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科學家們研究發現慢性壓力下造成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會進一步導致代謝失衡現象,然而其內在的神經機制并不明確。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團隊在《Molecular Psychiatry》雜志發表了題為“Cav3.1-driven bursting firing in ventromedial hypothalamic neurons exerts dual control of anxiety-like behavior and energy expenditure”的文章,發現慢性壓力應激下,大腦下丘腦腹內側核(Ventromedial hypothalamus, VMH)神經元的簇狀放電參與了焦慮與能量代謝調控。
研究發現,長期處于壓力應激下的小鼠,出現了焦慮行為,這些小鼠同時出現了攝食減少、能量消耗降低的現象。在這些小鼠大腦的下丘腦VMH中簇狀放電神經元的比例和強度顯著上升,而這種上升主要由鈣離子通道蛋白Cav3.1的表達介導。通過光遺傳技術對這類VMH神經元進行調控,持續誘發簇狀放電,進一步誘發了小鼠的焦慮樣行為和代謝變化,表明簇狀放電的改變,是慢性壓力應激下VMH神經元調控焦慮與外周代謝的重要機制。下調VMH神經元鈣離子通道蛋白Cav3.1的表達可降低簇狀放電,緩解慢性壓力導致的焦慮,表明鈣離子通道蛋白Cav3.1是重要的調控因子。
通過對慢性壓力應激小鼠模型施以抗焦慮藥物氟西汀,阻止鈣離子通道蛋白Cav3.1表達上調,同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小鼠VMH核團簇狀放電神經元比例下降,外周代謝水平和焦慮樣行為也得到了緩解,提示VMH的簇狀放電神經元也是氟西汀的潛在作用靶點。
本研究揭示了鈣離子通道蛋白Cav3.1驅動的VMH神經元簇狀放電在控制焦慮樣行為和能量消耗方面的重要作用,并為治療慢性壓力誘導的情緒障礙提供了潛在的治療靶點。
論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0-022-01513-x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Molecular Psychiatry》雜志,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僅供參考。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2025-2031年中國醫療健康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醫療健康行業市場專項調研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醫療健康行業重點企業發展調研,2025-2031年中國醫療健康市場預測及發展建議,醫療健康行業研究結論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