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政策】五部門部署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管網補短板,建立運行維護長效機制
3月18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和運行維護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以效能提升為核心,以管網補短板為重點,堅持問題導向、重點突破、建管并舉、系統整治、精準施策,推動建立廠網統籌的城市生活污水專業化運行維護管理模式。到2027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設施空白區,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3%以上,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綜合效能顯著提升。
《通知》明確,各地要按照每5—10年完成一輪城市生活污水管網排查滾動摸排的要求,持續推進管網現狀評估和修復工作,建立管網長效管理與考核評估機制;加快實施污水管網改造,到2025年,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BOD)濃度高于100毫克/升的規模占比達到90%或較2022年提高5個百分點,污水收集效能明顯提升。
點評:污水處理在節能環保行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對于資源的回收利用、環境保護、生態系統營養循環優化、節能以及城市建設等方面都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近年來,隨著政府不斷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我國污水處理能力也持續提升。近年來,政府持續加大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我國污水處理能力實現了顯著提升,年處理量及處理能力均保持了穩定的增長態勢。其中,2018-2022年,我國城市污水年處理量及處理能力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6.13%和4.87%。然而,在第三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中,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問題凸顯,尤其是管網問題成為督查組反饋意見中的高頻詞。因此,管網建設成為“十四五”時期水污染治理的首要任務。
在此背景下,《通知》的發布對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和運維市場具有顯著的引領作用。它明確了建設與運維的量化目標,為設施體系的構建指明了發展方向。同時,《通知》還從管控策略、維護機制到配套保障措施等多個維度進行了系統規劃,為城市污水管網市場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全面指導。這一政策的實施將有助于補齊污水管網短板,提高污水收集效率,推動城市污水處理行業邁向新的發展階段。值得一提的是,《通知》中明確提出了推行“廠網一體化模式”的要求,并倡導對污水處理廠和管網聯動按效付費。這也意味著未來污水處理行業將向“按效付費”轉變。綜上所述,隨著《通知》的落地實施,城市污水處理行業將邁入新臺階,也將為節能環保事業的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圖1:2018-2022年城市污水年處理量及處理能力(單位:億立方米、萬立方米/日)
資料來源:生態環境部、智研咨詢整理
【重點政策】國務院:加大鼓勵外商對節能環保領域支持力度
3月19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其中提到,全國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加大對先進制造、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的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加大對基礎制造、適用技術、民生消費等領域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動綠證交易和跨省區綠電交易,更好滿足外商投資企業綠電需求。
【重點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一批)》征求意見
3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關于向社會公開征求〈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清單(第一批)〉意見的公告》。共有47項先進技術示范項目納入清單,涉及廢棄油脂轉化生物質能源示范項目、尾礦固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項目等環保項目,旨在加快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應用和推廣。此次公開征求意見的時間為2024年3月19日至2024年3月25日。
【重點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風電、光伏等非水可再生能源電量可納入“全額保障性收購”
3月18日,國家發改委全文公布《全額保障性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適用于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能發電、海洋能發電、地熱能發電等非水可再生能源發電。辦法自2024年4月1日起施行。
【重點政策】工信部啟動2024年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企業申報工作
3月19日,為貫徹落實《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印發通知,組織開展2024年符合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企業申報工作。通知明確,符合《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大氣治理)》《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污水治理)》《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環境監測儀器)》《環保裝備制造業規范條件(固廢處理裝備)》的企業,可通過“工業節能和綠色發展管理平臺”(https://green.miit.gov.cn)進行線上申報。另外,通知還對已公告的規范企業名單提出了具體動態管理要求。
【重點政策】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發布《廢碳纖維復合材料回收再利用碳排放核算方法》團體標準(征求意見稿)
3月19日,由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批準立項的團體標準《廢碳纖維復合材料回收再利用碳排放核算方法》(立項編號:2022TB-ZD-13)已形成征求意見稿,現面向全行業公開征求意見。本次公開征求意見時間為2024年3月19日至3月26日,請有關單位及專家提出寶貴意見或建議,并請于2024年3月26日前將《征求意見反饋表》word版文件及蓋章掃描件一并反饋至聯系人,逾期無回復或反饋按無意見處理。
【重點政策】四川省發布《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51 3164-2024FDIS)》,進一步加強玻璃工業污染減排力度
3月20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發布《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51 3164-2024FDIS)》。
內容顯示,文件規定了玻璃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監測和監督管理要求。文件適用于現有玻璃工業企業或生產設施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玻璃工業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施設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排污許可證核發及其投產后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
廢氣收集處理系統應與生產工藝設備同步運行。廢氣收集處理系統發生故障或檢修時,對應的生產工藝設備應停止運行,待排除故障或檢修完畢后同步投入使用;生產工藝設備不能或不能及時停止運行的,應設置廢氣應急處理設施或采取其他替代措施。
【重點政策】四川省發布《陶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推動陶瓷工業綠色發展
3月20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發布《陶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內容提到,文件規定了陶瓷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監測和監督管理要求。文件適用于現有陶瓷工業企業或生產設施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陶瓷工業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保護設施設計、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排污許可證核發及其投產后的大氣污染物排放管理。
【重點政策】重慶市:推進川渝危險廢物環境管理政策融通
3月19日,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辦公室發布關于印發2024年重慶市固體廢物環境管理惠企措施的通知。內容提到,深化危險廢物跨省轉移“白名單”制度。與四川、云南、貴州、河南、湖北制定2024年危險廢物“白名單”,調整優化危險廢物“白名單”的范圍和類別。根據危險廢物產廢強度和環境風險等因素,將危險廢物產生單位劃分為重點監管單位、簡化管理單位和登記管理單位,探索在特定行業實施危險廢物申報登記、管理計劃、管理臺賬等方面的分類分級差異化管理。
與四川省聯合發布《川渝地區危險廢物“點對點”定向利用豁免管理實施方案》,鼓勵企業在環境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實施危險廢物跨省域“點對點”定向利用,進一步降低企業固體廢物處置成本。探索高竹新區危險廢物跨省域一體化監管新模式,高竹新區內企業固體廢物向川渝兩地轉移均按省(市)內轉移管理,實現固體廢物順暢轉移。
【重點事件】生態環境部:大力推進大宗固廢利用處置,發展循環經濟新質生產力
3月19日,生態環境部在山東省濟南市召開2024年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管理工作會議,全面總結2023年工作,安排部署2024年工作。
會議指出,2023年全國生態環境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相關重要講話及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有關工作部署要求,扎實推動白河縣硫鐵礦區和“錳三角”污染治理、“無廢城市”建設、危險廢物規范化環境監管、新污染物治理、重金屬污染防治、尾礦庫環境監管等重點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及指示批示精神和中央有關工作部署要求,堅決扛起本職工作政治責任。會議要求,2024年全國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環境管理工作要嚴格對標對表建設美麗中國要求,全面落實2024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要求,持續鞏固禁止“洋垃圾”進口改革等成效,深入扎實推進白河縣硫鐵礦區和“錳三角”污染治理,加強危險廢物規范化監管,積極推進全程可追溯信息系統建設,高標準推進“無廢城市”建設,大力推進大宗固廢利用處置,發展循環經濟新質生產力,積極推進新污染物治理,加強尾礦庫環境風險分級管控和重金屬污染治理,強化塑料污染全鏈條治理。
【重點事件】全國首條年產2.5萬噸/年無水石膏母粒、包裝箱中試年產裝置項目建成投產
3月20日,經過緊張有序、高效推進的建設周期,全國首條年產2.5萬噸無水石膏母粒及包裝箱中試年產裝置項目成功實現一次性投料試車,并順利產出合格產品。這一項目的建成投產標志著磷化集團在磷石膏綜合利用產業化道路上打開了新路徑,構建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重點事件】山西省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產業園區“數智綜合綠色分揀中心”項目舉行簽約暨開工奠基儀式
3月20日上午,山西省再生資源循環經濟產業園區“數智綜合綠色分揀中心”項目在晉中市榆次區舉行簽約暨開工奠基儀式。該項目總占地約23畝,建筑面積約1.4萬㎡,總投資約1.35億元,建設內容包括廢舊金屬材料分揀集配、廢紙分揀集配、廢舊塑料及泡沫分揀集配等節能環保產業鏈,再生資源省級智能科技應用中心,廢舊物資數字化交易市場,后勤保障服務中心,智能化設備展廳等。項目建成后,將輻射助推我省中部城市群的“無廢城市”建設,帶動小店區、榆次區、杏花嶺區等基地縣的可回收物循環利用,促進城鄉再生資源回收網絡與環衛網絡“兩網融合”,助力綠色低碳發展。預計年總銷量約22萬噸,年產值約11.57億元,新增就業人數約30人。
【重點事件】貴州煤-焦-化-綜合能源循環經濟項目簽約
3月20日,貴州(盛義信能源)盤州煤-焦-化-綜合能源循環經濟項目簽約活動舉行。山西省焦化行業協會副會長、美錦集團總裁姚俊杰,山西省焦化行業協會副會長、山西盛義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程鵬飛,六盤水市委副書記、盤州市委書記楊引明出席簽約儀式。盤州市委副書記、市長肖明主持簽約儀式。
會上表示:當前盤州市正全面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富礦精開”的部署要求,落細落實六盤水市能源和能源化工產業“一二三四”的發展思路,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做大做強煤電焦等特色優勢產業。在盤州市投資能源及能源化工產業,前景廣闊、大有可為。盤州市將主動作為、靠前服務,全力推動項目早開工、早投產、早達效,為企業增添效益,為盤州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增添動能。
隨后,市政府副市長范友忠代表盤州市政府與山西盛義信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進行項目簽約。
【重點事件】漯河源匯區多措并舉促循環經濟變“主戰場”
3月20日,在漯河市源匯區示范區內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監控區,漯河城發環保能源有限公司工程部副主任余占介紹,目前,公司通過焚燒垃圾生產的用電通過轉入國家電網,為省、市乃至全國用電做出了積極貢獻。
據了解, 源匯區為全力搶抓上級支持循環經濟和綠色生態環保產業政策機遇,通過系統謀劃、前瞻布局,立足產業基礎和環境容量,重點聚焦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餐廚垃圾、醫療垃圾、廢舊汽車電動車、廢舊電子家電、金屬廢料、廢舊輪胎塑料等八個門類,設置核心功能區、協同產業區、綠色生活區、發展儲備區四大功能區,推動產業連片集聚、集群發展。目前,已申報專項債項目3個,爭取專項債券11.2億元。
目前,漯河生態循環經濟(EOD)產業園6個項目已投入運營,一期控制性詳規已完成,規劃面積2.4平方公里,已簽約香港新華集團循環經濟產業園、高分子材料等5個項目,總投資220億元。
【重點事件】中國循環經濟協會與泛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探索“循環經濟+數字經濟+科創經濟”融合發展新模式
3月21日,中國循環經濟協會與泛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協會常務副會長趙凱和泛華集團董事長楊天舉代表雙方簽約。
簽約前,雙方圍繞生態文明建設、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數字經濟、區域協同發展等合作方向深入交流并達成共識。雙方一致同意以相關區域、縣市和產業園區為重點服務對象,立足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訴求,發揮雙方各自優勢,整合資源,從戰略、系統和項目三個維度交互協調角度統籌,謀劃承載國家和省、市、縣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戰略,站在區域協同發展和城鄉統籌發展的高度,搶抓新經濟新業態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探索“循環經濟+數字經濟+科創經濟”融合發展新模式,推動循環經濟的技術創新,強化科創轉化應用,以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的產業系統解決方案為引擎,為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健康發展,提供政策、管理、技術、市場、金融等全方位服務。
雙方約定,協會城市資源專委會和石油化工專委會與泛華集團聯手,以“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升級行動和化工園區循環化改造升級為重點工作方向,通過合作共享資源,尋找合適的企業參與相關項目,研究分析不同企業的需求,探討具體的合作方案并盡快落地實施。協會國際合作部和泛華集團,將攜手踐行“一帶一路”倡議中的綠色發展倡議,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的建設。
下一步,雙方還將共同推進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的標準化建設。通過建立健全循環經濟標準體系,深入推動循環經濟產業園區的生態建設,與相關政府部門密切合作,解決產業發展的共性問題,為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壯大資源循環利用產業,作出各自的貢獻。
【重點技術】廢塑料化學回收技術取得突破,廢PET有望實現升級利用
3月19日,北京工業大學吳玉鋒、王長龍、宋岷洧聯合浙江大學陸俊教授在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Materials”發表學術論文“Corrosion engineering of part-per-million single atom Pt1/Ni(OH)2 electrocatalyst for PET upcycling at ampere-level current density”,首次報道了通過簡單而有效的腐蝕工程策略制備系列貴金屬基單原子電催化劑,其中,單原子Pt1/Ni(OH)2-3催化劑在電流密度約為1000 mA/cm2時,廢PET電化學升級循環成為高附加值PTA、二甲酸鉀(KDF)耦合產氫,法拉第效率和甲酸選擇性均達到90%以上,并可實現588-700美元/噸PET的收益。該研究是Adv. Mater.2024,2311698針對利用固體廢棄物電催化制備生物可降解塑料之后又一篇助力塑料污染防治方面的研究論文,努力為全鏈條廢塑料污染防治和循環經濟支撐“雙碳”目標實現貢獻力量。
【重點企業】啟迪環境:“跨界”布局100萬噸/年選礦項目
3月20日晚間,啟迪環境(000826)發布公告稱,為拓展產業布局,將公司的品牌優勢和技術成果轉化能力與合資方的項目資源優勢進行有機結合,公司擬在遼寧省遼陽市設立控股子公司——遼陽鞍盈礦業技術有限公司,并簽署《投資合作框架協議》。
截至目前,啟迪環境主營業務聚焦于數字環衛、水務生態、固廢處置、環衛車輛及環保設備研發制造等領域,本次擬投資設立的合資公司將從事鐵礦石干磨干選的技術咨詢服務。啟迪環境表示,上述對外投資的實施有助于拓展公司產業布局,將公司的品牌優勢和技術成果轉化能力與合資方的項目資源優勢進行有機結合。
【重點企業】上緯新材與西門子歌美颯攜手合作,推動綠色循環經濟發展
3月21日,位于經開區的上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緯新材”)與西門子歌美颯簽署了一份意向書, 自2026年起,上緯新材供應給西門子歌美颯的樹脂將全部為可回收體系。這項合作是可回收熱固型環氧樹脂EzCiclo易可收在風機葉片產品上開發應用的一大邁進,也是上緯新材實現推動綠色循環經濟的重大里程碑。
【重點企業】英科再生擬斥資6000萬美元投建越南英科清化(二期)項目
英科再生(688087)3月21日晚間公告,為充分發揮公司在資源再生利用領域全產業鏈、全球化的競爭優勢,結合項目一期“越南英科年產227萬箱塑料裝飾框及線材項目”的成功經驗及有利做法,公司決定以全資孫公司Intco Industries Vietnam Co., Ltd.(越南英科)作為項目實施主體,在越南清化省扁山市北山坊扁山工業區投資建設二期項目,總投資約6000萬美元,來源為自有資金或其他自籌資金。
據公告,上述項目建設期為24個月,計劃引進購置造粒生產線、塑料擠出線、全自動包覆線等先進生產設備以及配套安全、消防、環保設施,共計155臺(套),形成年產各類環保機械24臺(套),再生塑料粒子3萬噸,裝飾建材4.5萬噸,高端裝飾框2280萬片的生產能力。
未來,英科再生將圍繞塑料循環再生全產業鏈優勢,擴增再生PS產能至30萬噸,并橫向拓展100萬噸再生PET,及PE、PP、HDPE等多種塑料循環再生領域。不斷提升塑料循環再生技術,向國際領先的再生塑料專家企業邁進。
【重點企業】無錫永潤擬建4.2億個降解塑料袋項目
3月21日,無錫永潤生物降解新材料有限公司擬建年產250萬個PE袋、5億個一次性PE手套、4.2億個可降解塑料袋、2萬卷封箱膠帶項目。無錫市行政審批局發出受理環境影響報告表。從材料消耗表得知,該項目中可降解塑料袋采用PBAT和PLA制備。
【重點事件】蘇爾壽拿下印度PLA工廠訂單
3月18日,蘇爾壽將向Balrampur Chini Mills Limited(BCML)提供其尖端的聚乳酸(PLA)生產技術,以支持印度第一家生物塑料工廠的建設。7.5萬噸!印度開建PLA。
該PLA工廠將以甘蔗為原料,每年生產7.5萬噸可堆肥、完全可回收的生物塑料。它將毗鄰BCML的一個甘蔗加工廠,使BCML能夠利用主要農作物為該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重大貢獻。
【重點事件】拜登政府設定美國目標,在20年內用生物基塑料取代現有90%的塑料
3月22日,白宮發布了關于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的大膽目標和優先事項(bold goals and priorities),以提高美國利用生物技術生產塑料、化學品、食品、燃料和其他產品的能力,以跟上全球生物制造競賽的步伐。
美國生物經濟的大膽目標包括:在20年內,展示并部署具有成本效益和可持續發展的路線,用生物基原料制成可回收的聚合物,這些聚合物可以大規模取代目前90%以上的塑料和其他商業聚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