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1年我國單采血漿站數量穩步增長,2018年增速最快,2018年單采血漿站數量為253個,增速達9.52%。2021年我國單采血漿站數量為287個,同比上一年增加了10個。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年初國內單采血漿站幾乎停擺,到3月份之后才開始逐步恢復,這導致2020年采漿量出現我國近年來首次負增長,2020年我國血漿站采漿量為8380噸,同比下降了7.91%。
摘要:
一、發展環境:血液制品行業市場需求廣闊,只有在政策嚴加監管下才能可持續的健康發展
由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和極高的安全性要求。我國在血液制品行業準入、原料血漿采集管理、生產經營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監管和限制措施,具有較高的政策壁壘。另一方面,人們健康理念的提升以及消費能力的增強,加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血液制品行業的市場必將持續擴大。
二、行業現狀:供給和需求齊發力,推動血液制品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近年來,我國單采血漿站數量和血漿站采漿量穩步增長,同時在市場需求持續擴大的背景下,我國血液制品行業的需求和供給齊發力,血液制品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面對我國國內血液制品需求上漲、供不應求的局面,我國血液制品企業應該加強技術開發,研發血液制品替代品。
三、進出口貿易:我國血液制品供給以滿足內需為主,進出口數量均呈下降趨勢
我國血液制品的進口數量在2019年后開始逐年下降,而我國血液制品出口數量近年來整體上呈下降趨勢,雖然我國血液制品的供給在穩步提升,但需求也在同步增長,我國血液制品主要以滿足內需為主。我國進口血液制品主要來自于發達國家,一是發達國家血液制品技術成熟,產品質量高,二是發達國家獻血意識普及,獻血人群多。
四、發展趨勢:行業集中度持續加強,行業發展勢頭良好
血液制品行業在充分競爭與較強的監管環境下,行業集中度必然將持續加強。同時隨著國民經濟發展、醫療水平的提高及醫療保障體系的完善,血液制品臨床使用量將不斷增加,市場容量將不斷擴大。面對廣闊的市場需求和嚴格的政策監管,血液制品企業要合理利用血漿資源,加大技術研發力度,豐富我國血液制品品種。
關鍵詞:血液制品 發展環境 行業現狀 進出口貿易 發展趨勢
一、發展環境:血液制品行業市場需求廣闊,只有在政策嚴加監管下才能可持續的健康發展
1、血液制品行業準入要求高、行業壁壘堅固
血液制品主要指以健康人血液為原料,采用生物學工藝或分離純化技術制備的生物活性制劑,屬于生物制品。我國血液制品生產始于上世紀60年代,進入上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許多地方血站、各大軍區下屬血站及一些科研機構等單位也開始生產血液制品,生產廠家總數達到70家左右。隨著國家衛生部明令淘汰凍干人血漿的生產和禁止鹽析法工藝的使用,大部分小型生產廠家被淘汰。1998年,我國對血液制品行業率先實行GMP認證制度,只有通過GMP認證的企業才能生產經營血液制品。自2001年起,我國未再批準設立新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截至目前,國內正常經營的企業不足30家。
由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政府對血液制品行業的監管極為嚴格,血液制品行業的準入要求高、行業壁壘堅固。在血液制品行業發展過程中,世界范圍內陸續發生血制品安全事件,各國政府逐漸加強了對血液制品行業的監管,高筑行業政策壁壘。我國在血液制品行業準入、原料血漿采集管理、生產經營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監管和限制措施,具有較高的政策壁壘。1996年12月發布的《血液制品管理條例》規定:健康人血漿的采集須通過單采血漿站進行,而單采血漿站需取得由省級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審核,且在一個采血區域內只能設置一個單采血漿站。2017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生物制品批簽發管理辦法》,規定了生物制品的批簽發制度,未通過批簽發的產品不得上市銷售或出口。此后也陸續有文件出臺,不斷加強對單采血站質量的監管。
2、血液制品市場需求廣闊
2014-2021年我國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整體上呈上漲趨勢,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費水平提升,人們對健康領域的投入必然也隨之增加,2021年我國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為2115元,同比增長14.76%。隨著人們健康理念的提升以及消費能力的增強,血液制品行業的市場必將持續擴大。
老年人免疫力低,藥品消費量大,在血液制品中尤其對免疫球蛋白的需求量較大。由于我國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導致人口結構出現急速變化,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大幅加快。老齡化的加速使得血液制品的需求量也隨之大幅增長,為血液制品市場擴容提供動力。
3、我國無償獻血意識增強,獻血群體擴大
在1998年,我國開始實施無償獻血政策時,我國的千人獻血率僅為4.8‰,隨著獻血知識的普及和居民獻血意識的增強,我國千人獻血率逐漸上漲,無償獻血人數也持續增長。除2020年由于疫情影響,年初獻血站停擺導致獻血人數有所減少外,2017-2021年我國無償獻血人數和千人獻血率整體上呈上漲趨勢。2021年我國無償獻血人數達1674.5萬人,同比增長7.85%。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中收入國家的千人獻血率為16.4‰,高收入國家的千人獻血率為31.5‰,2021年我國千人獻血率上升至12‰,進一步向中高收入國家看齊。
二、行業現狀:供給和需求齊發力,血液制品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人血漿中有92%-93%是水,僅有7%-8%是蛋白質,血液制品就是從這部分蛋白質分離提純制成的。最早的血液制品起源于20世紀40年代初,是應反法西斯戰爭前線搶救傷員的需要而誕生的,被視為重要戰略物資。人血白蛋白能快速給人體補充大量的蛋白質營養,顯著改善人體的低蛋白血癥,適用于住進醫院的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患有癌癥施行放療或化療的病人、燒傷病人、肝病患者、腎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水腫患者、失血太多的產婦以及長期體弱多病的人。目前血液制品行業是由血漿站采集血漿,然后運送至血液制品企業進行血液制品生產,最后送到醫療機構,用于患者診治。
國家對血液制品行業實施嚴格的監管制度,準入門檻較高。2016-2021年我國單采血漿站數量穩步增長,2018年增速最快,2018年單采血漿站數量為253個,增速達9.52%。2021年我國單采血漿站數量為287個,同比上一年增加了10個。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年初國內單采血漿站幾乎停擺,到3月份之后才開始逐步恢復,這導致2020年采漿量出現我國近年來首次負增長,2020年我國血漿站采漿量為8380噸,同比下降了7.91%。2020年下半年國內單采血漿站均恢復至正常狀態,2021年我國血漿站采漿量為9455噸,同比上漲12.83%。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血液制品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
近年來我國血液制品行業的需求和供給齊發力,拉動血液制品市場規模的增長。2016-2021年我國血液制品市場規模逐年擴大,尤其在2019年增速較快,我國血液制品市場規模達350億元,同比增長23.67%,2019年血液制品的批簽增速有所加快,2019年我國血液制品批簽發數量為9226.33萬瓶,同比2018年增長21.97%,血液制品批簽數量的增多,血液制品市場規模自然隨之擴大。
三、進出口貿易:我國血液制品供給以滿足內需為主,進出口數量均呈下降趨勢
鑒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和極高安全性要求,我國對血液制品的進口采取嚴格的管制措施,1985年開始國家禁止除人血白蛋白以外的血液制品的進口,2002年起禁止從瘋牛病疫區進口人血白蛋白。后來為了緩解凝血因子Ⅷ供應緊張的局面和滿足血友病患者的用藥需求,從2007年11月開始允許進口重組類人凝血因子產品。我國血液制品的進口數量在2019年以前呈上升趨勢,2019年達到峰值287.87噸后開始逐年下降。2014-2021年我國血液制品的出口數量整體上呈下降趨勢,且在2020年首次低于同年血液制品進口數量。2019年前,我國血液制品的出口數量往往是遠高于進口數量的,到2021年出口數量僅比進口儲量多3.35噸。但我國血液制品的出口金額卻始終低于進口金額,2021年我國血液制品的出口金額為7082.11萬美元,而進口金額達51139.59萬美元,是同年出口金額是7.2倍之多。
發達國家獻血意識普及,獻血人群多,我國進口血液制品大多來自于發達國家。從進口金額來看,愛爾蘭是我國最主要的血液制品進口來源地,2021年我國從愛爾蘭進口血液制品交易金額達42065.71萬美元,占2021年我國血液制品進口金額的82.26%。2021年我國血液制品最大需求省份是上海市,上海市的進口金額占到全國的86.38%。主要是由于血液制品原料稀少、技術復雜、需求量大,導致血液制品的價格較高,而上海地區經濟發達,患者的消費能力強,因此患者愿意花高價購買進口血液制品完成治療。
除2020年外,2014-2021年我國血液制品的出口數量基本高于進口數量。其中江蘇省是2021年我國血液制品出口最多的省份,出口數量為58.85噸,占2021年全國血液制品出口數量的三成以上。其次是四川省,2021年血液制品的出口數量為30.60噸。2021年巴西是我國血液制品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出口數量為54.91噸,占2021年我國血液制品出口數量的30.85%。其次是美國,2021年我國出口到美國的血液制品數量為38.97噸,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血液制品生產和消費國。面對我國國內血液制品需求上漲、供不應求的局面,我國血液制品的出口量在逐年減少。但由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要想有效的改善血液制品緊缺的狀態,還是應該加強技術開發,研發血液制品替代品。
四、發展趨勢:行業集中度持續加強,行業發展勢頭良好
1、行業壁壘高筑,行業集中度將持續加強
在血液制品行業發展過程中,世界范圍內陸續發生血制品安全事件,各國政府逐漸加強了監管,加之企業的兼并重組,全球主要血液制品企業數量銳減,且營收排名前五位企業的市場份額占比超80%,行業集中度凸顯。從國外血液制品行業的集中過程,可以看出在充分競爭與較強的監管環境下,產業將不斷走向集中,預計我國血液制品行業集中度也將持續加強。
2、市場需求持續擴大,行業景氣度較高
我國老年人口比例快速上升,目前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總數超過2億。隨著老齡人口的數量增長,特別是經濟負擔能力較強的一線城市的老齡人口與日俱增,在術后或免疫力低的情況下需要使用血液制品的患者將越來越多,帶來市場擴容。同時隨著國民經濟發展、醫療水平的提高及醫療保障體系的完善,血液制品臨床使用量將不斷增加,市場容量將不斷擴大。另外比較全球血液制品的使用情況,我國血液制品的人均消費量和消費結構同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我國血液制品仍具有較大增長空間。
3、企業加大技術創新,豐富血液制品種類
血液中有150余種蛋白及因子,我國血液制品企業的血漿提純水平和綜合利用水平較低,較好的企業也只能分離10-12種,一般企業只能分離3-4種,但國外大型企業能夠使用層析法分離20多種產品,因此我國的血液制品企業還有較大的進步空間。未來國內血液制品行業將會合理利用血漿資源,提升生產工藝,提高產品的收率和質量,大力研究開發新產品,增強核心競爭力。我國企業生產的血液制品品種將更加豐富,血漿利用率也將逐步提升。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2022-2028年中國血液制品行業市場發展潛力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我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血液制品行業市場發展潛力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血液制品行業市場發展潛力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凝血因子市場發展分析,中國血液制品行業領先企業經營分析,中國血液制品行業投資與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