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及分類
機動車輛保險即汽車保險(簡稱車險),是指對機動車輛由于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負賠償責任的一種商業保險。
機動車輛保險即“車險”,是以機動車輛本身及其第三者責任等為保險標的一種運輸工具保險。其保險客戶,主要是擁有各種機動交通工具的法人團體和個人;其保險標的,主要是各種類型的汽車,但也包括電車、電瓶車等專用車輛及摩托車等。
機動車輛保險分為機動保險、機動險種、交強險、商業險及二手保險。
機動車輛保險分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機動車輛保險的賠償方式一般為修復,但如果車輛重置價格比修理費用是便宜的話,保險公司很可能宣稱這輛車全損。
機動車輛保險特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機動車輛保險行業發展現狀
中國機動車保險行業產業鏈除上游主要包括機動車制造商與金融公司;下游行業則包括渠道中的專業、兼業代理、服務提供商(如保險公估、汽車維修點)等。
機動車保險行業產業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為提高我國機動車保險質量,增強行業競爭能力,提高市場經濟效益,進年來國家相繼出臺相關改革政策。
近年來中國機動車保險行業相關政策法規
日期 | 頒布部門 | 行業政策法規 | 概述 |
2016年 | 銀保監會 | 《中國保監會關于印發車險反欺詐數據規范的通知》 | 要求穩步推進保險交易所試點建設。探索開展保單貼現交易,積極研究建立財產保險、人身保險、保險衍生品等場內集中交易場所。探索在保險產業園建立巨災風險證券化交易場所,試點開發巨災債券、巨災期貨等金融工具,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巨災風險管理,完善巨災風險分散機制。 |
2017年 | 銀保監會 | 《中國保監會關于整治機動車輛保險市場亂象的通知》 | 為強化保險監管,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整治市場亂象,維護車險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車險市場持續健康發展。 |
2018年 | 銀保監會 | 《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商業車險費率監管有關要求的通知》 | 為加強商業車險產品費率監管,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2019年 | 銀保監會 | 《關于進一步加強車險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 | 為進一步加強車險監管,維護車險消費者合法權益,推進車險高質量發展,為下一步的商業車險改革營造良好市場環境。 |
2019年 | 保險行業協會 | 《機動車保險車聯網數據采據采集規范》 | 規范了機動車保險經營管理過程中,車聯網數據采集、交換、共享等活動涉及的主要術語,以及車聯網基礎數據采集的定義、范圍、類型等內容,同時規定了數據有效性、合理性、真實性的校驗規則,為車聯網數據在汽車、保險兩個行業之間的交互提供了基礎,有利于促進車聯網數據在保險行業的應用。 |
2020年 | 銀保監會 | 《關于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有關情況說明》 | 總體來看,《指導意見》提出的改革思路:一是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保護消費者權益”作為改革的主要目標,市場化條款費率形成機制建立、保障責任優化、附加費用合理、市場競爭有序等具體自標都將服務于這個主要目標。 |
2020年 | 銀保監會 | 由《中國銀行保險報》主辦的“新時代車險的變革與創新”直播訪談 | 銀保監會財險部副主任尹江鰲:我個人的理解此次改革最大的特點就是改革的自標清晰,明確提出了改革的自標是保護消費者權益。具體來看,怎么樣體現以人民為中心,有以下4點:1)價格更低;2)保障更多;3)服務更好;4)機制靈活。 |
2020年 | 銀保監會 | 《中國銀保監會關于印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指導意見的通知》 | 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維護消費者權益,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推動車險高質量發展。以“保護消費者權益”為主要目標,具體包括:市場化條款費率形成機制建立、保障責任優化、產品服務豐富、附加費用合理、市場體系健全、市場競爭有序,經營效益提升、車險高質量發展等。短期內將“降價、增保、提質”作為階段性目標。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汽車及機動車保有量呈穩定增長趨勢,截至2020年6月,機動車和汽車保有量公安部數據顯示,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6億輛,其中,汽車保有量達2.7億輛,占機動車總量的75%。
2015-2020年中國汽車及機動車保有量
資料來源:公安部、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汽車保險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及投資前景趨勢報告》數據顯示:近年來,隨著我國保險行業穩步發展,財產保險行業也得以快速發展,機動車保險是中國財險業第一大業務,社會關注度高。2020年中國機動車保費收入達到8245億元,較2019年增長57億元;2021年上半年中國機動車保費收入為3744億元。
2014-2021年上半年中國財產保險公司機動車保費收入
資料來源:銀保監會、智研咨詢整理
由于汽車消費量的增加以及相關政策的出臺,投保率不斷提高,機動車保險保單數量增長較快,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國機動車保險保單數量27059萬件。
2019-2021年上半年中國財產保險公司機動車保險保單數量
資料來源:銀保監會、智研咨詢整理
2020年中國財產保險公司機動車保險保費賠付金額3238024億元,較2019年增加714584億元;截至2021年上半年,中國財產保險公司機動車保險保費賠付金額2229514億元。
2019-2021年上半年中國財產保險公司機動車保險保費賠付金額
資料來源:銀保監會、智研咨詢整理
三、自動駕駛汽車對保險市場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1、自動駕駛汽車對保險市場的影響
近年來,自動駕駛技術的熱度不斷升溫,各國政府和商業巨頭積極參與自動駕駛汽車的研發與應用。自動駕駛汽車將憑借安全性、便捷性的優勢逐漸取代傳統汽車,成為“新一代”交通運輸工具。而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會對財產保險支柱性業務——機動車保險產生顛覆性沖擊。
風險是保險產生和發展的基礎,自動駕駛汽車對保險市場最深刻的影響是改變了風險的性質。據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的數據統計,94%的交通事故是由駕駛員操作失誤引起的,只有6%的交通事故是由車輛自身、環境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目前,機動車保險承保的主要風險是針對駕駛人的駕駛風險。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和深度應用,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風險因素將更加復雜。
自動駕駛汽車對保險市場的影響
自動駕駛汽車對保險市場的影響 | 具體方面 |
自動駕駛汽車改變承保風險 | 1、產品責任風險或產品質量風險 |
2、網絡安全風險 | |
自動駕駛汽車風險事故責任界定困難 | 1、勘察技術受限,追責過程復雜 |
2、人工操作與輔助駕駛協同駕駛,責任界定難度大 | |
3、非車輛風險因素復雜,事故責任劃定困難 | |
車險需求下降,保費規模縮小 | 1、共享乘車與低事故發生率,抑制車險需求 |
2、保險費率下降,保費規模縮小 | |
自動駕駛汽車企業動搖財產保險公司地位 | 1、汽車產業布局保險業 |
2、財險公司在獲取數據方面處于劣勢 | |
保險監管迎來新的挑戰 | 自動駕駛汽車發生交通事故后,由于責任主體復雜,責任劃分技術難度大,為查勘、定損和代位追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機動車保險市場的應對措施
無人駕駛汽車的發展趨勢勢不可擋,帶來的影響也不限于出行方式的轉變,更體現在思維、理念的轉變和相關產業的革新。目前,我國將關注點聚集于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應用,沒有足夠重視自動駕駛汽車對各行各業產生的影響。自動駕駛汽車對于財產保險業的沖擊將是顛覆性的,不僅改變了風險因素和事故責任方,也會對財險公司的市場地位以及保險監管產生沖擊。雖然目前與實現無人駕駛的目標還存在距離,實現L4級之前對于傳統車險市場的沖擊不大,但面對未來的挑戰,機動車保險市場應明確機動車保險擔負的社會責任,提早準備、主動出擊,實現車險市場的重構和可持續發展。
機動車保險市場的應對措施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汽車保險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汽車保險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汽車保險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防范,2025-2031年汽車保險行業面臨的困境及對策,汽車保險行業發展戰略研究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