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
金融服務外包是指金融企業持續地利用外包服務商(可以是集團內的附屬實體或集團以外的實體)來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擔的業務活動。其中涉及到的領域包括:信息技術(如應用開發,編程及譯碼)、專業運作(如某些金融、會計領域,后臺業務及處理、管理活動)、執行合約功能(如客服中心)。目前,中國金融服務外包業務以駐場式外包服務為主。
從世界范圍來看,金融業的服務流程外包開始于20世紀70年代,經過幾十多年的發展,現在正處于高速增長階段。金融服務外包是當前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的重要領域,已成為跨國金融機構降低成本、轉移風險、提升核心競爭力,從而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手段。
中國金融外包業務處于初步發展時期,起始于上世紀的中后期,由于中國特殊的國情決定本國的金融外包業務相比較西方發達國家而言晚了將近二十年。伴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不斷和國際化的金融企業進行交流,不斷地學習國際上銀行的先進工作經驗,積極地利用自身的優勢來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相關部門更是頒發了一系列政策來促進中國金融外包行業的發展。
金融外包行業相關政策
時間 | 機構 | 政策 | 政策內容 |
2006年 | 銀監會 | 《電子銀行業管理辦法》 | 鼓勵電子銀行業務外包,允許金融機構將電子銀行業務的部分服務與技術支持,電子銀行系統的維護等專業化程度較高的業務工作,委托給外部機構承擔 |
2009年9月 | 中國人民銀行等六部委 | 《關于金融支持服務外包產業若干發展意見》 | 金融機構積極探索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給有實力、有資質的服務外包企業,提高金融服務的質量和效率 |
2010年6月 | 銀監會 | 《銀行業金融機構外包風險管理指引》 | 鼓勵商業銀行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將非核心業務通過外包方式運營 |
2014年12月 | 國務院 | 《關于促進服務外包產業加快發展》 | 提出要積極發展金融服務外包業務,促進金融機構非核心業務外包 |
2017年4月 | 商務部、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 | 國際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商服貿發(2017)170號) | 拓寬服務外包企業投融資渠道。鼓勵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創新符合監管政策、適應服務外包產業特點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推動開展應收賬款質押、專利及版權等知識產權質押。支持政策性金融機構在有關部門和監管機構的指導下依法合規創新發展,加大對服務外包重點項目建設和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開展境外并購等業務的支持力度。鼓勵保險機構創新保險產品,提升保險服務,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規模和覆蓋面,提高承保和理賠效率。引導融資擔保機構加強對服務外包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進入中小企業板、創業板、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服務外包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公司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等方式擴大融資,實現融資渠道多元化。 |
2019年12月 |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修訂版 | 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應當制定與業務外包相關的政策和管理制度,包括業務外包的決策程序、對外包方的評價和管理、控制銀行信息保密性和安全性的措施和應急計劃等。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在開展外包活動時,應當定期向銀保監會或所在地銀保監會派出機構遞交外包活動的評估報告。 |
2020年1月 | 商務部等8部門 | 關于推動服務外包加快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 | 創新金融支持手段。按市場化原則,充分發揮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引導基金作用,帶動社會資本加大對服務外包產業投資。支持符合條件的綜合服務提供商上市融資。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市場規模
根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服務外包承接合同額為13233.4億元,合同執行額為9597.4億元;2019年中國服務外包承接合同額為15699.1億元,合同執行額為10695.7億元。
2015-2019年中國服務外包承接合同額及合同執行額
資料來源:商務部、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中國加入WTO后過渡期的來臨,金融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國內金融機構越來越集中關注自己的核心業務。商業銀行等金融企業的相繼成功上市,使其對外包服務的需求日益擴大。這勢必會導致中國金融服務外包市場的需求不斷擴大。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1-2027年中國金融外包行業市場發展調研及競爭格局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14-2019年中國金融外包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中國金融外包行業市場規模約為896.9億元,較2018年增加了187.5億元。
2014-2019年中國金融外包行業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三、相關企業
目前,中國金融外包業務規模較大的領頭企業十分少,大多數以中、小型規模為主,業務較為單一,發展不夠成熟。中國金融外包業務發展規模較大的企業有成都三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廣電運通金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
2018年三泰控股及廣電運通營業收入分別為7.17億元、54.59億元;2019年三泰控股及廣電運通營業收入分別為19.08億元、64.96億元。
2015-2019年三泰控股及廣電運通營業收入(億元)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三泰控股金融外包業務營業收入為7.47億元,金融外包業務營業成本為6.8億元,金融外包業務毛利率為9.06%。
2015-2019年三泰控股金融外包業務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及毛利率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2015-2019年三泰控股金融外包業務市場份額占比逐年下降,2019年三泰控股金融外包業務市場份額占比僅為0.8%。
2015-2019年三泰控股金融外包業務市場份額占比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智研咨詢整理
四、發展趨勢
中國的金融外包業務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相比較國際上的先進企業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國只有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技術開發水平、提高自身的創新意識,這樣才能夠有望躋身于國際前列水平,并提高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和信譽。
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金融外包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金融外包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投資戰略規劃報告》共十六章,包含2025-2031年金融外包行業面臨的困境及對策,金融外包行業發展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發展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