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蛤行業概況
蛤,是一種體外有介殼的軟體動物,也是對于可食用雙殼貝類的泛稱。中國海岸環境得天獨厚,蛤類養殖品種多樣,經濟價值較高的包括紫石房蛤、青蛤、沙蛤、白蛤、虎皮蛤、毛蛤等多個品種。
我國蛤類養殖方式主要有四種——灘涂養殖、淺海養殖、池塘養殖和工廠化養殖。其中,工廠化養殖主要采用室內池養,池塘養殖主要是蝦蛤混養,灘涂養殖包括圍網養殖和底播養殖,淺海養殖主要是底播養殖。
蛤類主要養殖方式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蛤海水養殖產量概況
由于蛤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歷來為消費者所青睞。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消費結構也在不斷升級,人們對蛤的消費需求不斷增加。近年來,我國蛤產量呈現“先增后減”的趨勢。2019年中國蛤類海水養殖產量396.74萬噸,較上年有所下降,同比下降約2.78%。2014-2019年中國蛤類海水養殖產量統計如下:
2014-2019年中國蛤海水養殖產量分析
資料來源:漁業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蛤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顯示:我國蛤類海水養殖主要集中在遼寧、山東兩地,2019年遼寧省蛤類海水養殖產量最高,達到122.90萬噸,山東省以120.96萬噸的產量位居第二。2019年,各省市蛤海水養殖產量排名依次為遼寧(30.98%)、山東(30.49%)、福建(11.91%)、江蘇(9.45%)、廣東(6.69%)、廣西(6.57%)、浙江(2.60%)、河北(1.21%)、海南(0.10%)。
2019年中國各省市蛤海水養殖產量統計
資料來源:漁業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中國蛤海水養殖格局分析
資料來源:漁業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三、蛤海水養殖面積概況
我國蛤養殖呈現波動趨勢。2018年中國蛤類海水養殖面積38.31萬公頃,同比下降8.06%;2019年中國蛤類海水養殖面積38.39萬公頃,與上年基本持平。2014-2019年中國蛤類海水養殖面積統計如下:
2014-2019年中國蛤海水養殖面積統計
資料來源:漁業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我國蛤是養殖產地主要是遼寧、山東、江蘇地區,其中2019年遼寧省蛤的養殖面積為13.89萬公頃,占比36.18%;山東省養殖面積11.64萬公頃,占比30.31%;江蘇省養殖面積6.92萬公頃,占比18.02%;三者合計占比84.51,我國蛤養殖集中度較高。
2019年中國各省市蛤海水養殖面積
資料來源:漁業統計年鑒、智研咨詢整理
四、蛤類行業發展前景
蛤類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蛤養殖已經成為我國漁業生產的支柱產業。我國是世界蛤類養殖大國,具有規模優勢,但大而不強,并不具備效益優勢。隨著海洋環境的不斷惡化和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市場對水產品質量要求日趨嚴格,蛤產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轉變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增加對蛤加工產業的重視。
蛤養殖加工特點及增值空間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2-2028年中國蛤行業發展動態及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2022-2028年中國蛤行業發展動態及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共十章,包含國內蛤生產廠商競爭力分析,2022-2028年中國蛤行業發展前景分析,蛤企業投資戰略與客戶策略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