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是我國多輪驅動能源供應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改善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十年以來我國可再生能源行業成長迅速,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已穩居世界第一。
1、可再生能源工程建設投資情況
我國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可再生能源開發,特別是近兩年可再生能源建設投資規模增長較快。2020年可再生能源建設投資規模達4313億元,同比增長53.4%。
2012-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建設投資規模
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智研咨詢整理
我國已形成較為完備的可再生能源技術產業體系,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升。在水電領域具備全球最大的百萬千瓦水輪機組自主設計制造能力,特高壩和大型地下洞室設計施工能力均居世界領先水平。全產業鏈集成制造也有力地推動了風電、光伏發電成本持續下降,近10年來我國陸上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單位千瓦平均造價分別下降30%和75%左右,產業競爭力持續提升,為可再生能源建設投資增長注入強大動力。
2020年水電建設投資規模為1077億元,同比增長19.0%。風電電源建設投資規模增長較快,2012年全國風電電源建設投資規模為607億元,到2020年增長到2618億元,大幅度超過水電建設投資。
2012-2020年中國各類可再生能源建設投資規模
資料來源:國家能源局、智研咨詢整理
2、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
2012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為31845萬千瓦時,到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已經達到93464萬千瓦時??稍偕茉囱b機年增速保持在10%以上。
2012-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
資料來源:中電聯、生物質能產業促進會、智研咨詢整理
2012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約占全部電力裝機的27.8%,到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占比提升到42.5%。
2012-2020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比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從中國可再生能源結構來看,水電與風電占據主導地位,占比接近七成。2020年水電累計裝機容量占比39.59%;風電累計裝機占比30.11%。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占比提升較快,達到27.15%。
2020年中國各類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結構
資料來源:中電聯、生物質能產業促進會、智研咨詢整理
各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增長較快的是風電及太陽能。2012年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僅341萬千瓦,到2020年增長到25343萬千瓦,年復合增長率達71.35%;其次為風電行業,2012年風電裝機容量為6142萬千瓦,到2020年增長到28153萬千瓦,年復合增長率達21.96%。水電發電裝機容量增長較緩。
2012-2020年中國各類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
資料來源:中電聯、生物質能產業促進會、智研咨詢整理
3、可再生能源發電量
2012年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為9959億千瓦時。到 2020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2.2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達到29.5%,較2012年增長9.4個百分點??稍偕茉粗挝覈腔茉凑家淮文茉聪M比重達15.9%。
2012-2020年中國各類可再生能源發電量
資料來源:中電聯、生物質能產業促進會、智研咨詢整理
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2020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到22154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730億千瓦時。其中,水電發電量為1355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1%;風電466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5.1%,風電已成為火電、水電之后的第三大能源;太陽能發電量261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6%;生物質發電13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9.4%。
2015-2019年全國各類再生能源發電量情況
資料來源:中電聯、生物質能產業促進會、智研咨詢整理
4、可再生能源行業“十四五”發展趨勢
我國要在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 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標,要推動新能源成為電力供應主體。這意味著我國將進一步推動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
到“十四五”末,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我國電力總裝機的比例將超過50%??稍偕茉磳脑瓉砟茉措娏οM的增量補充,變為能源電力消費的增量主體,可再生能源在全社會用電量增量中的占比將達到2/3左右。從2021年開始我國風電太陽能發展將進入平價階段,可再生能源產業將擺脫對財政補貼的依賴,實現市場化和競爭化發展。
在需求端,再生能源供應持續增加的局面將進一步導致消納矛盾的升級,國家政策將持續推動電能替代,實現高水平消納利用。
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區域發展狀況分析,中國五大電力集團可再生能源產業布局分析,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其他領先企業經營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