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造是高端裝備發展的關鍵,也是國家綜合實力的象征。歷經70余年的探索與錘煉,中國鍛造技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趨強,完成從鍛造小國到鍛造大國的歷史性轉變,當前正向鍛造強國邁進。我們預計,隨著軍機放量與國產大飛機的快速發展,鍛造行業將迎來黃金發展期。因此,我們推出“大國重器”系列報告,深度梳理鍛造技術歷史發展脈絡、下游需求與空間測算、競爭壁壘與格局分析,從產業演變的視角挖掘鍛造行業投資大機遇。
人類步入工業時代后,鍛造成為大國必爭之技。1)鍛造行業歷史悠久,起源于“鐵器時代”:相比于鑄造等機械加工工藝,鍛造更順應新一代戰斗機、大型運輸機等高端裝備對于輕量化、高強度的要求,是一個國家高端裝備發展的關鍵和瓶頸。2)二戰后,以美、蘇、德、法為代表的世界大國相繼展開了鍛造設備的競爭。3)我國鍛造行業起步晚、發展快,當前設備水平躋身世界前進水平:世界最大的8 萬噸模鍛液壓機已經投產,同時具備生產16 萬噸模鍛液壓機的能力,是俄羅斯7.5 萬噸的2 倍多、美國4.5 萬噸的3.5 倍多。
鍛造行業成長快、政策好,“十四五”期間將更上一層樓。1)十三五期間,我國鍛造行業產量大幅提升,模鍛件、汽車模鍛件、自由鍛件、環鍛件產量復合增長率分別達到8.08/6.78/8.7/14.4%。2)鍛造產品初步實現高端化,設備實現大型化、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關鍵技術與工藝更進一步。3)我國出臺一系列政策,利好鍛造行業,2021 年國務院發布《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加快補齊鍛造等基礎工藝的產業技術基礎等瓶頸短板。4)受益于“十四五”戰略換裝、國產大飛機快速發展,鍛造行業正在完成高端化、批量化生產轉型,尤其航空鍛造將更上一層樓。
我國鍛造行業前景廣闊,航空航天將催生千億級鍛造市場。1)航空:作為關鍵零件,鍛件價值量約占飛機機身和發動機的6%/15%;受益于軍機迭代放量+國產大飛機步入交付期+航空國際轉包,結合《World Airforce2022》與中國商飛公司的預測,2022-2031 年軍用飛機機身、航空發動機鍛件將約有1593 億元/2091 億元市場需求;而民用飛機機身、航發鍛件將分別帶來1368億元/1140 億元的市場空間。2)航天:2012-2021 年我國運載火箭發射次數復合增長速度達12.53%,2021 年已超越美國達到世界第一,我們預計到2031 年導航衛星、地球觀測衛星、通信衛星還將發射31/386/375 次,將全面助推航天鍛造行業的持續增長。3)船舶:我國船舶制造業于2020 年率先復蘇,成為船舶鍛造增長重要的潛在驅動因素。4)電力:“雙碳”背景下,風電、氣電的大規模應用將進一步拓寬電力鍛造市場空間。
鍛造行業壁壘高,強者恒強。1)市場壁壘:鍛造行業處于產業鏈中游,順應下游高端裝備長研制周期,鍛造行業具有長期“定制化”色彩;2)資金壁壘:鍛造行業屬于典型的資金密集型和設備密集型行業,同時材料成本達到營業成本的70%以上,對于資金周轉的要求高。3)技術壁壘:鍛造行業的原材料多選擇難變形材料,對產品的性能、壽命、可靠性等提出較高要求,必須具備先進工藝。4)資質壁壘:參與軍品鍛造必須經過嚴格的綜合評估取得軍工配套資質,自取得資質到業績起量至少需要4-6 年。
核心受益標的:1)中航重機:航空鍛造龍頭,同時受益機身和航發鍛造需求增加。2)派克新材:鍛造業務覆蓋全面,航發和導彈鍛件增長快。3)三角防務:擁有4 萬噸模鍛液壓機,充分受益四代機和大型運輸機批量列裝。4)航宇科技:軍民結合、境內外訂單“兩翼齊飛”。
風險提示:軍費支出不達預期、軍品業務波動、新冠疫情引起的多方面風險、國際形勢動蕩、原材料供應風險、供應商集中度高等。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2024-2030年中國鍛造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4-2030年中國鍛造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三章,包含2024-2030年中國鍛造行業發展前景預測,2024-2030年中國鍛造行業投資建議,2024-2030年鍛造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