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中央冶金研究所(CMRDI)的科研人員使用硫氰酸銀替代聚苯乙烯磺酸鹽和硫氰酸銅,成功開發出了一種可用于倒置式鈣鈦礦太陽能電池(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的電洞傳輸層(HTL),并發現這種新的電洞傳輸層材料在電池中具有優異的效率和穩定性。
與使用聚苯乙烯磺酸鹽和硫氰酸銅電洞傳輸層的太陽能電池相比,基于硫氰酸銀的電池實現了16.6%的能量轉換效率,開路電壓1.14 mV,短路電流19mA/cm2,填充因子77.1%;而基于聚苯乙烯磺酸鹽和硫氰酸銅的電池上述指標分別為15.11%、1.04V、18.17mA/cm2和80.37%。
科研人員表示,硫氰酸銀可制成更高質量的無針孔鈣鈦礦薄膜,在相對濕度為48%的大氣中運行500小時后仍能保持約80.9%的初始效率。這種低溫、低成本的硫氰酸銀太陽能電池生產方法操作簡單,易于拓展。有關研究成果發布在線上開放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
本文摘自國外相關研究報道,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僅供參考。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