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強化宏觀調控動態調整,深化價格改革步入新階段。鼓勵高技術附加值服務項目,突出勞務價值。提高價格項目合理性,提升現有項目兼容性。把握醫療服務價格和集采關系,加強醫療服務價格工作。
強化宏觀調控動態調整,深化價格改革步入新階段。2022 年7 月19 日國家醫保局發布《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做好醫療服務價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通知》明確繼續貫徹公立醫療機構公益性基本理念,在此基礎上在省級層面統一動態調整機制的具體規則,健全價格調整程序、規則、指標體系,強化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執行情況監管。同時對宏觀調控下的管理要求進一步細化,要求編好用好醫療服務價格指數(MSPI),逐步將指數納入本地區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和管理的指標體系,相應采取積極、穩健或謹慎的醫療服務價格總量調控和動態調整措施。我們判斷《通知》為此前八部委《深化醫療服務價格改革試點方案》“5+3+4”框架下的進一步推進,最終于2025 年整體實現分類管理、科學確定、動態調整的定價機制。
鼓勵高技術附加值服務項目,突出勞務價值。《通知》明確優先從治療類、手術類和中醫類中遴選價格長期未調整、技術勞務價值為主(價格構成中技術勞務部分占比60%以上)的價格項目納入價格調整范圍,每次價格調整方案中技術勞務價值為主的項目數量和金額原則上占總量的60%以上,客觀反映技術勞務價值。《通知》突出體現對技術勞務價值的支持力度,細化和明確了對價格調整比例,與此前云南、江蘇等各地價格調整一脈相承,未來各地復雜手術及兒科、護理等發展薄弱、供給不足的服務項目有望逐步提升。同時按照技術勞務與物耗分開的原則,科學把握檢查化驗項目價格構成要素,通過集中采購等多種方式降低物耗成本,推動項目總價合理下降。預計未來向人民群眾釋放改革紅利的同時有望提升從業人員技術勞務價值,促進醫院薪酬水平和分配機制合理化。
提高價格項目合理性,提升現有項目兼容性。《通知》明確對優化重大疾病診療方案或填補診療空白的重大創新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審慎對待資本要素驅動、單純謀求投資回報及地方保護特征的立項訴求,避免按特定設備、耗材、發明人、技術流派等要素設立具有排他性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鼓勵醫療技術創新,加快審核的同時避免資本無序擴張,以醫療服務公益性為基本準則。提升現有價格項目對醫療技術的兼容性。堅持服務產出導向的原則,積極對接國家醫保局下發的價格項目立項指南,按程序將符合條件的技術規范事項轉化為醫療服務價格項目。明確了現有價格項目兼容的方案,轉化價格項目以現有項目為基礎,鼓勵同一醫療服務合并收費。
把握醫療服務價格和集采關系,加強醫療服務價格工作。《通知》強調價格調整觸發機制與藥品耗材集中采購不直接掛鉤,調整總量不直接平移置換,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理念,整體謀劃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和管理工作,形成綜合效應。《通知》提出需精心設計總量調控、分類形成、動態調整、監測考核的程序、規則、指標和參數體系,引導醫療機構主動履行醫療服務成本管控、優化醫藥費用結構、拓展價格調整空間等責任。我們判斷醫療服務價格與藥耗改革“橋歸橋、路歸路”,醫療服務價格調整在深化醫藥服務供給側改革中的引領作用有望進一步強化。我們判斷醫療服務定價機制完善有望促進行業良性發展,優質民營醫療機構差異化服務有望實現長期發展。
風險因素:疫情局部散發風險;市場競爭風險;公司發生醫療糾紛的風險;公司 并購整合不達預期
投資建議:預計我國醫療衛生體制仍將長期維持“公立主導+民營補充”的協同發展格局,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持續、慢病發病率提升,考慮到細分賽道景氣度、行業壁壘、標準化擴張特點,重點推薦具備管理、品牌、醫師儲備等優勢的愛爾眼科、錦欣生殖、海吉亞醫療、固生堂等,建議關注國際醫學、通策醫療、三星醫療、信邦制藥等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轉自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員:陳竹/沈睦鈞


2025-2031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共十八章,包含中國重點醫藥上市企業分析,醫藥產業投資機會分析及風險預警,對2025-2031年醫藥行業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