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藥商業產業鏈分析
醫藥商業,是醫藥行業的子行業,可以簡單地把醫藥商業分為零售和批發兩大類。其中,醫藥批發主要負責把藥品從生產者運送到終端消費者手中,是醫藥流通市場上的主力。也可以說,醫藥商業企業是連接醫藥生產企業和消費終端的“搬運大軍”,是醫藥消費終端的紐帶。
醫藥商業產業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1、上游
醫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十幾年來,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上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使得人們對于醫療的需求不斷增長,促使國內醫藥市場高速發展。2011年以來,中國制藥企業數量呈逐年增長趨勢,截止2020年,中國制藥企業數量7665家,同比增長3.8%,較2016年增長2981家。
2011-2020年中國制藥企業數量及增長
資料來源:米內網、智研咨詢整理
目前,中國制藥企業數量最多的是江蘇省,有制藥企業數量6939家;山東省排名第二,有制藥企業數量6117家;第三是廣東省,有制藥企業數量4363家。
中國制藥企業數量TOP10省市
(注:企業名稱、經營范圍、品牌/產品包含制藥在在業/存續企,截止日期為2021年10月19日)
資料來源:企查查、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醫藥市場已成長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我國制藥企業銷售收入持續增長。截止2020年中國制藥企業銷售收入24857億元,同比增長4.00%。
2011-2020年中國制藥企業銷售收入及增長(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米內網、億歐、智研咨詢整理
從中國藥品市場格局來看,美國藥品基本以創新藥為主,而我們國家則以一般仿制藥/首仿藥為主,但中國一般仿制藥/首仿藥占比逐漸減小,預計2022年,中國一般仿制藥/首仿藥占45%,較2016年減少10個百分點;中國特色藥占15%;仿制藥、創新藥各占20%。
2010-2022年中國藥品市場格局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張自然博士整理、智研咨詢制圖
2、中游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醫藥商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顯示:醫藥商業中游是醫藥銷售,主要包括對醫療機構的銷售、對批發企業銷售、對零售藥店銷售;2020年中國醫藥終端銷售額中對對醫療機構銷售額占比最大,對醫療機構銷售額占49.1%;對批發企業銷售額占28.5%;對零售藥店銷售占21.6%;其他銷售渠道占0.8%,可以看出中國醫藥終端銷售是以醫療機構為主。
2015-2020年中國醫藥終端銷售額分布
資料來源:商務部、藥品流通行業運行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整理
2016-2020年中國國藥品批發百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及市場占有率均呈增長趨勢,2020年中國藥品批發百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5742億元,較2019年增長387億元;市場占有率為73.7%,較2019年增長0.4個百分點。
2016-2020年中國藥品批發百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及市場占有率(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商務部、藥品流通行業運行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中國互聯網數字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有的醫藥企業直接加入第三方交易服務平臺,部分傳統醫藥流程企業直接從線下銷售逐步轉到線上下單,線下取藥,因此藥品B2B銷售占比逐漸增長。2020年中國醫藥電商第三方交易服務平臺銷售額占39.8%;B2B銷售額占56.4%;B2C銷售額占3.8%。
2018年、2020年醫藥電商直報企業銷售額占比
資料來源:商務部、藥品流通行業運行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整理
3、下游
中國醫藥市場主要包括兩個主要渠道:一是醫療機構,包括醫院和初級醫療保健提供者(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站點、鄉鎮診所及村級診所),二是藥店。從醫藥總體銷售情況來看,2020年中國大型醫院醫藥銷售占59.7%;小型醫院醫藥銷售占3.8%;城市藥店醫藥銷售占14.9%;縣藥店醫藥銷售占4.3%;網上藥店醫藥銷售占2.4%;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藥銷售占6.5%;鄉鎮衛生院醫藥銷售占6.6%;診所醫藥銷售占1.8%。
從非處方藥銷售來看,大型醫院OTC醫藥銷售占17.3%;小型醫院OTC醫藥銷售占3.2%;城市藥店OTC醫藥銷售占42.7%;縣藥店OTC醫藥銷售占12.2%;網上藥店OTC醫藥銷售占8.7%;社區衛生服務中心OTC醫藥銷售占6.9%;鄉鎮衛生院OTC醫藥銷售占5.3%;診所OTC醫藥銷售占3.7%。
從處方藥銷售來看,大型醫院醫藥銷售占67.7%;小型醫院醫藥銷售占3.9%;城市藥店醫藥銷售占9.6%;縣藥店醫藥銷售占2.8%;網上藥店醫藥銷售占1.2%;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藥銷售占6.4%;鄉鎮衛生院醫藥銷售占6.9%;診所醫藥銷售占1.4%。
2020年中國醫藥市場按子渠道的銷售占比
資料來源:IQMA、億歐、智研咨詢整理
從2019-2020年中國醫藥市場按子渠道的銷售增速來看,網上藥店銷售增速高達66.1%;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銷售增速1.1%;其他渠道的銷售均下降,鄉鎮衛生院醫藥銷售增速負15.8%;大型醫院醫藥銷售增速負10.7%;小型醫院醫藥銷售增速負14.6%。
2019-2020年中國醫藥市場按子渠道的銷售增速
資料來源:IQMA、億歐、智研咨詢整理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人口老齡化與城鎮化多重因素驅動下,我國醫藥零售行業市場規模開始持續擴張,藥店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除了藥店數量不斷增長外,藥店連鎖化率也在不斷上升,2020年中國藥店連鎖化率從2016年的49.4%增長到56.5%,5年期間增長7.1個百分點。
2016-2020年中國藥店連鎖化率
資料來源:NMPA、智研咨詢整理
從中國藥店銷售額占醫藥零售終端占比來看,2016年以來,中國藥店銷售額占醫藥零售終端占比逐年增加,2020年中國藥店銷售額占醫藥零售終端占26.3%,較2016年的22.5%增長3.8個百分點。
2016-2020年中國藥店銷售額占醫藥零售終端占比
資料來源:米內網、億歐、智研咨詢整理
二、A股上市龍頭企業對比:中國醫藥集團VS上海醫藥股份公司VS九州通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1、主要基本情況
中國醫藥商業上市龍頭企業有中國醫藥集團、上海醫藥股份公司、九州通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集團”)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大型醫藥健康產業集團,構建了集研發、制造、物流分銷、零售連鎖、醫療健康、工程技術服務、專業會展、國際經營、金融服務等為一體的大健康全產業鏈。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醫藥”或“公司”)是滬港兩地上市的大型醫藥產業集團。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驅動型的全鏈醫藥供應鏈服務型企業。
中國醫藥集團、上海醫藥、九州通醫藥集團主要基本情況
主要指標 | 中國醫藥集團 ![]() | 上海醫藥股份公司 ![]() | 九州通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 |
簡介 | 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集團”)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大型醫藥健康產業集團,構建了集研發、制造、物流分銷、零售連鎖、醫療健康、工程技術服務、專業會展、國際經營、金融服務等為一體的大健康全產業鏈。旗下1100余家子公司和國藥控股、國藥股份、國藥一致、天壇生物、現代制藥、中國中藥6家上市公司。員工總人數12.8萬人。多年來,集團穩健發展 | 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醫藥”或“公司”)是滬港兩地上市的大型醫藥產業集團(港交所股票代號:02607;上交所股票代號:601607)。公司主營業務覆蓋醫藥研發與制造、分銷與零售。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在醫藥產品和分銷市場方面均居領先地位的醫藥上市公司,入選上證180指數、滬深300指數樣本股、恒生指數成分股、摩根斯坦利中國指數(MSCI)。 | 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驅動型的全鏈醫藥供應鏈服務型企業,公司立足于醫藥流通、物流服務及醫療健康等大健康行業,主營業務包括醫藥分銷與供應鏈服務、總代總銷與工業自產、數字零售、數字物流與供應鏈解決方案、醫療健康與技術增值服務五大方面。自掛牌上市以來,實現了持續穩定的高質量發展,連續多年位列中國醫藥商業企業第四位,領跑中國民營醫藥商業企業,位列2021年《財富》(中文版)500強第93位。 |
經營范圍 | 經營范圍包括新藥研發、原料藥生產與銷售以及制劑生產與銷售等,主要銷售模式有精細化招商及推廣等。批發中成藥、中藥飲片、中藥材、化學原料藥、化學藥制劑、抗生素、生化藥品、生物制藥(藥品經營許可證有效期至2020年05月12日);醫藥企業受托管理、資產重組;醫藥實業投資及咨詢服務;舉辦醫療器械的展覽展銷;提供與主營業務有關的咨詢服務;貨物進出口;技術進出口;代理進出口。(企業依法自主選擇經營項目,開展經營活動;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依批準的內容開展經營活動;不得從事本市產業政策禁止和限制類項目的經營活動。) | 原料藥和各種劑型(包括但不限于片劑、膠囊劑、氣霧劑、免疫制劑、顆粒劑、軟膏劑、丸劑、口服液、吸入劑、注射劑、搽劑、酊劑、栓劑)的醫藥產品(包括但不限于化學原料藥、化學藥制劑、中藥材、中成藥、中藥飲片、生化藥品、生物制品,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與經營范圍相適應]、疫苗)、保健品、醫療器械及相關產品的研發、制造和銷售,醫藥裝備制造、銷售和工程安裝、維修,倉儲物流、海上、陸路、航空貨運代理業務,實業投資、資產經營、提供國際經貿信息和咨詢服務,自有房屋租賃,自營和代理各類藥品及相關商品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以上涉及許可經營的憑許可證經營)。 | 一般項目:批發中藥飲片、中成藥、中藥材、化學藥制劑、抗生素制劑、抗生素原料藥、生化藥品、生物制品、化學原料藥、醫療用毒性藥品(中西藥)、精神藥品、體外診斷試劑、麻醉藥品、蛋白同化劑、肽類激素批發危險化學品消毒品銷售一、二、三類醫療器械藥品的包裝材料和容器醫藥中間體化學試劑中藥材種植、中藥研究、中藥產業投資咨詢(不含證券投資咨詢)、批零兼營化妝品、日用百貨、農副土特產品、日用家電、五金、玩具、酒類、電子和數碼產品銷售預包裝食品特殊食品銷售各類技術和商品的進出口倉儲設施建設與經營、物流技術開發與服務、信息咨詢與服務租賃一、二、三類醫療器械醫療器械咨詢、安裝、檢測、維修服務自有房屋租賃、設備租賃企業管理軟件的銷售與售后服務添加劑的銷售、農藥銷售藥用輔料和化工產品(不含?;罚崾愁愂称分剖刍ヂ摼W藥品和醫療器械信息服務;汽車新車銷售等。 |
注冊資本 | 2550657.9351萬元人民幣 | 284208.9322萬元人民幣 | 187379.938萬元人民幣 |
經營模式 | 中國醫藥已建立了以國際貿易為引領、以醫藥工業為支撐、以醫藥商業為紐帶的貿、工、技、服一體化產業格局,全面推動工商貿三大業務板塊業務整合,積極發揮協同優勢。產業形態涉及種植加工、研發、生產、銷售、物流、進出口貿易、學術推廣、技術服務等全產業鏈條。 | 上海醫藥主營業務覆蓋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報告期內,公司持續加速創新轉型,深化集約化發展,實現了經營質量、盈利能力、運營效率、行業地位的穩步提升,持續為民眾健康創造價值。 | 九州通醫藥集團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經營模式,對各業務環節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具備采購與銷售環節的定價能力,成本、費用控制能力,物流配送能力;要強化資金管理、庫存管理、信用管理及對下屬子公司的管理;要不斷強化物流、冷鏈技術、信息技術研發以降低業務成本提供優質服務。 |
核心競爭力 | 中國醫藥作為一家醫藥國際貿易業務積淀深厚的大型醫藥上市公司,公司在國際醫藥貿易的多年耕耘中,積累了行業內優于其他企業的國際化特色。在自身醫藥產業從無到有的發展歷程中,公司既集聚了較豐富的醫藥產業基礎,經營范圍基本涵蓋了主要的醫藥細分行業,涉足較為全面的產品門類,擁有較強的醫藥行業項目集成能力,也積累了醫藥行業的產業整合能力。公司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不斷健全科學民主高效的內部管理決策機制。 | 上海醫藥將根據市場變化主動調整市場策略,積極拓展國際化市場,加快創新轉型,力爭重點新產品按計劃上市。創新藥研發項目周期長、投入大,相關進展、審批環節都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存在項目研發進度或者臨床試驗結果不及預期的風險。公司將密切關注行業變化,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大力引入市場化的創新人才,穩步提升創新競爭力。 | 九州通醫藥集團通過建立統一基礎數據庫和數據中臺,已實現全集團內部統一并互聯互通的業務數據系統,持續賦能各業務板塊的業務拓展與管理提升,并實現集團決策數字化,構成九州通的核心競爭力。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總體經營情況
2020年,中國醫藥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93.12億元,同比增長11.41%;上海醫藥股份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919.09億元,同比增長2.86%;九州通醫藥集團營業收入1108.60億元,同比增長11.42%;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2.65億元,同比下降2.89%;上海醫藥實現營業收入1,052.37億元(幣種為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0.73%;實現營業收入619.81億元,同比增長20.7%。
2020年中國醫藥集團營業成本325.12億元,上海醫藥營業成本1644.74億元,九州通醫藥集團營業成本1009.19億元;2021年上半年中國醫藥集團營業成本155.72億元,上海醫藥營業成本908.10億元,九州通醫藥集團營業成本567.76億元。
2016-2021年上半年中國醫藥集團、上海醫藥股份公司、九州通醫藥集團營業收入及營業成本對比
資料來源:企業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中國醫藥集團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3.11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綜合收益總額13.07億元;上海醫藥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4.9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綜合收益總額47.82億元;九州通醫藥集團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4.9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綜合收益總額29.68億元。
2021年上半年中國醫藥集團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6.61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綜合收益總額6.61億元;上海醫藥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35.68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綜合收益總額36.19億元;九州通醫藥集團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1.72億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綜合收益總額21.68億元。
2016-2021年上半年中國醫藥集團、上海醫藥股份公司、九州通醫藥集團利潤及綜合收益總額對比
資料來源:企業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3、醫藥工業及醫藥商業經營情況
從醫藥工業營業收入來看,2020年,醫藥工業板塊受新冠疫情及“帶量采購”、醫保目錄調整、“限抗”等政策因素疊加影響,加之工業銷售體制改革調整尚未到位,個別企業停工停產等因素,導致收入與利潤均出現下滑,中國醫藥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9.39.37億元,同比下降23.47%,中國醫藥集團醫藥工業營業成本17.19億元;上海醫藥的醫藥工業營業收入237.43億元,醫藥工業營業成本97.13億元;九州通醫藥集團醫藥工業營業收入17.16億元,醫藥工業營業成本12.63億元。2021年上半年中國醫藥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7.09億元,中國醫藥集團醫藥工業營業成本7.57億元;上海醫藥的醫藥工業營業收入126.02億元,醫藥工業營業成本47.30億元;九州通醫藥集團醫藥工業營業收入8.70億元,醫藥工業營業成本6.24億元。
2016-2021年上半年中國醫藥集團、上海醫藥股份公司、九州通醫藥集團醫藥工業營業收入及營業成本對比
資料來源:企業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從醫藥商業營業收入及營業成本來看,2020年中國醫藥集團醫藥商業營業收入262.93億元,商業營業成本242.46億元;上海醫藥的醫藥商業營業收入1761.69億元,醫藥商業營業成本1629.83億元九州通醫藥集團醫藥商業營業收入1087.75億元,醫藥商業營業成本994.49億元。2021年上半年中國醫藥集團醫藥商業營業收入123.14億元,商業營業成本113.28億元;上海醫藥的醫藥商業營業收入926.35億元,醫藥商業營業成本902.69億元九州通醫藥集團醫藥商業營業收入609.33億元,醫藥商業營業成本560.57億元。
2016-2021年上半年中國醫藥集團、上海醫藥股份公司、九州通醫藥集團醫藥商業營業收入及營業成本對比
資料來源:企業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從醫藥工業毛利率來看,2020年中國醫藥集團醫藥工業毛利率56.33%,上海醫藥的醫藥工業毛利率59.09%,九州通醫藥集團醫藥工業毛利率26.38%;2021年上半年中國醫藥集團醫藥工業毛利率55.7%,上海醫藥的醫藥工業毛利率58.65%,九州通醫藥集團醫藥工業毛利率28.27%。從醫藥商業毛利率來看,2020年中國醫藥集團醫藥商業毛利率7.79%,上海醫藥的醫藥商業毛利率7.48%,九州通醫藥集團醫藥商業毛利率8.57%;2021年上半年醫藥集團醫藥商業毛利率8%,上海醫藥的醫藥商業毛利率6.46%,九州通醫藥集團醫藥商業毛利率8.00%。
2016-2021年上半年中國醫藥集團、上海醫藥股份公司、九州通醫藥集團醫藥工業及商業毛利率情況
資料來源:企業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4、中國醫藥集團、上海醫藥、九州通醫藥集團主要指標對比
我國政府已將生物醫藥行業提升到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從中長期來看,在國家政策、經濟發展、人口老齡化以及生物制藥技術發展等綜合因素的多重驅動下,醫藥市場規模將持續擴大,行業集中度日趨提高,龍頭企業優勢凸顯。中國醫藥集團、上海醫藥、九州通醫藥集團為我國龍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逐漸增長,未來可期。
中國醫藥集團、上海醫藥、九州通醫藥集團主要指標對比
主要指標 | 中國醫藥集團 ![]() | 上海醫藥股份公司 ![]() | 九州通醫藥集團有限公司 ![]() |
總體經營情況 | ★★★- | ★★★★ | ★★★+ |
醫藥工業經營情況 | ★★★★ | ★★★★ | ★★★ |
醫藥商業經營情況 | ★★★ | ★★★ | ★★★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醫藥商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醫藥商業市場調查研究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共七章,包含醫藥物流市場現狀與商業模式,醫藥終端市場規模與發展潛力,重點省份醫藥商業發展現狀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