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聯合收割機數的分類
谷物聯合收割機簡稱聯合收割機,就是收割農作物的聯合機,在50年代初被稱作康拜因,是能夠一次完成谷類作物的收割、脫粒、分離莖桿、清除雜余物等工序,從田間直接獲取谷粒的收獲機械。
在聯合收割機沒出現以前,脫粒機和機械收割機這些器械,大大提高了19世紀時的農業生產率。這使得用比以前少的工人去收割更多的谷物成為可能。但19世紀后期的一項發明,更進一步地提高了這一效率。聯合收割機使收割與脫粒機結合在一個整件中,使農民能以單一的操作去完成收割和脫粒。從而節省了人力物力,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
聯合收割機數的分類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聯合收割機數發展現狀
1、聯合收割機數發展歷程
我國聯合收割機的研制開始于20世紀中期,早期以仿制國外機型為主。隨著改革開放農村經濟體制不斷深化和農機跨區域作業模式的出現,聯合收割機行業快速發展。
到20世紀90年代末,涉足聯合收割機研發和制造的國內農機企業達到了150家。背負式小麥收割機、履帶式自走式稻麥收割機、輪式自走式稻麥收割機等一批成熟的收割機型號實現快速推廣應用。這一時期,以中機南方、浙江柳林、沃得集團為代表的國內農機企業引領了水稻收割機的技術進步。進入21世紀,在國家購機補貼等惠農政策的推動下,國內品牌如科利亞、太湖、碧浪等品牌不斷發展壯大,不斷提升聯合收割機的性價比,從而不斷從國際農機企業手中奪回聯合收割機的市場份額。經過近70年的發展,廣大科研機構、企業借鑒國外先進技術,并在實踐中不斷改進創新,使各種聯合收割機保有量持續增長,基本實現了水稻、小麥和玉米等主要作物的機械化收獲。
中國聯合收割機數發展歷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國有農場聯合收割機數量
國內收割機起步較晚,早期以模仿及從蘇聯,美國,及加拿大等國家進口為主。很多連接或支承部位沒有經過詳細的計算,而是根據發達國家已造好的收割機的尺寸設計制造的,使得收割機體積龐大,質量偏大。
大型收割機是非常復雜的機械設備。大型收割機的使用對土地的平整和規模有更高的要求,大家熟知的華北平原,三江平原等重要的小麥,水稻產區很早就使用聯合收割機進行生產。
隨著中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從事農作的青壯年勞動力愈來愈少,為了增加水稻產量,發展水稻聯合收割機市場是可取手段。
2016年中國國有農場聯合收割機數量達到近幾年來最高,聯合收割機數量9.4萬臺,比上年增加3.7萬臺,同比增長64.91%;2017年國有農場聯合收割機數量下降至6.38萬臺,比上年減少3.02萬臺,同比下降32.13%;2018、2019年出現小幅增長,國有農場聯合收割機數量分別為6.4萬臺、6.49萬臺,增長率分別為0.31%、1.41%。
2014-2019年中國國有農場聯合收割機數量及增長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3、進出口情況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聯合收割機產業競爭現狀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中國是農業大國,也是農業機械生產大國。聯合收割機異軍突起,一度成為農機工業發展的支柱產業。中國聯合收割機出口量遠遠大于進口量,2017年中國聯合收割機進口數量400臺,占進出口總量2.49%;出口數量15695臺,占進出口總量97.51%;2018年中國聯合收割機進口數量342臺,占進出口總量2.51%;出口數量13265臺,占進出口總量97.49%;2019年中國聯合收割機進口數量298臺,占進出口總量2.03%;出口數量14393臺,占進出口總量97.97%。
2017-2019年中國聯合收割機進出口數量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018-2019年中國聯合收割機進、出口數量占聯合收割機進出口總量比重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由于聯合收割機出口量遠遠大于進口量,聯合收割機的出口金額同樣遠大于進口金額,2017年中國聯合收割機進口金額13.14百萬美元,占進出口總額5.36%;出口金額232.12百萬美元,占進出口總額94.64%;2018年中國聯合收割機進口金額17.38百萬美元,占進出口總額7.12%;出口金額226.87百萬美元,占進出口總額92.88%;2019年中國聯合收割機進口金額10.03百萬美元,占進出口總額4.18%;出口金額230百萬美元,占進出口總額95.82%。
2017-2019年中國聯合收割機進出口金額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2018-2019年中國聯合收割機進、出口金額占聯合收割機進出口總額比重
資料來源:中國海關、智研咨詢整理
聯合收割機是農業機械中結構最為復雜、科技含量較高、制造工藝水平要求很嚴的產品。我國從國外進口的聯合收割機進口均價同樣遠大于出口均價,2017年中國聯合收割機進口均價32852.81美元/臺,出口均價14789.50美元/臺;2018年中國聯合收割機進口均價50824.73美元/臺,出口均價17102.85美元/臺;2019年中國聯合收割機進口均價33643.4美元/臺,出口均價15980.15美元/臺。
2017-2019年中國聯合收割機進出口均價情況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4、收割機領先品牌
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水稻是我國農業生產中最為主要的糧食作物。中國水稻的種植面積排在世界第二位;中國是世界上水稻產量最高的國家,我國每年的水稻產量高達2億噸。巨大的水稻產量僅僅依靠人力收割實現是不現實的,需要運用收割機械,譬如水稻聯合收割機。
國內水稻聯合收割機品牌中知名度較高的有Kubota久保田、ohnDeere約翰迪爾、雷沃谷神LOVOL、沃得農機、谷王、中國收獲、Yanmar洋馬、星光農機、春雨Chunyu、牧神MOSHINE等。其中,久保田憑借其高質量產品長期占據著國內水稻聯合收割機市場的最大份額,而江蘇沃得作為國內水稻聯合收割機的領頭羊企業,是久保田在中國水稻聯合收割機市場的主要競爭對象。就目前來看,國內水稻聯合收割機市場格局已經趨向穩定,市場集中度較高。
中國收割機十大品牌
序號 | 品牌 | 公司名稱 | 簡介 |
1 | Kubota久保田 | 久保田農業機械(蘇州)有限公司 | 久保田農業機械(蘇州)有限公司是久保田(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是一家集開發、制造、銷售和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農機制造商,目前主要從事收割機、插秧機、拖拉機以及其它新型農業機械的研發、生產、銷售和售后服務。公司充分利用久保田在世界范圍內的技術、管理、資金等方面優勢和營銷服務經驗,不斷開拓,以提供高性能、高質量、高效益的農業機械為己任,不斷開發新產品,盡可能的滿足不同層次用戶的需求,為中國的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盡心盡力。 |
2 | ohnDeere約翰迪爾 | 約翰迪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 約翰迪爾公司創建于1837年,由最初只有一個人的鐵匠鋪發展成為今天業務遍及全球并擁有約5萬6千名員工的企業,是世界專業的農業和林業領域優良產品和服務供應商,是主要的建筑、草坪和場地養護、景觀工程和灌溉領域優良產品和服務供應商。 |
3 | 雷沃谷神LOVOL | 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收割機行業知名品牌,隸屬雷沃重工農業裝備產業旗下,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主推小麥機/玉米機和水稻機產品,現代農業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服務商。農業裝備業務主要承擔雷沃重工小麥機、玉米機、水稻機、拖拉機與農機具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目前國內頗大的農業裝備制造企業,成立十六年來,秉承“熱情•創新•永不止步”的核心價值觀,以市場客戶需求為導向,依托全球化產品開發,整合世界前沿技術人才,不斷豐富產品資源,滿足客戶需求。 |
4 | 沃得農機 | 江蘇沃得機電集團有限公司 | 江蘇沃得集團是從事機械制造生產的民營企業,創立于1988年,打造成中國南方較大的機械制造專業生產基地。集團主要涉及農業機械、壓力機械、園林機械、工程機械、汽車零部件等五大產業板塊。 |
5 | 谷王 | 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 農業裝備領域知名品牌,國內產品鏈較全的農業裝備制造商,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解決方案服務商。中聯重機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創立于2011年的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以農業裝備為主營業務,覆蓋研發、制造、銷售、物流、服務等全價值鏈業務運營,是中聯重科五個戰略產業之一。 |
6 | 中國收獲 | 洛陽中收機械裝備有限公司 | 國內知名農機品牌,由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共同發展,專注于收獲機械研發、制造與銷售、服務的現代化產業企業。 |
7 | Yanmar洋馬 | 洋馬農機(中國)有限公司 | 1912年創立于日本,以做發動機起家,集農業機械技術開發/生產制造和銷售服務于一體的企業。洋馬農機株式會社是從做發動機起家的,于1933年制造出了實用小型柴油發動機,洋馬柴油機自問世以來,已成為里程碑式的產品被廣為所知,依靠其自身標準已走在市場同類產品前端。 |
8 | 星光農機 | 星光農機股份有限公司 | 國內頗具實力的農業機械供應商,集收獲機械、動力機械、耕整機械等產品研發/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的上市企業,專業為客戶打造作業性能優良和效率高的農業機械并提供技術支持。 |
9 | 春雨Chunyu | 科樂收農業機械貿易(北京)有限責任公司 | 始于1913年德國,2004年進入中國,全球較大的農業機械制造商,專業從事聯合收割機等農機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德國CLAAS公司于1913年創建,是較大農業機械制造商。坐落在德國哈斯文克市的公司總部是全球的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CLAAS公司擁有廠房和制造設備,優良的制造工藝和獨立的零配件供應系統,使用戶隨時隨地享受高質量的產品和優質、及時的售后服務。 |
10 | 牧神MOSHINE | 新疆機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成立于1960年,上市公司新研股份旗下農牧機械產品品牌,專業從事農牧機械研究、設計、制造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星光農機是國內頗具實力的農業機械供應商,集收獲機械、動力機械、耕整機械等產品研發/制造/銷售/服務于一體的上市企業。從公司公告上獲悉,2018年星光農機聯合收割機產量4539臺,銷量4299臺,庫存量773臺;2019年星光農機聯合收割機產量4107臺,銷量4438臺,庫存量537臺。
2014-2019年星光農機聯合收割機產量、銷量及庫存量情況
資料來源:企業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2018年星光農機營業總收入59580.67萬元,利潤總額為負4614.24萬元;2017年星光農機營業總收入70548.08萬元,利潤總額2637.32萬元。
2014-2019年星光農機經營情況
資料來源:企業公告、智研咨詢整理
三、國內外聯合收割機發展趨勢
1、國外聯合收割機發展趨勢
歐美發達國家由于起步較早,在聯合收割機的研制和推廣方面具有很大的先發優勢。20世紀中葉,聯合收割機已經在美國、蘇聯、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家廣泛推廣,應用于小麥、玉米和大豆等主要作物的機械化收獲。進入21世紀,歐美發達國家的聯合收割機在機型、品種、結構和性能等方面都有了極大的發展。目前,盡管各發達國家情況不一,發展歷史有長有短,機型結構繁多,但其都是以提高聯合收割機作業效率為主要目的,向著大型化、智
能化和功能復合化的趨勢發展。
國外聯合收割機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國內聯合收割機發展趨勢
近年來,我國積極推行土地流轉和集約化農業生產模式,聯合收割機的研發趨勢也朝大型化、大功率、自動化、多功能和智能化等與國際接軌的方向發展。
目前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進步,正處于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時期。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一代農民不斷成長,促進了土地流轉和農業規模化經營的迅速發展。我國聯合收割機行業面臨技術升級和產品換代,發展國產大型、智能和高效的現代化聯合收割機成為日益迫切的需求。
我國聯合收割機發展政策建議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聯合收割機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聯合收割機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發展趨向研判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聯合收割機產業鏈結構及全產業鏈布局狀況研究,中國聯合收割機行業重點企業布局案例研究,中國聯合收割機行業市場及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