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相關政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四章第五節的相關規定,上市公司是指所公開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準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這種公司到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除了必須經過批準外,還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公司法》、《證券法》修訂后,有利于更多的企業成為上市公司和公司債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為督促上市公司全面提高質量,促進資本市場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相關部分頒發了一系列政策。2020年9月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中規范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制度規則,明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職責界限和法律責任。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要履行誠信義務,維護上市公司獨立性,切實保障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要依法合規運作,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要忠實勤勉履職,充分發揮獨立董事、監事會作用。建立董事會與投資者的良好溝通機制,健全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渠道和方式。
上市公司相關政策
時間 | 頒發部門 | 政策名稱 | 相關內容 |
2013年12月 | 國務院 | 關于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關問題的決定 | 建立與投資者風險識別和承受能力相適應的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中小微企業具有業績波動大、風險較高的特點,應當嚴格自然人投資者的準入條件。積極培育和發展機構投資者隊伍,鼓勵證券公司、保險公司、證券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企業年金等機構投資者參與市場,逐步將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建成以機構投資者為主體的證券交易場所。 |
2017年5月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 《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 | 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應當遵守《公司法》《證券法》和有關法律、法規,中國證監會規章、規范性文件,以及證券交易所規則中關于股份轉讓的限制性規定。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曾就限制股份轉讓作出承諾的,應當嚴格遵守。 |
2018年1月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關于規范上市公司與關聯方資金往來及上市公司對外擔保若干問題的通知 | 控股股東及其他關聯方與上市公司發生的經營性資金往來中,應當嚴格限制占用上市公司資金。控股股東及其他關聯方不得要求上市公司為其墊支工資、福利、保險、廣告等期間費用,也不得互相代為承擔成本和其他支出. |
2018年7月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 | 《關于修改〈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的決定》 | 確立主動退市的途徑和方式。上市公司通過對上市地位維持成本收益的理性分析,或者為充分利用不同證券交易場所的比較優勢,或者為便捷、高效地對公司治理結構、股權結構、資產結構、人員結構等實施調整,或者為進一步實現公司股票的長期價值,可以依據《證券法》和證券交易所規則實現主動退市。 |
2019年4月 | 上海證券交易所 | 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9年4月修訂) | 股東大會應當設置會場,以現場會議形式召開。現場會議時間、地點的選擇應當便于股東參加。發出股東大會通知后,無正當理由,股東大會現場會議召開地點不得變更。確需變更的,召集人應當在現場會議召開日前至少2個交易日公告并說明原因。上市公司應當提供網絡投票方式為股東參加股東大會提供便利。股東通過上述方式參加股東大會的,視為出席。 |
2020年10月 | 國務院 | 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 | 規范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完善公司治理制度規則,明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職責界限和法律責任。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要履行誠信義務,維護上市公司獨立性,切實保障上市公司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要依法合規運作,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要忠實勤勉履職,充分發揮獨立董事、監事會作用。建立董事會與投資者的良好溝通機制,健全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的渠道和方式。 |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數量分布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發展的基石,是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共有3777家上市公司,較2018年增加了193家上市公司,基本覆蓋了各行業重點龍頭企業和細分領域較強核心競爭力企業,是實體經濟的中堅力量;2019年中國共有3857只股票數,較2018年增加了191只。
2014-2019年中國境內上市公司數量上市股票數量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境內上市外資股公司數量逐年減少,境外上市公司數量則逐年增加;2019年中國境內上市外資股公司共有97家,較2018年減少了2家;2019年境外上市公司數量為284家,較2018年增加了17家。
2014-2019年中國境內上市外資股公司及境外上市公司數量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支柱和基石,是資本市場各個方面的連接點,它連接著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連接著股票、債券等基礎產品和金融衍生產品,連接著融資方和投資者。
2019年中國A股數量為3760只,較2018年增加了193只;2019年B股上市股票數量為97只,較2018年減少了2只。
2014-2019年中國A股及B股上市股票數(只)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證券行業風險管控分析及未來發展潛力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上交所上市公司數量為1572家,深交所上市公司數量為2205家,發A股公司共有3760家,發B股公司共有97家,同時發A股及B股公司共有80家。
2014-2019年中國上市公司分布(家)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2019年上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占總上市公司數量的41.62%,深交所上市公司數量占總上市公司數量的58.38%,發A股上市公司數量占總上市公司數量的99.55%,發B股上市公司數量占總上市公司數量的2.57%,同比發A股、B股公司數量占總上市公司數量的2.12%。
2014-2019年各類型上市公司占比情況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注:發A股公司及發B股公司均包括既發A股又發B股的公司
三、發展趨勢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保護投資者權益,推動資本市場持續平穩健康發展。會議提出三大要求,一要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規則,二要推動上市公司做優做強,三要發揮部門合力加強監管。這些要求涉及的具體內容包括:落實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董監高法定職責和責任;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披露質量;支持優質企業上市;健全上市公司資產重組、收購和分拆上市等制度;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資、發債等制度;允許更多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嚴厲打擊規避退市行為;妥善解決股票質押風險、違規占用資金、違規擔保等問題;對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大幅提高違法違規成本。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是強化上市公司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夯實資本市場基礎,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的根本;是增強資本市場吸引力和活力,推動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良性互動的關鍵。
發展趨勢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