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云游戲(Cloudgaming)又可稱為游戲點播(gamingondemand),是一種以云計算技術為基礎的在線游戲技術。云游戲技術使圖形處理與數據運算能力相對有限的輕端設備(thinclient)能運行高品質游戲。在云游戲場景下,游戲并不在玩家游戲終端,而是在云端服務器中運行,并由云端服務器將游戲場景渲染為視頻音頻流,通過網絡傳輸給玩家游戲終端。玩家游戲終端無需擁有強大的圖形運算與數據處理能力,僅需擁有基本的流媒體播放能力與獲取玩家輸入指令并發送給云端服務器的能力即可。
就現今來說,云游戲還并沒有成為家用機和掌機界的聯網模式。如果這種構想能夠成為現實,那么主機廠商將變成網絡運營商,他們不需要不斷投入巨額的新主機研發費用,而只需要拿這筆錢中的很小一部分去升級自己的服務器就行了,但是達到的效果卻是相差無幾的。對于用戶來說,他們可以省下購買主機的開支,但是得到的確是頂尖的游戲畫面(當然對于視頻輸出方面的硬件必須過硬)??梢韵胂笠慌_掌機和一臺家用機擁有同樣的畫面,家用機和機頂盒一樣簡單,甚至家用機可以取代電視的機頂盒而成為次時代的電視收看方式。
云游戲的特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發展背景
1、網絡技術
回顧游戲發展史,游戲形態的變遷伴隨著電子硬件設備升級,硬件設備的遷徙又催生出更大的產業紅利。從1G到4G時代的變遷中,經歷了從語音到視頻、街機到手機的硬件迭代和技術革新。移動通信16時代通過撥號語音來傳遞信息。2G時代最高速度約為數10K/s,也是人們擁抱的第一個移動互聯網時代。2G到3G,手機公司取代運營商成了主導者,互聯網娛樂形式開始豐富,PC端游、頁游得到飛速發展;3G到4G,互聯網等內容提供者成了真正的“基礎設施”,移動支付的廣泛普及帶來手機游戲的全面爆發。2020年,全球經濟呈現由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的發展模式,人類即將踏入的5G時代將第一次真正實現“萬物互聯”,'5G建立的廣泛連接和云提供的算力支持必定會加速改變世界,有望帶動萬億級的產業規模。
網絡技術革新促進硬件到應用的全面變革
- | 1G語音 | 2G文本 | 3G圖片 | 4G視頻 | 5G互聯 |
出現時間 | 80年代 | 90年代末 | 2008年 | 2013年 | 2020年 |
理論速率 | 2.4kbps | 64kbps | 2M-10Mbps | 100M-1Gbps | 10-100Gbps(理論) |
承載信息 | 語音 | 語音、短信、網頁 | 語音、短信、網頁 | 語音、短信、圖像、網頁、視頻 | 語音、短信、圖像、網頁、高清視頻、直播、VR/AR、智能家居、物聯網等 |
技術標準 | NMT、AMPS等 | GSM、CDMA | CDMA-2000、TD-CDMA、WCDMA | LTE、LTE-A、WiMax | 待定 |
時延 | n/a | n/a | 100ms | 40ms | 1ms(預期) |
硬件設備 | 街機 | 主機、電腦 | 電腦 | 手機 | 各終端互聯互通 |
游戲發展階段 | 街機游戲 | 主機游戲、端游 | 端游、頁游 | 手游、H5小游戲 | 云游戲 |
2、云游戲領域關鍵性技術
云游戲雖然未帶來用戶側硬件設備消費的大升級,但其作為一個電子信息產業全產業鏈高度集成的復合產品形態,對整個鏈條中的每一項技術都有著較強的依賴與促進作用。“在此背景下,5G、云計算、虛擬化技術、編碼技術等一系列互聯網技術將加速云游戲的發展和進步,而云游戲的大規模應用將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中擔當重要推手角色。
云游戲領域關鍵性技術
基礎設施 | 軟件技術 | 硬件資源 | |||
5G | 5G承載了高寬帶,低時延的屬性,以及切片技術帶來的QOS保障。能夠力云游戲的發展構建出最佳的網絡環境。根據三大運營商技需的公開數字,載至2020年年4月底,國內5G基站已達25萬個。 | GPU虛擬化技術 | 在虛擬化技術的支持下,一塊物理GPU可以劃分為幾個甚至十幾個虛擬GPU。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一個或者多個作為自己云游戲主機的配置,從而實現了服務器資源的有效利用統一調配。 | 云計算 | 云游戲勢必高度依賴云計算廠商的網絡覆蓋能力和日益增強的邊緣計算能力。對于游戲服務高和云游戲平臺而言。云計算是整個云游戲的核心,是云游戲服務的資源載體。 |
視頻編碼技術 | 云游戲的運行邏鍵在于將其在云端渲染好的游戲畫面以視頻流的方式推向用戶。 |
3、5G建設
5G承載了高寬帶、低時延的屬性,以及切片技術帶來的QOS保障,能夠為云游戲的發展構建出最佳的網絡環境。2019年中國運營商5G建設總投資額達3000億元,較2018年增加了300億元,同比增長11.11%,預計2021年中國運營商5G建設總投資額將達到4000億元。
2014-2021年中國運營商5G建設總投資額統計
資料來源:游戲工委、智研咨詢整理
用戶角度來看,全球有26個國家和地區開通5G移動通信服務,截至2020年5月,中國大陸5G手機用戶達3600萬人;韓國5G手機用戶達577萬人;英國5G手機用戶達15.1萬人;美國5G手機用戶達10.1萬人;瑞士5G手機用戶達8.9萬人;意大利5G手機用戶達6.5萬人;羅馬尼亞5G手機用戶達5.8萬人;西班牙5G手機用戶達5.1萬人;澳大路亞5G手機用戶達3.3萬人;阿聯酋5G手機用戶達1萬人。技術聚變產生的能量也正在引爆行業內部發生“商業裂變”,并催生新的產業形態,推動形成新的經濟模式。一方面,5G帶來的大帶寬和高速率拓寬了云游戲的生存土壤,既可以縮短用戶操作反應時間,還可以提高游戲運行狀態中的穩定性,減少延遲的發生。“另一方面,云游戲的發展也勢必加速5G商業化進程,除了降低用戶側的硬件門檻,云游戲已成為5G的應用標桿來反哺5G在應用場景上的拓展。
全球5G移動通信用戶數Top10
注:數據截至2020年5月。
資料來源:游戲工委、智研咨詢整理
4、云計算
中國經濟發展的諸多方面仍處于對發達國家的追趕階段,中國云計算起步較晚,云計算能力有限,產業規模相對較小,大量潛在需求沒有轉化為實際購買行為。中國云服務市場有很大的增長潛力,2019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達1436.7億元,較2018年增加了405.9億元,同比增長39.38%,預計2020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1923.2億元。考慮到云游戲是目前對計算機算力,數據處理和存儲要求最高的數字娛樂方式,對于游戲服務商和云游戲平臺而言,云計算是整個云游戲的核心,是云游戲服務的資源載體。
2014-2020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統計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5、GPU虛擬化技術
虛擬化技術被稱為是降低服務器成本、提升服務質量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虛擬化技術的支持下,一塊物理GPU可以劃分為幾個甚至十幾個虛擬GPU,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一個或者多個作為自己云游戲主機的配置,從而實現服務器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統一調配。云端技術趨勢的核心是能夠快速降低成本,CPU、GPU進一步虛擬化,能夠大量減少終端設備的硬件需求和計算量,從而最大化利用算力資源。
6、視頻編解碼技術
云游戲的運行邏輯在于將其在云端渲染好的游戲畫面以視頻流的方式推向用戶。由于數據量巨大,需要經過編碼壓縮后才能進行網絡傳輸;因此,視頻編碼越先進,就能在越低的帶寬下完成越高畫質的傳輸。云游戲之前,推動視頻編解碼技術發展的主要是視頻和直播平臺,在未來,云游戲廠商更有可能成為視頻編解碼技術和低時延技術的推動者之一。
三、發展現狀
1、發展歷程
2009年7月云聯科技首次在ChinaJoy展會上向外界發布了自研云游戲技術專利,還曾獲得英特爾的投資。2010年,視博云開始了“視頻云計算”的創新和研發,并且發布了相應的產品。這一階段是云游戲在中國的萌芽時期。2014、2015年國內出現一批原生云游戲創業公司開辟這一賽道,如達龍云、動視云、海馬云、微算互聯等,滿足了部分市場靄求,也催生了更多的云服務需求。隨后由于技術條件制約,未形成產業規?;?019年到2020年,騰訊、阿里巴巴、華為、金山云、通信運營商等都開始加速布局云游戲這一產業。
中國云游戲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運營商角度:5G在政策層面得到支持,而目前VR/AR產業鏈不夠成熟,云游戲成為最有機會突破的業務。游戲畫面由計算機渲染產生,天然具備高色深、高幀率、高分辨率的特點,理想條件下的碼流和流量消耗是視頻和直播的4倍以上,”云游戲能夠有效提升運營商的5G網絡利用率,加快5G的消費端普及。游戲產業發展的角度:PC與智能手機的增長紅利已經見頂,需要有新的增長點出現。因云游戲能兼容不同終端的差異性,提升用戶基礎,憑借其計算處理云端化,云游戲可以有效的解決硬件門檻引起的問題。云計算廠商角度:云游戲計算消耗量與傳統業務有數量級差別,可為云計算廠商帶來可觀的市場增長。從流量平臺角度:此前線上廣告位數量增長較快,流量變現能力弱化。云游戲的高轉化率將促進流量平臺的廣告位與流量的變現能力。
云游戲落地在需求端需具備的條件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投資情況
云游戲產業完善的過程中資本也早已在一二級市場有所動作。從2019年底到2020年2月份,二級市場5G概念指數漲幅超過50%,合計有26家5G概念股企業獲得了55次機構調研,上市公司的合計接待機構調研數量達到519家/次。一級市場中多家包括小基站、光芯片、邊緣計算概念在內的公司獲得了資本青睞。
云游戲市場在國內已經受到行業內外的關注,但目前行業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資本市場仍然較為謹慎。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20年5月,國內云游戲行業已有11家公司拿到融資,融資件數25起,融資總金額超過11億人民幣。被投企業均為提供云游戲解決方案或者云游戲平臺的初創公司。盛天網絡2020年6月宣布擬定增募資不超6億元,將用于盛天網絡云游戲服務平臺項目、盛天網絡游戲授權及運營項目、盛天網絡游戲服務項目、大數據及云存儲平臺升級項目、補充流動資金。除此之外,諸如阿里巴巴、騰訊等大廠也計劃投入數十億人民幣進入該領域,云游戲產業已經開始成為資本關注的細分領域之一。
2014-2020年中國云游戲企業投融資及并購情況
時間 | 融資產品 | 融資金額 | 輪次 | 投資/并購方 |
2014年 | 動視云科技 | 510萬人民幣 | 天使輪 | 朗瑪信息 |
2014年 | 海馬云 | 1000萬人民幣 | A輪 | 巨人創投 |
2014年 | 白鷺科技 | 1000萬美元 | A輪 | 順為資本 |
2014年 | 視博云 | 不詳 | A輪 | 同方厚持 |
2014年 | 視博云 | 1400萬元 | A輪 | 歌華有線 |
2014年 | 酷士多 | 100萬元人民幣 | 天使輪 | 迅雷網絡 |
2015年 | 海馬云 | 上億元人民幣 | B輪 | 東方星空投資、創東方投資、巨人創投 |
2015年 | 微算互聯 | 100萬人民幣 | 天使輪 | 鼎開互聯、昶箐投資 |
2015年 | 白鷺科技 | 8000萬人民幣 | B輪 | 深創投、經緯中國、小米科技、國金資本、普華資本 |
2015年 | 酷士多 | 100萬美元 | A輪 | 經緯中國 |
2016年 | 動視云科技 | 上千萬人民幣 | PreA輪 | TCL創投等 |
2016年 | 云格致力 | 數百萬人民幣 | 天使輪 | 合力投資、長安私人資本、東方富海等 |
2016年 | 微算互聯 | 數百萬人民幣 | A輪 | 鼎開互聯 |
2016年 | 微算互聯 | 數百萬人民幣 | A+輪 | 昶箐投資 |
2016年 | 視博云 | 未透露 | 戰略投資 | 歌華有線、首泰投資 |
2017年 | 動視云 | 2000萬人民幣 | A輪 | 貴陽創投、TCL資本等 |
2017年 | 海馬云 | 3.6億人民幣 | C輪 | 光一科技 |
2017年 | 微算互聯 | 數百萬人民幣 | B輪 | 鼎開互聯 |
2017年 | 微算互聯 | 數千萬人民幣 | B+輪 | 百度 |
2017年 | 酷士多 | 不詳 | B輪 | 華映資本、弘帆資本 |
2017年 | 念力科技 | 不詳 | A輪 | 未披露 |
2018年 | 達龍云 | 不詳 | A輪 | 騰訊 |
2019年 | 蔚領時代 | 近千萬元人民幣 | 天使輪 | 金山云、辰海資本 |
2020年 | 蔚領時代 | 數千萬元人民幣 | PreA輪 | 彬復資本、米哈游,辰海資本、中手游 |
2020年 | 盛天網絡 | 不超過6億元 | 定增 | - |
2020年 | 微算互聯 | - | 并購 | 百度 |
3、市場規模
云游戲的大規模應用有望催化新的業態并提升行業整體估值,成為網絡游戲產業市場規模的有力擴充。在5G換代趨勢下,游戲云和視頻云市場紅利將繼續釋放,給傳統游戲市場帶來擴容。全球來看,海外科技公司對云游戲產業總體保持積極態度,是云游戲市場規模擴大的有力推手。預計20230年全球云游戲市場銷售規模有望突破1000億元,未來隨著5G技術的不斷普及、網絡寬帶環境的優化,云游戲產業將得到快速發展。
2018-2030年全球云游戲市場銷售規模統計及預測
資料來源:游戲工委、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云游戲行業市場發展模式及未來前景展望報告》數據顯示:國內來看,2020年中國云游戲市場銷售規模約為10億元,預計2030年中國云游戲市場銷售規模將達到400億元,云游戲將更多高品質的游戲帶入大眾視野,推動更多玩家對優質游戲內容付費的意愿上升,付費玩家數量上升;同時,隨著云游戲落地,國內市場游戲內容的整體質量將獲得提升,人均游戲時長增加,輕中度游戲玩家會向中重度的游戲玩家轉變,ARPPU值將得到提高。
2018-2030年中國云游戲市場銷售規模統計及預測
資料來源:游戲工委、智研咨詢整理
截止到2020年6月,國內云游戲市場用戶規模預計超過5000萬人,預計2022年有望增長至1億人,產業多方加速布局為用戶規模的擴大創造了條件。未來,國內云游戲市場將對中重度游戲玩家有較強的吸引力,并在一部分手游用戶和端游用戶找到突破口,這部分人群有游戲需求,想玩較高品質的游戲,但現使用的硬件設備無法支持現有的游戲運營,云游戲的出現剛好能滿足其需求。
2020-2022年中國云游戲市場用戶規模統計及預測
資料來源:游戲工委、智研咨詢整理
四、市場競爭格局
目前云游戲產業基本面已經形成,但仍處于巨頭試水,企業規劃布局的早期階段。從已有的云游戲廠商業務范圍看,大家仍然聚焦在,當下已有的游戲板塊,沒有出現大范圍搶奪用戶的狀態,國內尚無規模較大的云游戲平臺。騰訊、網易、華為、谷歌、英偉達、索尼、微軟等巨頭公司雖然已明確入局云游戲,但除谷歌外,尚未將云游戲作為主要發力方向,這說明在總體發展前景明朗的情況下,云游戲仍需較長時間的產業積累。2019年到2020年上半年,國內云游戲產品密集發布,云游戲企業圍繞底層技術、平臺入口和游戲內容的布局與競爭開始有了雛形。從2014年到2020年上半年,國內至少有42家企業已經在云游戲領域展開競爭,其中上市公司19家,占總企業的45.2%,均為互聯網、游戲、通信行業巨頭,其他非上市企業除華為外,多為200人以下的年輕初創公司。
中國入局云游戲企業上市情況
資料來源:游戲工委、智研咨詢整理
從產品方向來看,目前大量存量游戲處于等待“云化”的階段,除少個別平臺提供主機類云游戲以外,大多數云游戲平臺以移植現有的端游、手游內容為主。待消化完各自云游戲平臺的存量游戲后,將會對新的原生云游戲IP進行爭奪,優質游戲版權又集中在頭部的游戲廠商手中。目前,三七互娛、盛趣游戲、完美世界等游戲公司都已經開始投入到原生云游戲的研發中。視博云、完美世界游戲、中國電信合作的首款原生云游戲《新神魔大陸》7月2日上線天翼云游戲平臺。
原生云游戲《誅仙2》已經處在研發階段。截至到2020年上半年,入局的廠商主要集中在云技術服務、游戲兩個領域,其中布局云游戲平臺領域的企業共計28家;布局云游戲技術服務提供商領域的企業共計22家;布局游戲運營領域的企業共計14家;布局游戲研發領域的企業共計12家;布局通信運營商領域的企業共計3家。
國內主要云游戲企業關涉領域
資料來源:游戲工委、智研咨詢整理
國內直接面向用戶端的TOC云游戲平臺在20家左右,國內目前已上線的云游戲平臺主要有格來云游戲、5G芝麻、咪咕快游、菜雞游戲、集游社、鯨云暢游、海星云、蘑菇云游、胖魚游戲、天翼云游戲、隨樂游、順網云玩、達龍云電腦、極云惠普云電腦、弘電腦、順網云電腦、華為云電腦、網易云游戲、游族云游戲、斗魚云游戲、360云手游等。
國內目前已上線的云游戲平臺基本概況
云游戲平臺 | 廠商 | 游戲數量 | 終端覆蓋 | 主要收費模式 |
格來云游戲 | 動視云科技 | 188 | Win、ios.安卓、TV | 會員收費(SVIP49.9/月VIP9.9月)、游戲內購、時長收費 |
5G芝麻 | 杭州祺韻網絡 | 105 | Win、安卓 | 時長收費(每日免費4小時) |
咪咕快游 | 中國移動 | 216 | Win、ios、安卓、TV | 會員收費(39.9/月)、時長收費(3元/小時) |
菜雞游戲 | 廣州點云科技 | 153 | ios、安卓 | 會員收費(普通9.9元/月;高級29.9元/月;大會員99元/月)、時長收費(1元/小時) |
集游社 | 海馬云信息技術 | 116 | iOs、安卓 | 會員收費(29元/月) |
鯨云暢游 | 福建智杰融興信息 | 52 | 安卓、TV | - |
海星云 | 北京星瀛科技 | 300+ | Win、ios、安卓、TV | 時長收費(6海星點/小時) |
蘑菇云游 | 成都維懌科技 | 56 | iOS、安卓、TV | 時長收費(1鉆石/分鐘)、簽到活動每天免費2-4小時 |
胖魚游戲 | 成都云格致力 | 54 | iOs、安卓 | 時長收費(不同游戲收費標準不一) |
天翼云游戲 | 中國電信 | 50+ | ios、安卓 | 會員收費 |
隨樂游 | 盛天網絡 | 46 | Win、ios、安卓、TV、瀏覽器 | 時長收費(不同游戲價格不同) |
順網云玩 | 順網科技 | 350+ | Win、安卓、TV | |
達龍云電腦 | 上海達龍信息科技 | 300+ | Win、安卓 | 會員收費(50元)、時長收費(標準3元/小時;高配4元/小時) |
極云惠普云電腦 | 天津暢玩 | 350+ | Win、安卓、I0S | 會員收費(39元)、時長收費(標準3元/小時;高配4元/小時;尊享(7元/小時) |
弘電腦 | 北京允睿訊通科技 | 300+ | Win、安卓、I0S | 會員收費(20元)時長收費(標準2元/小時;高配3元/小時;頂配(4元/小時) |
順網云電腦 | 順網科技 | 350+ | Win、MAC、I0S、安卓、TV | 時長收費(包時卡計算、最貴5元/小時。最便宜1元/小時) |
華為云電腦 | 華為 | - | Win、安卓 | - |
網易云游戲 | 網易 | 120+ | Win、MAC、I0S、安卓、TV | 會員收費(月卡30元,季卡85元,年卡299元);時長收費(3元/小時) |
游族云游戲 | 游族 | 首批8款 | 安卓(后續開放IPADPC端) | |
斗魚云游戲 | 斗魚 | 70+ | Win、MAC | 免費 |
360云手游 | 360 | 100+ | IOS、安卓 | - |
五、未來發展趨勢
結合云游戲當前發展的條件和現狀,云游戲市場或最先從硬件租賃方面有所起色,并開始商業化進程。端游市場得益于線下網吧這一長期存在的業態,網吧用戶群體大多都對中重度的端游有較強的需求,已經培養起時長收費的習慣,通過類比網吧收費的時長模式更容易被玩家接受。除此之外,云手機已經被證明在代練、陪練、掛機、工作室測試方面已經有可期的市場。其次,云游戲市場或將在手游市場有所突破,鑒于中國龐大的手游市場和免費游戲市場,大量手游上云啟動快,加載效率高,均攤下來成本低于端游。根據伽馬數據公開的對云游戲興趣用戶調查,近8成用戶表示希望能在手機上玩云游戲,近六成用戶表示希望在云平臺玩移動游戲。最后,云游戲真正成熟的標志在于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游戲開發商為了適應云游戲做出新的交互設計,原生云游戲的誕生。從技術發展趨勢來看,將經歷客戶端運化、運算集中化、渲染集中到計算資源邊緣化的一個進化歷程。
中國云游戲技術未來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4-2030年中國云游戲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
《2024-2030年中國云游戲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投資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一章,包含中國云游戲產業發展環境洞察及SWOT,中國云游戲產業市場前景及發展趨勢分析,中國云游戲產業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