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國內海風需求高增確定性強。①從規劃看,十四五裝機規劃近60GW,而2021-2023H1 裝機規模約22GW,則2023H2-2025 年裝機需求達35GW,海上風電建設規模有望持續高增。且深遠海已開啟前期準備,包括廣東、廣西、上海、江蘇總計釋放37.5GW 深遠海需求,十五五深遠海發展愈加清晰。②從核準量和招標量看,2023 年國內新增核準海風項目約11.75GW,修正后同比增速58%;2023 年1-11 月海風招標量約7.4GW,同比-37%,主要是二三季度外部干擾導致海風審批速度變緩;但年末11 月海風招標量回暖,達1.8GW,同比上漲13%。且業主端國家電投、中國電建加大海風框招規模,三峽能源開始提前鎖定吊裝船,為海風規模建設準備,業主端海風建設信心加大。③從開工情況看,當下梳理海風項目情況,2024 年并網/開工規模近20GW,海風建設確定性強。
2024 年開啟國內外需求共振。2024 年國內海風開啟高增建設第一年;而國外海風從項目規劃進度看,2025 年迎來建設高增速發展,考慮到海風建設,產業鏈需求前置,疊加當前海外海風產業鏈供需偏緊,利好國內企業出海發展,因此2024 年開始國內企業有望開始獲得海外高盈利性訂單;2024 年國內開工大年以及國外產業鏈需求放量,國內外海風需求共振。關注板塊當下中長期成長確定性較高的海塔+樁基和海纜環節。
各省海風起量,海風存在窗口期,短窗口期擠壓下游海塔+樁基和海纜訂單短時間交付,重點關注樁基&海塔、海纜板塊。
樁基&海塔環節,海上風電基礎先行,需求及確收最先響應。從盈利性角度看,導管架>單樁≈海塔。資源屬性要求看,導管架>單樁>海塔,海風基礎產能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產能卡位和先發優勢,海上風機基礎行業適宜建設廠區的區位很少,且獨用碼頭、港池等基礎配套設施審批難度較大、流程較長,新建廠房的時間、成本不確定性較大,行業具有較高的進入壁壘和較強的先發優勢;海風資源和市級政府掛鉤,當地政府會積極推進產業鏈本地化,具備一定的產業壟斷。因此優先占據高需求海風地區碼頭/港池企業,更具備競爭力。重點推薦天順風能、其次泰勝風能,關注大金重工、海力風電、天能重工等。
海纜環節,抗通縮的高壁壘環節,深遠海下量利齊增。海纜抗通縮主要是海上風電超深遠海發展,對應單個海上風電場海纜需求增加,且單個風電場大型化+風機大型化,驅動海纜技術升級(陣列纜由33kv向66kv 發展,送出纜由220kv 向500kv 發展)。海纜電壓等級提高,技術升級,則對應海纜價值提高,推動單GW 海上風電場所需海纜價值量提升。且海纜技術壁壘高,鑄就行業競爭難度大。目前國內只有中天科技、東方電纜、亨通光電、漢纜股份、寶勝股份,僅這五家企業具備220kV 及以上送出海纜的供貨能力,而在這五家中又只有東方電纜、中天科技和亨通光電這三家具有批量交付330kV 以上送出海纜的供貨能力,市場玩家少,行業馬太效應明顯;市場格局未發生較大變化,一線優勢仍充足;二線企業逐步突破技術壁壘,關注海纜業務從0 至1 發展的企業。重點推薦東方電纜,其次中天科技、亨通光電、太陽電纜、起帆電纜、漢纜股份、寶勝股份。
風險提示:海上風電需求不及預期,影響產業發展進程;漂浮式風電技術推廣不及預期;數據假設值與實際出入導致的測算風險。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國盛證券有限責任公司 研究員:楊潤思


2025-2031年中國風電設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趨勢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風電設備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投資趨勢分析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風電設備行業產品市場分析,中國風電設備行業主要企業經營分析,中國風電設備行業投資與前景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