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影行業發展歷程
從電影誕生一百多年的歷史來看,電影既是藝術,也是商品。1895年,法國盧米埃爾兄弟制作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電影。隨后,美國人迅速開發出鎳幣影院,支付一枚五分鎳幣即可入場娛樂消遣,率先開辟電影產業化道路之先河。二戰之后,歐洲一部分導演雖然試圖強化電影的藝術性,突出導演個人的藝術風格,但從未改變電影作為藝術商品的產業化發展定位。
電影是商品,可以給觀眾帶來文化娛樂和精神享受,具有交換價值和商業價值,屬于經濟范疇,必須遵循經濟規律。然而,電影作為精神文化商品,又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其特殊性表現為:電影屬于意識形態范疇,具有超越經濟之外的文化、社會和政治屬性,承擔著弘揚主流意識形態和核心價值觀的任務。
電影行業市場化改革演進歷程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二、電影行業現狀
電影業既包含著與國家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生產、流通到消費的過程,又有其特殊的制片、發行、放映的組織管理方式,具有獨特的行業體制機制。2019年中國電影綜合收入為642.66億元,同比增長5.4%。
2014-2019年中國電影綜合收入及增速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智研咨詢整理
據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進口電影票房收入為2309100萬元,同比下降7.9%;中國國產電影票房收入為4117500萬元,同比增長8.6%。
2014-2019年中國進口與國產影片電影票房收入
資料來源: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智研咨詢整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生活需求提升。中國電影票房人逐年增加,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人次為172252萬人,同比增長0.2%。
2014-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人次及增速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智研咨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電影行業發展現狀調查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數據顯示:中國電影品種的豐富,讓電影場次也隨之增加。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場次為12625.61萬場,同比增長13.9%。
2014-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場次及增速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三、電影行業體制問題及對策分析
電影行業的體制機制屬于生產關系范疇,要推動我國電影產業高質量發展,就必須從電影行業體制出發,結合其改革演進歷程,尋找體制短板,研究改革路徑,構建適應電影行業生產力發展的良好體制機制環境。
雖然中國電影市場迅速擴張,然而產業發展還不平衡、不充分,質量、效益、競爭力、影響力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中國電影行業體制存在的問題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中國電影行業體制,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面對中國電影發展中的體制機制問題,要多措并舉推進電影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電影行業體制對策
資料來源:智研咨詢整理


2025-2031年中國電影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電影行業發展模式分析及未來前景規劃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電影行業重點企業分析,2025-2031年中國電影行業投資分析,中國電影行業的前景分析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