復至2019年水平
2021年建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0%,比工業增速低1.6個百分點,增速較2020年增加了5.2個百分點。相較于工業整體發展,建材行業發展略放緩,但增長速度基本恢復至2019年水平。
2018-2021年工業增加值增速及建材工業增加值增速
資料來源:工信部、智研咨詢整理
三、中國建筑材料行業景氣度明顯回升
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數據顯示:2021年,建筑材料工業年度景氣指數(MPI)109.7點,比上年回升8.9點,景氣度明顯回升。
2015-2021年建筑材料工業景氣指數
資料來源: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智研咨詢整理
全年MPI運行呈現波動性態勢。上半年建筑材料生產活躍,3月份至6月份MPI持續高于臨界點,處于景氣區間。下半年建筑材料工業運行的波動性特征明顯,7月、8月份受高溫、降雨、臺風等氣候性因素以及疫情多點散發影響,MPI回落至臨界點以下,9月、10月份受多地能耗“雙控”政策影響,建材生產有所放緩,但價格增長明顯,MPI升至景氣區間,并于11月、12月份保持在景氣區間運行。
2021年各月份建筑材料工業景氣指數
資料來源: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智研咨詢整理
注:建筑材料工業景氣指數(MPI)主要監測建筑材料工業運行趨勢,具有較強的預測、預警作用。MPI高于100時,表明建筑材料工業運行處于景氣區間,MPI低于100時,表明建筑材料工業運行處于非景氣區間。
三、大部分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價格持續上漲
從2021年產量來看,中國建筑材料行業大部分產品產量保持增長,其中平板玻璃產量為10.17億重量箱,同比增長6.8%;商品混凝土產量為32.93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5.8%;水泥、水泥熟料、鋼筋等10余種產品產量有所下降,其中水泥同比下降1.3%。
2014-2021年中國主要建材產量走勢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混凝土及水泥制品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2021年全年,建筑材料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有所上漲,生產成本壓力逐步增大,其中,水泥、建筑技術玻璃、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輕質建筑材料、隔熱保溫材料、石灰石膏、粘土砂石、礦物纖維及復合材料、建筑衛生陶瓷、非金屬礦等產品出廠價格同比增長,但增幅呈現較大差異。
12月份建筑材料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有所下滑,主要由于煤炭、鋼材、化工等商品價格波動下降,建筑材料生產用原燃料成本降低,建筑材料產品價格環比回落。
2019-2021年12月建筑材料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以水泥、平板玻璃價格走勢為例,2021年下半年水泥價格持續走高,主要受能耗雙控、拉閘限電導致產量下降引起的價格上升;隨著煤炭價格回落,“拉閘限電”政策寬松后,水泥產能逐漸恢復,價格也隨著下滑。
2015-2022年水泥價格走勢
資料來源:生意社、智研咨詢整理
從2020年中旬起,中國平板玻璃出廠價持續上漲,2021年上半年平板玻璃價格上漲幅度,是1993年取消玻璃統配價格以后最高漲幅。供需兩端的共同作用,推動平板玻璃價格持續上漲,一方面原材料的上漲導致生產成本增加,環保要求的提升導致產能產量下降;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許多建筑的開工和裝修都延遲到2021年上半年,平板玻璃需求擴大。隨后價格不斷下行,主要由于房地產市場表現不佳,需求出現了一定減少。
2009-2021年中國平板玻璃出廠價走勢
資料來源:發改委、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建筑材料行業供需態勢分析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四、規模以上建材行業經濟效益保持增長
規模以上建材行業經濟效益保持增長,2018-2021年規模以上建材企業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均不斷增加,期間營業收入年復合增長率為11.2%,利潤總額年復合增長率為10.1%。
2018-2021年中國規模以上建材企業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
資料來源:工信部、智研咨詢整理
其中水泥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8萬億元,利潤總額1694億元;平板玻璃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184億元,利潤總額247億元。
2018-2021年中國主要建材產品規模以上企業營業收入及利潤總額
資料來源:工信部、智研咨詢整理
五、發展趨勢
1.房地產竣工持續修復,消費建材需求提升
2016年開始,房地產新開工面積與竣工面積累計同比剪刀差開始擴大,商品房交付壓力之下促使開發商竣工提速,2021年竣工房屋面積增速已超過新開工房屋面積增速,預計2022年竣工數據仍有支撐,將帶動建筑材料需求提升。
2010-2021年中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新開工房屋面積及竣工房屋面積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財政發力下基建需求有望改善,有望提升基建領域建材需求量
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提出“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重大工程項目建設”;12月6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22年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背景下,基建投資作為逆周期調節工具,2022年在結轉項目資金較多及專項債“前置”等因素影響下,投資增速有望企穩回升。2022開年以來,資本市場“大基建”相關板塊再度活躍。
2022年中國部分省市投資計劃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3.政策促進建材重點領域投資增長
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衛生陶瓷等四個行業被列入建材行業高耗能重點領域,對照《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2021年版)》,對基準水平以下生產線進行改造,將大幅提升以上四個行業投資水平,促進建材行業投資增長。
截至2020年底,水泥行業能效優于標桿水平的產能約占5%,能效低于基準水平的產能約占24%。到2025年,水泥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的熟料產能比例達到30%,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熟料產能基本清零。截至2020年底,平板玻璃行業能效優于標桿水平的產能占比小于5%,能效低于基準水平的產能約占8%。到2025年,玻璃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比例達到20%,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基本清零。
2020-2025年水泥及玻璃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的熟料產能比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4.政策嚴控水泥新增產能,淘汰落后產能將促進行業集中度提升
近年中央嚴控水泥、平板玻璃新增產能,2021年7月產能置換比例進一步提高。7月工信部發文提高水泥項目產能置換比例,位于國家規定的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實施產能置換的水泥熟料和平板玻璃建設項目,產能置換比例分別不低于2:1和1.25:1;位于非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水泥熟料和平板玻璃建設項目,產能置換比例分別不低于1.5:1和1:1。
2019年,中國建材聯合會發布了《建材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指導目錄(2019版)》,為深入推進建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力推動行業向高質量發展,加快促進落后產能淘汰退出,有效化解產能過剩矛盾。
《建材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指導目錄(2019版)》(一)
資料來源:中國建材聯合會、智研咨詢整理
《建材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指導目錄(2019版)》(二)
資料來源:中國建材聯合會、智研咨詢整理
《建材行業淘汰落后產能指導目錄(2019版)》(三)
資料來源:中國建材聯合會、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建筑材料行業供需策略分析及市場供需預測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防水建筑材料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及投資戰略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防水建筑材料行業市場發展態勢及投資戰略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2020-2024年防水建筑材料行業各區域市場概況,中國防水建筑材料行業主要企業生產經營分析,中國防水建筑材料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規劃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