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政策】《關于加強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裝備建設的指導意見》發布,推動裝備制造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4月24日,自然資源部發布《關于加強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裝備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提出,到2027年,建立找礦裝備升級、研發、推廣和替換建設機制,模塊化鉆機、航空物探等綠色勘查裝備大幅列裝,高光譜、傳感器和綜合數據分析處理軟件等一批關鍵裝備取得突破。打造5—8個不同場景綠色勘查示范工程,培育一批找礦技術裝備創新中心,形成1—2個找礦裝備中試基地,孕育開拓找礦裝備行業新生態,基本構建“星空地海井”現代化綠色勘查裝備體系和現代化野外條件保障體系。
到2035年,建成“星空地海井”現代化綠色勘查技術裝備體系,野外作業條件和安全保障程度得到根本性改善,裝備水平整體達到國際一流水平。裝備智能化、集成化、數字化水平顯著提升,實現裝備應用效率高、占地少、污染少、擾動小等綠色勘查特點,助力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取得重大突破。
點評:礦產資源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材料,伴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礦產資源需求持續增多。而我國一些重要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高,國際形勢一旦出現變化,必然影響經濟安全甚至是國家安全。因此,為提升我國能源資源保障能力,不僅要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還要未雨綢繆,做好特殊情況下的國內資源安全保障。2023年,我國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全面啟動,而裝備建設是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的重要驅動力,政策也十分重視礦山裝備的發展。《指導意見》從加快找礦裝備升級、研發、推廣和替換、加強綠色勘查裝備建設與應用、推進勘查裝備產業化發展三個方面,布局了10項重點任務,推動我國找礦裝備升級。
2020年至2022年,我國礦山專用設備產量呈現增長趨勢,2022年產量為725.66萬噸,同比增長5.4%。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找礦工作將加快推進,繼而帶動礦山設備需求增多,刺激企業擴大產能,我國礦山專用設備產量將繼續增長。《指導意見》中明確要求加快礦山設備的升級和研發,這將刺激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提高產品技術水平,從而推動整個高端裝備制造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另外,《指導意見》的發布也體現了國家對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視和支持。這種政策導向將有利于裝備制造業吸引更多的投資和人才,推動行業的快速發展。
圖1:2014-2022年中國礦山專用設備產量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重點政策】《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方案(2024—2027年)》發布,推動智能裝備高質發展
4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了《中關村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建設方案(2024—2027年)》(以下簡稱《建設方案》)。
《建設方案》提出,到2027年,初步建成世界領先科技園區。基本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智能裝備、綠色智慧能源4個具有技術主導權的世界級產業集群,推進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超前布局引領世界發展的未來產業。
《建設方案》支持打造智能裝備產業集群。重點圍繞智能機器人、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特色智能專用裝備、航空航天等領域,培育若干全球領先智能工廠,打造示范標桿。推進人機協作、自主編程等新一代機器人的研制與產業化,并加速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以工業制造應用場景為牽引,推出可量產的人形機器人等創新產品。面向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汽車制造等重點領域需求,發展數字化非接觸、在線無損檢測等智能檢測裝備。支持重大科學問題急需的科學儀器和關鍵零部件技術攻關和生產使用,推進科學儀器與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技術融合,加強科學儀器系統的集成創新。布局可回收火箭、衛星互聯網等新一代商業航天產業,支持無人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重點空天應用場景示范建設。
【重點政策】《中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檢測評定管理辦法(試行)》印發,助力重大技術裝備提質發展
4月24日消息,為促進我國重大技術裝備質量提升,支撐重大技術裝備攻關工程,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五部門近日聯合印發《中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檢測評定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
《辦法》提出,中國首臺(套)檢測評定標準由技術創新、質量水平、預期效益等反映裝備產品狀況的關鍵指標組成。中國首臺(套)檢測評定堅持戰略導向、促進應用,科學規范、客觀公正,包容審慎、鼓勵創新的原則,充分發揮質量基礎設施效能和協同服務作用。
《辦法》規定,中國首臺(套)檢測評定包括申請、受理、評價、公示和發布5個環節。檢測評定工作原則上每年集中開展一次,由市場監管總局會同相關部門確定本年度擬開展檢測評定的裝備產品領域和范圍,組織檢測評審機構、專家按照規定程序對裝備產品開展檢測評審和綜合評價,最終確定中國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目錄,并向社會公示發布。
此外,《辦法》詳細規定了中國首臺(套)檢測評審機構的遴選程序和工作要求。同時,為了提升檢測評審機構能力,從提高技術水平、加強質量管理和優化人員配置方面對檢測評審機構提出具體要求。
【重點政策】《關于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發布,推進綠色裝備、材料以及軟件等相關科技保險創新
4月25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推動綠色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到,持續推進綠色裝備、材料以及軟件等相關科技保險創新,為技術研發、設備制造、使用運維等各環節提供風險保障。圍繞綠色低碳科技領域,加快推進研發費用損失類、知識產權類、低碳零碳負碳技術裝備類等科技保險發展。圍繞綠色技術創新領域中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小巨人”企業等發展,為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化落地、人才建設等提供保險支持。支持“一帶一路”綠色發展,推動我國綠色低碳技術、裝備、服務“走出去”。
【重點事件】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召開,推進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
4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重慶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
習近平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作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發展新興產業,加快西部地區產業轉型升級。強化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積極培養引進用好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努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深化東中西部科技創新合作,建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加快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推進重點行業設備更新改造,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升級、提質、增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和產品精深加工度。促進中央企業與西部地區融合發展。把旅游等服務業打造成區域支柱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探索發展現代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形成地區發展新動能。
【重點事件】湖南省沿著總書記指引方向,做強高端裝備制造業
4月2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官網消息,湖南省委、省政府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抓住科技創新“牛鼻子”,加速發展動力換擋升級。一是“向新力”持續增強,湖南創新綜合實力提升到全國第九位;二是創新大軍追“研值”,發展新質生產力;三是放大優勢,做強高端裝備制造業。
2024年以來,湖南省密集發布重大項目清單、推進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發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布局現代化產業體系。湖南是制造業大省。2024年一季度,工業“壓艙石”對湖南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45%,其中制造業占全省GDP比重達26.4%。
【重點事件】航天產教融合與工匠型人才培養論壇在武漢舉行,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所需培養強國工匠
4月23日,“聚焦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培養航天工匠人才”航天產教融合與工匠型人才培養論壇,在武漢舉行。論壇活動中,“全國航天高端制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啟動,這一產教融合共同體由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西北工業大學、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牽頭聯合航天高端制造企業、大中專院校、科研機構和行業學會等近90家單位共同組成。未來,產教融合共同體的成員單位將聚焦產教跨界融合、“縱”“橫”交流深入、平臺優勢彰顯、人才培養優異,同心協力為航天事業和高端制造業的發展再添新助力。活動中,武漢交通職業學院還與相關單位現場簽約,合作成立航天產業學院,進一步深化航天工匠型人才培養。
【重點事件】“雙創”大賽全國總決賽舉行,涉及高端裝備制造等4個賽區
4月22日至25日,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三屆“雙創”大賽全國總決賽在河北石家莊舉行。大賽以“海歸智匯新時代聚力創贏新發展”為主題,按產業劃分為新一代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空天裝備、先進材料4個賽區,共吸引2000余個海內外留學人員項目參賽。
在24日的總決賽頒獎儀式上,“光伏建筑一體化用碲化鎘發電玻璃工業化制備關鍵技術與研究”和“基于磁粒子成像技術的全球首創乳腺癌前哨淋巴結精準診斷設備及臨床解決方案”分獲創業組和創意組一等獎。“宇航及高可靠領域高性能自主可控模擬芯片”等2個項目獲得創業組二等獎,“超高精度全陶瓷球軸承制造與應用技術”等2個項目獲得創意組二等獎。“超長碳納米管導電漿料量產技術與應用”等3個項目獲得創業組三等獎,“高靈敏鈣鈦礦X射線探測器”等3個項目獲得創意組三等獎。“遠程可視搬運機器人”等11個項目獲得創業組和創意組優勝獎。
【重點事件】天津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研究院成立
4月24日,天津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研究院成立大會暨創新轉化產業化公共平臺發布會在東麗區舉行。
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研究院由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天津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東麗區人民政府、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秉持“共建生態、共促發展”理念,共同發起設立。創新轉化產業化公共平臺采取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機制,打造“1+2+5+9+N”模式。
發布會上,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天津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東麗區人民政府、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協會五方共同簽署了《共建天津高端醫療器械創新轉化產業化公共平臺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重點企業】鹽城亭湖區黃尖鎮智能化農業裝備研發制造項目簽約
4月24日上午,華谷科技智能化農業裝備研發制造項目簽約儀式在鹽城市亭湖區政府舉行,這是華谷科技深化與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黃尖鎮全面戰略合作的新起點。華谷科技將在亭湖區黃尖鎮投資智能化農業裝備研發制造項目,項目總投資10億元,其中一期投資4億元,新上智能化生產線2條及加工車間3個,一期全部投產后預計銷售達3億元。
【重點企業】能輝科技與速豹動力達成戰略合作,共繪綠色能源戰略合作新藍圖
4月22日消息,能輝科技與速豹動力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新能源智能裝備產業鏈的創新發展和充換電站基礎設施的建設。
速豹動力作為重卡領域造車新勢力,其發布的黑金剛車型搭載速豹全棧自研核心技術與數十項自主知識產權,在未來的綠電交通領域將發揮極度能耗優勢,此次雙方公司采取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在未來的綠電交通領域進行深度合作,將進一步提升生態競爭力,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此次戰略合作不僅為雙方帶來實際經濟價值,更有助于推動新能源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提升產業鏈整體技術水平,降低運營成本,給客戶帶來更好的價值體驗。未來,能輝科技將與速豹動力攜手共進,在充換電站建設方面達成合作,共同推進新能源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
【重點企業】迪萬倫DX1000HD批量交付,高效助力礦山作業
4月22日消息,DEVELON(迪萬倫)超大型挖掘機DX1000HD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內蒙古舉行,迪萬倫與內蒙古某工程機械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包括現場交付的10余臺設備在內,該工程機械企業共向迪萬倫采購多達20臺百噸級“礦山巨霸”——DX1000HD,隨著這些設備的陸續交付,DEVELON(迪萬倫)將持續高效助力內蒙古大型礦山開采。
【重點企業】星邦智能中東子公司正式成立,全球化布局持續深化
4月24日,星邦智能中東子公司在迪拜舉行盛大開業儀式。中東地區作為世界經濟的重要樞紐,為星邦帶來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豐富的合作機會。在星邦全面國際化、深度本地化的戰略引領下,中東子公司的成立是星邦在新興市場的重要戰略布局。
【重點企業】山河智能亮相2024巴西礦業展覽會
4月23日,山河智能攜13款明星產品,在巴西圣保羅市亮相拉丁美洲最大的建筑和采礦機械及設備展覽會(M&T Expo),整體參展面積400平米,是山河智能首次大規模在南美地區參展。此次展會,山河智能展出從0.8噸到40噸的挖掘機、10米和12米剪叉式高空作業平臺、16米曲臂式高空作業車以及滑移裝載機。
【重點企業】山東與跨國公司合作懇談會醫療器械產業合作專場舉辦
4月25日,由山東省商務廳和先進醫療技術協會(美國)主辦的山東與跨國公司合作懇談會醫療器械產業合作專場在上海花園飯店舉辦。山東與跨國公司合作懇談會是山東著力打造的與跨國公司對話合作平臺,各方圍繞山東區域發展特點和市場需求展開對接,共同分享山東開放發展新機遇,拓展醫療器械產業合作新空間。
【重點企業】健麾信息與MEDSNAB集團達成合作,供應醫療設備
4月25日,健麾信息公告顯示,與俄羅斯MEDSNAB-GROUP LLC Company(以下簡稱“MEDSNAB集團”)書面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健麾信息我國知名的醫療物流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移動醫療等專用設備供應商,其將根據MEDSNAB集團指定的實際業務需求,在3個月內為莫斯科州醫療衛生委員會和圣彼得堡州醫療衛生委員會研發新型的全自動化門診發藥機。
【重點企業】立訊精密在昆山成立立勝汽車科技公司,涉及專用設備制造
4月23日,立勝汽車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60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含電子元器件制造、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制造、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機械設備研發等。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立勝汽車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全資持股,后者為BCS AUTOMOTIVE INTERFACE SOLUTIONS HONG KONG LIMITED全資子公司。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立訊精密香港關聯公司BCS收購天合零部件,后更名為立勝汽車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重點企業】金雷股份擬投建高端傳動裝備科創產業園項目,提升企高端鍛造產能
4月24日,金雷股份公告顯示,其計劃在濟南市鋼城區投資建設高端傳動裝備科創產業園項目(第一階段)。項目計劃總投資26.51億元,擬分三期建設,項目建成后將形成年產28萬噸大型高端鍛件的全流程生產能力。
該項目建設是為了提高金雷股份在大型高端鍛造領域的生產能力,優化產品結構,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同時,全流程大型高端鍛造產能的增加,有利于金雷股份從零部件供應商向核心部件供應商進行轉變,進一步提升其綜合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重點企業】中企云通軌道及交通智能裝備生產運營建設項目開工
4月23日,中企云通軌道及交通智能裝備生產運營建設項目在廣州增城開工。該項目位于增城經濟開發區核心區,周邊先進制造業匯聚,相關產業要素配套完善。該項目一期占地面積約130畝,總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項目將建設高標廠房、企業總部以及配套用房,集智能制造、研發、總部辦公于一體,旨在打造大灣區乃至全國范圍內的產研融合示范區。
該項目控股股東中企云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將充分發揮產業平臺優勢,圍繞廣州東部中心建設國際綜合交通樞紐重要門戶的機遇和需要,深度整合信息技術、現代通信、智能控制、計算機網絡等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產業資源,積極引入生產性服務業,有力支撐東部中心經濟持續發展,促進產業集聚,形成良性互動。
【重點企業】廣聯航空計劃投資建設無人機總裝及零配件制造項目
4月25日,廣聯航空公告顯示,擬使用自籌資金不超過3億元投資建設“無人機總裝及零配件制造項目”二期工程,進一步提升無人機總裝及零配件制造的專業化生產能力和智能化水平。
該項目通過建設無人機生產線,擴大無人機零部件及部段產能規模,提升無人機制造能力的深度,有助于廣聯航空積極推進“航空工裝—航空零部件及部段—無人機整機”等多輪驅動發展戰略的落地實施,實現從航空航天結構類產品設計、工裝設計、零部件生產到無人機產品整機制造的全產業鏈布局,形成跨度較深的縱向一體化產業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