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礦指金礦石或金礦床(山)。金礦石是具有足夠含量黃金并可工業利用的礦物集合體。金礦山是通過采礦作業獲得黃金的場所,是通過成礦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規模的可工業利用的金礦石堆積。
金礦床類型復雜多樣。主要有礫巖型、綠巖帶型、石英脈型、韌性剪切帶型、卡林型、斑巖型、淺成低溫熱液型、火山巖型,新生代砂礦等。
金礦床主要類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各省市區除上海外,都有金礦分布。主要礦床和產地分布有:山東、河南、貴州、黑龍江、陜西、廣西、云南、遼寧、河北、新疆、四川、甘肅、內蒙、青海、安徽等省區。
我國主要黃金產區有四處,即膠東半島、小秦嶺地區、滇黔桂金三角及西北地區幾省(新疆、青海、四川等省),其中,山東地區的金礦產量占居我國黃金生產的大部分,如今仍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而其它幾個主要產地的產金量近些年來雖不斷增長之勢,卻還難以形成對山東老黃金產區的絕對替代作用。
除了幾個主要黃金產區,我國絕大部分省區都有黃金生產,按產量大小,我國主要產金的省區排位大致為:山東、河南、陜西、貴州、新疆、云南、廣東、廣西、湖南、黑龍江、內蒙等(未按確切資料排位)。其它省區如海南、江西、福建、湖北、遼寧、西藏等省區,亦為我國的重要黃金生產省區。
金礦主要礦床和產地分布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16-2020年中國貴金屬探礦權數量逐年減少,貴金屬探礦權及占全國比重也在下降,截止2020年中國貴金屬探礦權2273個,占全國總數的23.8%,分別較2016年減少4355個,下降2.2個百分點。
2016-2020年中國貴金屬探礦權及占全國比重(單位:個、%)
資料來源:自然資源局、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中國探礦權數量最多的5個礦種分別是:金礦、銅礦、鉛礦、煤炭、鐵礦,5個礦種探礦權數量占中國的61.5%。其中金礦探礦權數量1989個,較2016年減少3973個,可以看出中國金礦探礦權從2016年以來呈快速下降趨勢。
2016-2020年中國金礦探礦權數量及增長(單位:個、%)
資料來源:自然資源局、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金礦產業競爭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從我國金礦礦產勘查資金投入來看,2016年以來,中國金礦礦產勘查資金投入呈下降趨勢,降幅放緩,2020年,中國金礦礦產勘查資金投入10.45億元,較2016年減少23億元,同比下降10.8%,降幅較2016年放緩22.2個百分點。
2016-2020年中國金礦礦產勘查資金投入及增長(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自然資源局、智研咨詢整理
2016年中國金礦礦產勘查鉆探工作量207萬米,同比下降28.4%;2017年中國金礦礦產勘查鉆探工作量139萬米同比下降32.9%;2018年中國金礦礦產勘查鉆探工作量117萬米,同比下降15.8%;2019年中國金礦礦產勘查鉆探工作量77萬米,同比下降34.2%;2020年中國金礦礦產勘查鉆探工作量70萬米,同比下降9.1%。可以看出中國金礦礦產勘查鉆探工作量逐漸下降。
2016-2020年中國金礦礦產勘查鉆探工作量及增長(單位:萬米、%)
資料來源:自然資源局、智研咨詢整理
2016年中國新發現金礦礦產地12處;2017年中國新發現金礦礦產地17處,較2016年增加5處;2018年中國新發現金礦礦產地12處,較2017年減少5處;2019年中國新發現金礦礦產地5處,較2018年減少7處;2020年中國新發現金礦礦產地7處,較2019年增加2處。
2016-2020年中國新發現金礦產地數量及增長(單位:處、%)
資料來源:自然資源局、智研咨詢整理


2021-2027年中國金礦產業競爭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2021-2027年中國金礦產業競爭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共十六章,包含金礦國內重點生產廠家分析,金礦地區銷售分析,金礦產品競爭力優勢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