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科研團隊在使用智利歐洲南方天文臺的甚大望遠鏡(VLT)時,首次在一顆白矮星WD 0816-310的表面觀察到金屬“疤痕”。這些疤痕是恒星在吞噬其周圍行星和小行星后留下的明顯標志。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志快報》(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金屬疤痕集中分布在白矮星的特定區域,并且隨著恒星旋轉強度發生變化,與白矮星磁場的變化同步。這表明磁場在將金屬引導至恒星表面形成疤痕的過程中起著決定性作用。觀察還發現,這些金屬可能來源于至少與太陽系中第二大的小行星維斯塔一樣大的行星碎片。
這一發現對于理解恒星特別是白矮星的演化歷史具有重要意義。它為說明恒星在其生命周期末期如何與其行星系統相互作用提供了寶貴線索,并且強調了磁場在這些相互作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摘自國外相關研究報道,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僅供參考。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