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展現狀
1、出游情況
隨著都市人口規模和經濟體量變化,都市業態逐漸豐富,城際交通逐漸便利,都市已不再只是日常休憩地和工作地的承載體。它既是重要的客源地也是重要的目的地,本地居民可以在工作單位周邊喝一個下午茶,在離家“10公里6小時以內”的本市博物館看展,外來游客也可以在本地居民打太極的公園、嘮嗑的茶館感受本地居民的休閑樂趣。
都市休閑既包含本地居民的日常周邊休閑和本地“微旅游”,也包含外地游客的一日探訪和多日游憩。而都市旅游作為都市休閑的重要子集,在滿足旅游定義的條件下,逐步將旅游與休閑的邊界縫合。
都市游市場穩步恢復,節假日對都市休閑帶動作用顯著。2021年上半年1至5月全國都市游出游人次較2019年恢復程度逐步提高。5月份在五一小長假帶動下市場恢復達到92.2%。五一期間研究院專項調查顯示,游客在目的地游覽都市商業街區的比例高達89%。
2021年1-6月都市游出游人次較2019年恢復情況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休閑旅游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投資機會預測報告》數據顯示:從省內外出游人次占比來看,上半年省內都市出游人次占比接近九成,省內出游、近程游特征明顯。游客與都市本地居民共享都市休憩、娛樂、休閑場所,都市旅游和文化休閑逐漸成為城鄉居民的生活選項。
2021年1-5月都市游省內外出游人次占比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全國總體較平衡,西部地區有待優化都市休閑的業態布局。南北方都市游市場發展差距呈現收斂趨勢,較疫情前南北方出游人次占比差額縮小,由2019年的2:1縮小為1.63:1。
2021年1-5月較2019年都市游南北方出游人次占比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東西部差距有所拉大,西部都市游市場占比下降明顯,東北三省都市游發展勢頭較好,占比由4個點提至8個點。
2021年1-5月較2019年都市游東中西部及東北出游人次占比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從地理區域劃分來看,西北西南省份都市游受疫情影響恢復受限,西南地區瑞麗局地疫情多次反復,西北地區對疫情防控要求嚴格,都市游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華東、華中、華北都市游市場恢復趨于平穩。
2021年1-5月較2019年都市游各經濟區出游人次占比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都市游與近程游、一日游交叉明顯,客源地、客群主體特征相對穩定。在都市游TOP10客源城市中,廣州、上海、深圳在上位圈的排名較穩定,北京、武漢、杭州、西安位于中下游圈,且排名有一定程度波動,成都3月起都市游排名提升至上位圈。
2021年1-5月中國都市游客源城市Top10排名情況
城市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廣州市 | 1 | 1 | 2 | 1 | 1 |
上海市 | 2 | 2 | 1 | 3 | 5 |
深圳市 | 3 | 3 | 5 | 2 | 2 |
北京市 | 4 | 4 | 3 | 6 | 6 |
武漢市 | 5 | 5 | 7 | 8 | 8 |
長沙市 | 6 | 6 | 15 | 17 | 11 |
杭州市 | 7 | 7 | 6 | 13 | 12 |
鄭州市 | 8 | 8 | 16 | 15 | 14 |
南京市 | 9 | 9 | 14 | 28 | 20 |
西安市 | 10 | 11 | 9 | 10 | 9 |
重慶市 | 13 | 12 | 8 | 7 | 7 |
成都市 | 28 | 29 | 4 | 4 | 4 |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從出游時長看,2021年1-5月中國都市游出游時長在6-12小時的游客占34.12%,占比最大;出游時長在12-24小時的游客占23.92%;出游時長在24-48小時的游客占14.27%;出游時長在48-72小時的游客占8.25%;出游時長在72-96小時的游客占5.27%;出游時長在96-120小時的游客占14.35%。
2021年1-5月中國都市游出游時長結構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從出游距離看,2021年1-5月中國都市游出游距離在10-50公里的游客占67.97%,較2019年上半年增長了16.15%;出游距離在50-80公里的游客占12.00%,較2019年上半年增長了0.09%;出游距離在80-120公里的游客占8.31%,較2019年上半年減少了0.35%;出游距離在120-200公里的游客占5.99%,較2019年上半年減少了3.49%;出游距離在200-400公里的游客占3.27%,較2019年上半年減少了5.82%;出游距離在400-800公里的游客占1.50%,較2019年上半年減少了3.33%;出游距離在800公里以上的游客占0.96%,較2019年上半年減少了3.26%。2021年1-5月10-50公里的占比較2019年提高,都市游出游半徑在一定程度上縮小,近距離出游、本地人游本地特征較明顯,都市休閑供需匹配度有所提高。
2019年上半年與2021年1-5月中國都市游出游距離結構對比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從年齡結構來看,出游主力仍以中青年群體為主。2021年1-5月中國都市游年齡在0-20歲的游客占1.89%;年齡在20-25歲的游客占6.68%;年齡在25-30歲的游客占11.49%;年齡在30-35歲的游客占18.08%;年齡在35-40歲的游客占15.18%;年齡在40-45歲的游客占12.94%;年齡在45-50歲的游客占12.76%;年齡在50-55歲的游客占9.40%;年齡在55-60歲的游客占5.60%;年齡在60-65歲的游客占2.57%;年齡在65歲以上的游客占3.43%。
2021年1-5月中國都市游出游人次年齡結構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2、消費情況
都市休閑消費市場發展較穩定,課題組從全國抽取了13個都市休閑市場發展良好的代表性城市及地區,并就其都市休閑消費現狀進行研究。東部及北部都市休閑人(卡)均消費較高,南部及中部地區都市休閑夜經濟消費較高。2021年上半年從各市銀行卡卡均消費金額排名中,浙江省溫州市和杭州市排名前二,北京、西安隨后。相對而言,東部和北部城市卡均消費較高。
上半年都市夜經濟消費占比排名前三的地區為廣州市天河區、深圳市南山區和西安的雁塔區。南部和中部地區夜游消費力相對較高。13個代表市區數據顯示,全天的消費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晚間和下午階段,晚間和深夜消費金額占比約占全天的四成。
2021年上半年中國13市/區卡均消費金額及夜游消費排名
排名 | 卡均消費金額 | 排名 | 晚間和深夜的消費金額占比(夜游消費) |
1 | 溫州市 | 1 | 廣州市天河區 |
2 | 杭州市西湖區 | 2 | 深圳市南山區 |
3 | 北京市朝陽區 | 3 | 西安市雁塔區 |
4 | 西安市雁塔區 | 4 | 武漢市江漢區 |
5 | 成都市青羊區 | 5 | 上海市浦東新區 |
6 | 上海市浦東新區 | 6 | 長沙市 |
7 | 重慶市渝中區 | 7 | 杭州市西湖區 |
8 | 深圳市南山區 | 8 | 北京市朝陽區 |
9 | 武漢市江漢區 | 9 | 成都市青羊區 |
10 | 天津市和平區 | 10 | 重慶市渝中區 |
11 | 廣州市天河區 | 11 | 天津市和平區 |
12 | 長沙市 | 12 | 無錫市 |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青年、女性和退休人群的都市休閑消費力較高。從年齡結構看,19-30歲青年是都市消費的主力君,且卡均消費隨年紀增加而提高。女性消費群體約占總體6成左右。
2021年上半年13市/區都市休閑消費年齡結構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居民對文化和泛娛樂類供給消費意愿高漲,主客共享美好生活空間。從都市休閑消費業態結構來看,除日常消費外,文化和泛娛樂類供給的消費占比較高,北京、西安文體娛業態的消費占比達到了22.53%和22.1%,體現出文化和泛娛樂類產品供需配給更為合理。同時劇本殺、密室逃脫等各類泛娛樂業態發展迅速。
2021年上半年13市/區都市休閑消費業態結構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從本地與市外游客的消費占比來看,本地居民對本地都市休閑消費的貢獻超8成。2021年上半年北京市朝陽區本地消費占86.57%;成都市青羊區本地消費占82.28%;廣州市天河區本地消費占88.41%;杭州市西湖區本地消費占83.76%;上海市浦東新區本地消費占89.50%;深圳市南山區本地消費占82.58%;天津市和平區本地消費占85.34%;溫州市本地消費占85.97%;無錫市本地消費占87.93%;武漢市江漢區本地消費占91.13%;西安市雁塔區本地消費占92.11%;長沙市本地消費占90.10%;重慶市渝中區本地消費占93.10%。
2021年上半年13市/區都市休閑本地消費占比
資料來源:文化和旅游部、智研咨詢整理
二、未來發展趨勢
2020年新冠疫情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城鄉居民出游習慣、出游方式和出游意愿,隨著“十四五”的開局展現出新的出游趨勢。
都市休閑旅游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2-2028年中國休閑旅游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投資機會預測報告
《2022-2028年中國休閑旅游行業市場現狀調研及投資機會預測報告》共十五章,包含中國主要城市休閑旅游業發展態勢解析——其它地區,臺州市農家樂休閑旅游市場發展規劃分析,2021-2027年中國休閑旅游業的發展前景與趨勢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