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保險科技是保險與科技的結合,通過將相關技術融入保險業務的價值鏈中,實現創新風險管理方式、增強風險管理能力、提升保險業務價值、提升保險服務效率的目的。
一、保險科技發展現狀
從注冊地情況來看,中國保險科技初創企業主要集中于北京和上海、杭州與深圳,四座城市金融業與互聯網行業發達,初創企業注冊地數量分別42家、37家、17家以及15家。
我國保險科技初創企業注冊地分布
資料來源:復旦大學中國保險科技實驗室、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科技保險行業發展現狀調查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
從相對份額來看,中國的比例相對于成熟保險市場來說,仍屬較高。中國的初創企業主要集中在分銷創新上,其創新率超過6O%,高于法國、德國和美國等發達市場。
保險科技初創公司結構國際比較
資料來源:復旦大學中國保險科技實驗室、智研咨詢整理
保險公司與保險科技初創公司的合作可能更加側重于業務層面而非股權投資層面。從融資情況來看,來自保險公司的股權投資占比僅11%,來自互聯網公司的股權投資占比17%,來自內資PE/VC的股權投資占比20%,美元PE/VC的股權投資占比26%。
保險科技初創公司投資人類型分布
資料來源:復旦大學中國保險科技實驗室、智研咨詢整理
保險科技初創公司處于活躍的融資市場中。與國際水平相比,截止至2020年底,中國的保險科技初創企業獲得天使輪融資占比38%,獲得Pre-A輪融資的企業占比12%,獲得A輪融資的企業占比31%,獲得B輪融資的企業占比12%,獲得C輪以上融資的企業占比7%。
保險科技初創公司最高融資輪次
資料來源:復旦大學中國保險科技實驗室、智研咨詢整理
截止至2020年底,中國的保險科技初創企業首次融資時間在100天以內占比27%,首次融資時間在100-200天的企業占比24%,首次融資時間在200-300天的企業占比17%,首次融資時間在300-400天的企業占比7%。
保險科技初創公司首次融資時間
資料來源:復旦大學中國保險科技實驗室、智研咨詢整理
二、保險科技發展潛力
在中國數字經濟縱深發展的帶動下,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和監管環境將持續完善。保險生態圈內的非保險業主體類型將日益豐富,跨行業經營主體的合作將為保險業帶來創新方向的新思路,保險應用場景不斷拓展,針對特定場景、特定人群等具有專屬性的保險產品和服務有望借助于互聯網平臺實現跨越式增長。
我國保險科技未來發展潛力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保險科技行業投資潛力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保險科技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保險科技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國保險科技行業重點企業經營狀況,2025-2031年中國保險科技行業投資風險預警,2025-2031年中國保險科技行業發展趨勢和前景預測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