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制品是指以健康的血漿為原料,通過生物工程技術,所制備的生物活性劑制劑。血液制品主要分為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白蛋白三大類,制品主要從血漿中的血漿蛋白分離提成得到。
血液制品的產業鏈結構是,供血者通過單采血站采集,然后提供給一家血液制品企業,尤其完成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最終通過藥品流通體系送達需求終端。由于來源的唯一性,因此單采血站成為整個產業鏈條種最為重要的一環。
血液制品產業鏈結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居民醫療保健支出的增長,血液制品需求不斷升高。血站建設已經成為推動血液制品行業的發展的先決條件。2011年開始政策陸續出臺,扶持鼓勵采漿行業的發展。
2019年采漿行業概況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血液制品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顯示:在積極的政策和市場環境下,近年來中國采漿規模許多巨大的提升。2013年全國采漿規模4979萬噸,2019年采漿規模提升至9202萬噸,復合增長率超過10%。
2013-2019年全國采漿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由于采漿行業具有較高的政策準入門檻,因此行業逐漸形成了向頭部企業集中。目前國內采漿市場頭部集團主要由天壇生物、上海菜士、泰邦生物、華蘭生物四家千噸級企業構成。
采血站的規模成為企業競爭力的主要指標。2019年天壇生物擁有采血站58家,上海菜士擁有41家,泰邦生物擁有25家,華蘭生物擁有19家。
2019年中國主要企業采血站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血站建設的推進,頭部企業在采漿市場中脫穎而出。其中天壇生物19年采血規模1700多萬噸,超過雙林生物、衛光生物、博雅生物三家之和。
2013-2019年中國主要企業采漿規模(單位:噸)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從采集規模來看,2019年中國采漿行業CR4為54.6%。中國采漿產業集中度明顯提升,但較發達國家水平,國內采漿行業集中度仍處在較低水平。
2019年中國采漿行業主要企業占比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由于掌握上游資源,頭部企業血液制品業務收入明顯優于其他企業。四家企業血液制品企業營收規模均在20億元以上。
2019年主要企業血液制品業務收入(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由此可見,血源對于血液制品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未來的血液制品的競爭焦點仍然圍著采漿站的建設展開。同時行業整合是必經之路,適時推動外延式并購及整合勢在必行。
2020年血漿供給趨緊
龍頭企業天壇生物2020年1-6月采漿規模為697萬噸,結束前期高增長趨勢,同比減少13.15%。這說明疫情沖擊影響巨大,國內血液制品企業發展明顯受阻。
2018-2020年上半年天壇生物采漿規模同比增速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智研咨詢整理
考慮到在政府的強力干預下,中國疫情迅速的到控制,下半年基本回歸到正常狀態,采漿行業逐步復蘇,因此2020年國內血漿供給規模將低于19年水平,行業供給趨緊。


2025-2031年中國血液制品行業市場發展潛力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血液制品行業市場發展潛力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凝血因子市場發展分析,中國血液制品行業領先企業經營分析,中國血液制品行業投資與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