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類
平菇又稱側耳、糙皮側耳、蠔菇、黑牡丹菇,是擔子菌門下傘菌目側耳科一種類,是種相當常見的食用菇。平菇含豐富的營養物質,每百克于品含蛋白質20~23克,而且氨基酸成分種類齊全,礦物質含量十分豐富。目前我國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室內床栽、玉米或大豆與平菇間作、塑料大棚栽培等國際領先技術。
世界上栽培的平菇種類很多,主要有糙皮側耳、美味側耳、白黃側耳、佛羅里達側耳等;按子實體色澤可分為淺色種(又稱白色種)、灰色種和深色種(又稱黑色種)3大類型;按出菇溫度可分為低溫種、中低溫種、中廣溫種和廣溫種。平菇的深加工產品多,深受消費者喜歡。目前平菇產品有平菇干,鹽漬平菇,平菇醬油等,這些都已被廣大消費都享用。
平菇分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產量
在中國政府—系列方針政策的指引下,食用菌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全國已建立有數千個食用菌種植村、數百個食用菌種植基地縣,工廠化生產食用菌也逐步成熟。2019年中國食用菌產量為3934萬噸,較2018年的3789萬噸同比增長3.82%,預計2020年中國食用菌產量將達到4072萬噸。
2014-2020年中國食用菌產量
資料來源:中國食用菌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平菇作為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已進入千家萬戶餐桌,是世界上十大人工大面積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主產國有中國、日本、意大利、法國、瑞士、德國等。平菇生產除具有適應性強、原料來源廣(主要是農作物秸稈)、栽培方法簡單、易于成功等特點之外,還具有投資少、見效快和收益高等特點,因而在中國尤其是廣大農村得以迅速推廣。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平菇行業市場供需規模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數據顯示:2016-2019年中國食用菌產量逐年增加,2019年中國平菇產量為686.47萬噸,占全國食用菌產量為17.45%。
2016-2019年中國平菇產量及占比
資料來源:中國食用菌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平菇種植屬于國家大力扶持和支持的高效農業項目,有著廣大的發展前景。國內平菇主要產區集中在山東、河南、河北、湖北、湖南、江蘇等省,生產量約占全國平菇總產量的70%以上。
山東省平菇不僅產量居全國榜首,而且在秸稈種菇、優良菌種選育、高產技術配套、市場經營銷售、產品加工創匯、經濟及社會效益諸方面均名列前茅。2019山東平菇產量為115.78萬噸,占全國平菇產量為16.87%;河南平菇產量為115.26萬噸,占全國平菇產量為16.79%。
2019年中國主要地區平菇產量
資料來源:中國食用菌協會、智研咨詢整理
三、發展方向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求新、求異、注重品質、注重保健的消費觀念將是未來發展趨勢。為促進平菇產品質量的不斷提升,應該加強管理,整頓平菇菌種市場、重視平菇病蟲害的研究與防治、加強對平菇保鮮技術和加工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發展方向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平菇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平菇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平菇行業重點企業推薦,2025-2031年中國平菇行業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透視,中國平菇行業研究總結及投資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