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要點:
華為公開2 項硅基負極專利
-硅氧路線:11 月15 日公告(19 年12 月申請)專利《硅基負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電池和終端》,將高硅氧比顆粒分散在低硅氧比硅基基體中,并在高硅氧比顆粒表面包覆導電層/導離子層,從而抑制膨脹。復配成500mah/g 的負極材料。
-硅碳路線:10 月29 日公告(23 年4 月申請)專利《一種硅碳復合材料、其制備方法、負極極片及鋰離子電池》,用氣相沉積法使非晶態硅吸附到多孔碳骨架上,硅碳純品,比容量可達1987mah/g,首效達90%,20 圈膨脹率達84%。
硅基負極突破能量密度短板,多孔碳路線幫助解決膨脹難題首先,硅基負極理論比容量是石墨的10 倍,采用硅基能大幅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在鋰金屬負極短期無法解決技術問題前為必備方案。
其次,從申請時間、性能表現看,多孔碳+氣相沉積硅路線性能更勝一籌,值得注意的是,兩種方案都需要電子導電劑、碳包覆材料參與,提升倍率性能、維持界面穩定。其中多孔碳材料孔徑、結構直接決定材料的循環、首效,為硅碳負極產業化的核心環節。
建議關注:硅基負極、多孔碳、碳納米管、包覆劑環節
璞泰來:(硅碳負極)硅碳已小批量供應下游消費電子客戶,中試產能供不應求。加快推進安徽蕪湖硅基負極項目進度,預計2025 年初首批產能建成投產。
道氏技術:(多孔碳+導電劑) 單壁管:已送樣包括太藍、衛藍等在內的主流固態電池廠商,獲得某固態電池廠商訂單并小批量出貨。硅碳:已建成噸級/月產線,預計明年25 年建成年產1000 噸產線,已向某固態電池廠小批量出貨,并送樣太藍等主流固態企業,送樣電池廠總計30 余家。多孔碳結構設計、形貌控制好,首效等性能領先。
元力股份:(多孔碳+鈉電硬碳) 超級電容炭、生物質硬炭、多孔碳等受到下游知名廠商的青睞,朝大規模產業化方向邁進。
信德新材:(包覆劑)開發AS-G 鋰電池硅碳負極顆粒表面束縛材料,使硅碳負極在充放電過程中體積膨脹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硅材料的循環性能和電導率。
貝特瑞:硅基負極出貨量行業領先,硅碳已開發至五代產品。
天奈科技:(導電劑)單壁及相關產品已有百噸訂單。
金博股份:已完成石油焦基多孔碳等系列產品的中試化開發,相關產品處于下游客戶驗證階段,同時正布局開發瀝青基與樹脂基多孔碳產品。
風險提示
固態技術落地不及預期,降本不及預期。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華福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鄧偉/游寶來


2025-2031年中國固態電池行業發展動態及市場需求潛力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固態電池行業發展動態及市場需求潛力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固態電池行業鏈梳理及上下游市場分析,中國固態電池行業領先科研機構及企業分析,中國固態電池行業市場前瞻及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