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是指移動客戶端利用手機等電子產品來進行電子貨幣支付,移動支付將互聯網、終端設備、金融機構有效地聯合起來,形成了一個新型的支付體系,并且移動支付不僅僅能夠進行貨幣支付,還可以繳納話費、燃氣、水電等生活費用。移動支付開創了新的支付方式,使電子貨幣開始普及。
1、政策環境分析(P)
目前移動支付已成為主流的支付方式,近年來相關部門頒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斷完善行業往規范方向發展,2016年11月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中國金融移動支付支付標記化技術規范》,要求各銀行、支付機構、清算機構自2016年12月1日起全面應用支付標記化技術(Token);并提出了支付標記化技術的基本架構,規定了應用支付標記化技術的系統接口、安全、風險控制等要求。2016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條碼支付業務規范(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支付機構開展條碼業務需要遵循的安全標準,提出了條碼支付的系列技術標準與規范要求,并根據風險驗證,對條碼支付額度分級管理。意味著央行首次正式肯定二維碼支付。
2021年6月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局聯合發布《關于金融支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意見》,提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大對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金融資源傾斜、強化對糧食等重要農產品的融資保障、建立健全種業發展融資支持體系、支持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增加對農業農村綠色發展的資金投入、研究支持鄉村建設行動的有效模式、做好城鄉融合發展的綜合金融服務等八個重點領域,加大金融資源投入。這預示著中國移動支付市場不斷下沉,往鄉村產業體系拓展,未來中國移動支付將進一步普及。
中國移動支付行業相關政策梳理(一)
中國移動支付行業相關政策梳理(二)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經濟環境分析(E)
近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2020年中國GDP首次突破100萬億元大關,達101.6萬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2.51萬億元,同比增長2.54%,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GDP已完成82.31萬億元,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不斷提升,2020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2萬元,較2019年增加了0.15萬元,同比增長4.7%,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63萬元,已超過2017年全年水平,隨著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不斷增加,消費能力也隨之提升,為移動支付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動力,2020年中國移動支付業務金額達432.16萬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85.05萬億元,同比增長24.50%,2021年前三季度中國移動支付業務金額已完成374.08萬億元,中國經濟穩步向好的發展態勢不斷鞏固和增強,常態化增長態勢基本形成,未來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必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2014-2021年9月中國GDP、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移動支付業務金額統計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人民銀行、智研咨詢整理
3、社會環境分析(S)
隨著智能手機廣泛普及以及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快速增長,截止2020年12月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9.86億人,較2020年3月底增加了0.89億人,截止2021年6月底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10.07億人,較2020年12月底增加了0.21億人。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以及手提設備的迅速普及,讓消費者獲得了從未體驗過的便利。移動支付業務正在滲透我們的日常生活,2020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達7.90億人,較2019年增加了0.57億元,同比增長7.78%,消費者需求是移動支付業務發展的最終動力,消費者主導權空前增強,利基市場、長尾市場空間巨大,在碎片化的移動場景時代,消費者按照既定的路線選擇商品或服務,隨著智能終端的廣泛應用,客戶互聯網應用習慣的普及,特別是微信這樣的“殺手級”軟件和產品出現,吸引了大量用戶使用,同時也得到用戶的極大認同。
2014-2020年中國手機網民規模及移動支付用戶規模統計
資料來源:CNNIC、艾媒、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前景戰略分析報告》
近年來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占手機網民規模的比例逐年攀升,2020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占手機網民規模的80.14%,較2016年的66.45%增長了13.70%,仍有19.86%手機網民等待挖掘,未來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2016-2020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規模占手機網民規模的比例走勢圖
資料來源:CNNIC、艾媒、智研咨詢整理
4、技術背景分析(T)
從專利申請量來看,自2013年起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專利申請量逐年攀升,2018年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專利申請量達682件,較2017年增加了207件,同比增長43.58%,隨著中國移動支付的日漸成熟,專利申請量開始逐年減少,2020年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專利申請量為310件,較2019年減少了68件,同比減少17.99%,2021年1-11月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專利申請量為100件。
2010-2021年11月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專利申請量統計
注:僅搜索關鍵詞為“移動支付”。
資料來源:佰騰網、智研咨詢整理
從申請專利量分布來看,廣東省居全國首位,截止2021年11月廣東省移動支付專利申請量為1086件,占全國移動支付專利申請量的31.84%,占比最大;北京市移動支付專利申請量為532件,占全國移動支付專利申請量的15.60%;江蘇省移動支付專利申請量為311件,占全國移動支付專利申請量的9.12%。
截止2021年11月中國移動支付專利申請量分布
注:僅搜索關鍵詞為“移動支付”。
資料來源:佰騰網、智研咨詢整理
從申請專利量技術分類來看,物理專利占比最大,截止2021年11月,在中國移動支付專利申請量中,物理專利申請量為2732件,占全國移動支付專利申請量的81.24%,占比非常大;電學專利申請量為420件,占全國移動支付專利申請量的12.49%;作業;運輸專利申請量為87件,占全國移動支付專利申請量的2.59%;人類生活必須專利申請量為72件,占全國移動支付專利申請量的2.14%。
截止2021年11月中國移動支付專利申請量技術分類統計
注:僅搜索關鍵詞為“移動支付”。
資料來源:佰騰網、智研咨詢整理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移動支付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共九章,包含中國移動支付用戶調研及消費行為分析,中國移動支付產業領先企業經營分析,中國移動支付產業發展前景及投資機會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