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蛋白在產生和傳導動作電位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哺乳動物中,基于組織特異性,至少有9種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異構體,其中命名為“Nav1.3”的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蛋白在中樞神經系統中表達量高。有證據表明Nav1.3蛋白的突變與局灶性癲癇和多微腦回畸形疾病有關,因此Nav1.3蛋白可以作為治療癲癇藥物的靶點。
3月11日,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發表了題為“Structural basis for modulation of human Nav1.3 by clinical drug and selective antagonist”的文章,解析了Nav1.3/β1/β2分別與小分子藥物烏頭堿A和選擇性拮抗劑ICA121431結合的冷凍電鏡三維結構,揭示了烏頭堿A和ICA121431調節Nav1.3的不同機制。
研究表明,Nav1.3蛋白的整體結構與已報道的其他哺乳動物Nav蛋白結構高度相似。調控Nav1.3蛋白功能的β1亞基通過其N端結構域和Nav1.3蛋白相互作用,同時其C端跨模域的螺旋穩定在Nav1.3蛋白第三個結構域上。調控Nav1.3蛋白功能的β2亞基柔性大,整體分辨率較低,但仍能看到其第55位的半胱氨酸與Nav1.3蛋白第911位的半胱氨酸形成了二硫鍵。小分子藥物烏頭堿A結合位點位于Nav1.3蛋白第一個結構域與第二個結構域之間,部分阻擋了離子通道。選擇性拮抗劑ICA121431結合位點位于Nav1.3蛋白第四個結構域,增強了“異亮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模體與該模體的受體的結合,將離子通道穩定在失活狀態。
該研究解析了不同小分子調節劑與Nav1.3蛋白結合位點的結構,闡明了這些小分子在Nav1.3蛋白上的作用機制,為后續基于結構開發特異性更高的藥物提供支撐。
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28808-5
注:此研究成果摘自《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文章內容不代表本網站觀點和立場,僅供參考。
知前沿,問智研。智研咨詢是中國一流產業咨詢機構,十數年持續深耕產業研究領域,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專業的角度、品質化的服務、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專注于提供完善的產業解決方案,為您的投資決策賦能。


2025-2031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醫藥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共十八章,包含中國重點醫藥上市企業分析,醫藥產業投資機會分析及風險預警,對2025-2031年醫藥行業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