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碳酸酯(簡稱PC)是分子鏈中含有碳酸酯基的高分子聚合物,根據酯基的結構可分為脂肪族、芳香族、脂肪族-芳香族等多種類型,廣泛應用于生產建材、汽車零部件、醫療器械和電子元器件等多領域,未來不斷向高復合、高功能、專用化和系列化方向發展。
聚碳酸酯的原材料主要包括光氣、DMC、雙酚A等,下游應用領域較為廣泛,可用于汽車、電子電器、建筑材料、醫療器械、包裝材料等。
聚碳酸酯產業鏈示意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聚碳酸酯的工業生產方法目前主要有界面縮聚法、熔融酯交換縮聚法、非光氣熔融酯交換縮聚法3種合成工藝,前兩類又并稱為“光氣法”,后一類為“非光氣法”。就全球產能來看,采用光氣法的產能占近八成。
目前,亞洲需求增長帶動了世界聚碳酸酯生產能力的迅速增長,生產重心已向亞洲,尤其是中國等發展中國家轉移。2020年我國聚碳酸酯產能達到了180萬噸,較上年增長37萬噸。與世界總產能的工藝結構相似,我國光氣法聚碳酸酯產能約占全國總產能的八成。
2020年上半年,國內聚碳酸酯市場受到突發疫情事件的影響,行情呈現波段運行態勢。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爆發,導致供需短期內嚴重失衡,市場價格跌至歷史低位,2020年二季度,隨著全國逐步復工復產,市場價格開始有所反彈。
根據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聚碳酸酯行業發展形勢分析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聚碳酸酯產能增長至244萬噸,產量增長至118.5萬噸。
2011-2020年中國聚碳酸酯產能產量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伴隨我國電子電器、汽車等行業需求提升,碳酸酯行業需求穩步增長。2020年我國聚碳酸酯表觀消費量達256.36萬噸,同比增長11.34%。當前,伴隨5G商用推出、電動汽車需求推動等,預計電子電器、汽車輕量化、板材/片材等聚碳酸酯下游仍將保持較快增速。
2011-2020年中國聚碳酸酯供需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近年來受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國內企業開工情況、競爭態勢、下游市場景氣度等因素的影響,我國PC(聚碳酸酯)銷售均價呈現出較大的波動性,2019年我國PC(聚碳酸酯)銷售均價出現較大程度的下滑,年度均價為1.78萬噸/噸。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PC(聚碳酸酯)銷售均價進一步下降至1.7萬元/噸。
2011-2020年我國PC(聚碳酸酯)銷售均價走勢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PC行業銷售收入為190.90億元,進口金額267.22億元,出口金額48.27億元,市場規模達409.85億元。2020年中國PC行業銷售收入為229.0億元,進口金額250.40億元,出口金額43.56億元,市場規模達435.81億元。
2011-2020年中國PC行業市場規模經營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過去5年是我國聚碳酸酯本土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一個階段。2015年以前中國聚碳酸酯市場基本受國外資本控制。寧波浙鐵大風化工有限公司產能10萬t/a聚碳酸酯裝置投產標志著我國PC行業自主發展的開始。此后萬華化學、四川中藍國塑新材等企業先后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各種聚碳酸酯合成技術,這使得我國聚碳酸酯產業發展壯大。預計2021年PC行業市場規模為467.76億元,2027年PC行業市場規模為648.11億元,預計未來PC行業市場規模走勢如下:
2021-2027年中國PC市場規模預測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聚碳酸酯行業發展形勢分析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聚碳酸酯行業發展形勢分析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共十三章,包含中國聚碳酸酯產業優勢企業重點分析,2025-2031年中國聚碳酸酯產業發展趨勢預測分析,2025-2031年中國聚碳酸酯產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