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4月11日,已有多家擁有生豬養殖業務的上市公司發布了3月份銷售數據。綜合來看,上述公司的生豬銷售均價在今年已連續3個月實現上漲。
例如,大北農公告顯示,今年1月份至3月份,公司生豬銷售均價分別為13.66元/公斤、13.84元/公斤、14.41元/公斤;東瑞股份公告顯示,今年前3個月,生豬銷售均價分別為15.36元/公斤、16.03元/公斤、16.04元/公斤;金新農公告顯示,今年前3個月,生豬銷售均價分別為13.46元/公斤、14.08元/公斤、14.77元/公斤。
當前生豬價格出現上漲,但仍不能判定為行業進入上升通道,價格的反復不等于行業反轉。
“判斷豬價現在是否出現真正反轉,還有待商榷,出現價格反復是行業正常現象。”布瑞克農產品集購網高級分析師徐洪志表示,當前,影響生豬價格的最重要因素還是供應,前期二次育肥的供應風險在逐漸積聚,未來幾個月可能出現此類生豬集中投放市場的現象,會對價格形成打壓,從過去幾年的市場走勢看,每當價格反彈,二次育肥就趨于活躍,最后總是以價格明顯回落而告終。
卓創資訊生豬分析師容志發介紹,當前豬價上漲的主要原因是受二次育肥入場及養殖端縮量刺激,短時供應端階段性收緊,帶動豬價偏強運行,而豬價上漲階段需求端并未有明顯支撐。后續隨著氣溫升高,下游豬肉消費意愿不強,短時間內需求端難有明顯提振,或將拖累豬價漲幅,且由于有前期補欄的二次育肥集中出欄的可能,在多重因素影響之下,豬價或將出現下行。
徐洪志認為,生豬價格能否全面上漲,最重要的影響因素是去產能情況。“當前能繁母豬存欄仍在4000萬頭以上,相比一年前雖已有明顯下降,但整體上還是供過于求。隨著行業繁育指標不斷提升,這個矛盾還會被放大。此外,還要關注疫情對價格的擾動,行業只有在做好生物安全和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實現穩產,避免價格大起大落。”
容志發也表示,后續的實際市場供應量以及下游接受力度仍然是決定豬價能否全面上漲的關鍵指標。而從當前市場產能情況看,養殖端產能去化腳步偏慢,市場短時供應量仍處于相對過剩階段。由于消費者消費意愿并未明顯改善加之消費結構變化,短時難以消化。“當前豬源充裕供過于求,養殖端盈利偏低,后續仍要關注市場的產能情況以及后續消費恢復水平對豬價的影響。”
徐洪志建議,從短期看,企業應采取審慎發展的策略,重視資金鏈安全,避免負債率過高。應盡量回避逆勢抄底擴張的思維,不要去賭所謂的豬價反轉。從中長期看,要做好成本控制。
轉自中國經濟網


2022-2028年中國生豬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2022-2028年中國生豬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2-2028年中國生豬行業投資前景,2022-2028年中國生豬企業投資戰略與客戶策略分析,研究結論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