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飲食觀念的普及,以及國內肉牛養殖技術不斷進步,為牛肉產量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2024年,中國牛肉產量為779萬噸,同比增長3.50%。在養殖技術方面,飼料配方的優化、疾病防控能力的提升以及養殖環境的改善等措施,顯著提高了肉牛的成活率和產肉性能。現代化的養殖設施和科學的飼料配方得到廣泛應用,自動飲水系統、定時喂食機器人等設備的使用,提高了養殖效率和肉牛的生長速度。精準的飼料配方,滿足了肉牛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提升了肉牛的品質和出欄率。
相關上市企業:福成股份(600965)、得利斯(002330)、伊賽牛肉(841003)
相關企業: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恒都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科爾沁牛業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力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河北天和肉牛種業有限公司、上海盒馬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京東叁佰陸拾度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關鍵詞:生鮮牛肉、生鮮牛肉市場規模、生鮮牛肉行業現狀、生鮮牛肉發展趨勢
一、行業概述
生鮮牛肉是指肉牛屠宰后未經長時間冷凍處理的新鮮牛肉。它通常在屠宰后經過自然冷卻或預冷處理,但不經過人工制冷冷卻。按等級分類,生鮮牛肉可以分為特級牛肉、一級牛肉、二級牛肉、三級牛肉等。
二、行業發展歷程
中國生鮮牛肉行業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1979年至1990年的發展初期,這一階段農業機械緊缺,役用牛是主要的耕畜,中國的肉牛也以役用牛為主,政府規定嚴禁屠殺能繁母牛、種牛和青年牛。1979年中國開始投資建設肉牛生產基地,農業部在全國建立144個養牛基地縣,加速了肉牛品種改良工作進展,逐漸形成了以飼養役用牛為主,肉用牛為輔的生產格局。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自治區、河北等地的肉牛育肥工作進展速度較快,如河北省廊坊地區大廠、香河、三河三縣逐漸形成肉牛規模化生產。
1991年至2006年的快速發展期,國家為了扶持肉牛業的發展,出臺了多項政策,鼓勵農村發展“秸稈畜牧業”,肉牛的飼養逐漸從草原生產力不斷下降的地區轉向秸稈資源豐富的中部平原和東北地區。1991年起,中國肉牛行業開始快速增長,出現了千頭以上的肉牛育肥場,比較完整的肉牛生產環節漸漸形成。至2006年全國肉牛出欄量達4226.82萬頭。其中,肉牛產量增加主要得益于品種改良工作取得成效,如對草原紅牛、新疆褐牛、西雜黃牛等的改良是我國現代肉牛業的品種基礎。
2007年至今的調整發展期,自2007年至今,農業部、財政部對肉牛規模化養殖提供大量資金支持,另一方面受到中國肉牛養殖成本上升等影響,散戶加快退出市場。中國的肉牛存欄量于2010 - 2018年處于低谷期。2017年以來我國牛肉消費量爆發式增長,各路資本大批量集中涌入肉牛養殖業,肉牛養殖商業化生產步伐加速,規模養殖企業不斷涌現,規模化生產比重快速提升,使得后期國內肉牛養殖量呈現恢復性增長。
三、行業產業鏈
生鮮牛肉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育種繁育、飼料生產、肉牛養殖等環節。良種繁育是產業鏈的起點,涉及肉牛的選種、育種和繁殖。良種繁育企業通過科學的選育方法,培育出適合市場需求的優良肉牛品種。肉牛養殖環節是整個產業鏈的基礎,包括家庭散養和規模化養殖兩種模式。規模化養殖場采用現代化的養殖技術和管理理念,能夠實現高效、穩定的生產。產業鏈中游為生鮮牛肉生產環節。產業鏈下游銷售渠道主要包括線上電商平臺、線下生鮮超市、生鮮市場、連鎖專賣店,以及餐飲企業等。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生鮮牛肉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四、行業現狀
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飲食觀念的普及,以及國內肉牛養殖技術不斷進步,為牛肉產量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2024年,中國牛肉產量為779萬噸,同比增長3.50%。在養殖技術方面,飼料配方的優化、疾病防控能力的提升以及養殖環境的改善等措施,顯著提高了肉牛的成活率和產肉性能。現代化的養殖設施和科學的飼料配方得到廣泛應用,自動飲水系統、定時喂食機器人等設備的使用,提高了養殖效率和肉牛的生長速度。精準的飼料配方,滿足了肉牛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提升了肉牛的品質和出欄率。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對高品質肉類的需求增加。牛肉作為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優質肉類,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農村居民人均牛肉消費量為2.2千克,同比增長37.50%。農村居民牛肉消費量的快速增長,得益于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和農村經濟的蓬勃發展。隨著農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條件的改善,他們對高品質肉類的需求也日益增長,牛肉作為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自然成為了農村消費者的優選。同期,城鎮居民人均牛肉消費量為3.9千克,同比增長20.26%。城鎮居民牛肉消費量的穩步增長,則反映了城市居民對健康飲食的持續關注。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開始注重飲食的均衡與營養,牛肉因其豐富的營養價值和獨特的口感而備受青睞。
2025年2月28日,中國牛肉平均批發價為57.26元/公斤,這一價格水平創下了近六年多以來的新低。從供給端來看,國內肉牛養殖行業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產能逐漸釋放,市場供應量增加。同時,2025年1-2月年我國進口牛肉47萬噸,同比下降11.3%;進口金額174.21億元,同比下降2.4%。其進口單價折約37.07元/千克,明顯低于國內市場牛肉價格。此外,大量淘汰奶牛進入市場,進一步增加了牛肉供應。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牛肉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愈發明顯,牛肉價格持續走低。與此同時,牛肉消費需求相對疲軟,替代品如豬肉、雞蛋等價格處于低位,也對牛肉消費產生了擠出效應。
五、重點企業經營情況
中國生鮮牛肉行業競爭格局呈現出多元化、區域化和品牌化的特點。當前,市場集中度較低,競爭企業數量眾多。大型養殖企業、肉類加工企業以及零售企業大多涉足牛肉產業,這些企業在養殖規模、加工技術、品牌影響力和市場渠道等方面各有優勢。
河北福成五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生鮮牛肉領域具有顯著影響力的企業。公司成立于1998年,總部位于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經濟技術開發區。福成股份是集肉牛養殖、奶牛養殖、肉牛屠宰加工、飼料生產、有機肥生產于一體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在生鮮牛肉領域,福成股份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從養殖到加工再到銷售,全程把控產品質量。公司采用國際先進的肉后成熟加工工藝,精細分割,冷鏈控制,確保產品的新鮮度和口感。福成牛肉以其高品質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被北京奧組委指定為北京奧運會餐飲特供產品,并成功完成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配餐供應任務。2024年前三季度,福成股份營業收入為7.08億元,同比下降15.47%;歸母凈利潤為0.29億元,同比下降78.76%。
吉林省長春皓月清真肉業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也是吉林省農產品加工產業重點支柱企業之一。公司始建于1998年,總部位于長春市西部,總資產規模龐大,員工人數眾多。皓月集團以肉牛屠宰深加工為主導產業,形成了橫跨畜牧養殖業、食品加工業、飼料加工業、制革業、生化制品業、有機肥加工業等六大產業的生態農牧產業鏈。公司年屠宰肉牛能力達到100萬頭以上,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
六、行業發展趨勢
1、養殖模式升級與規模化發展
未來,中國生鮮牛肉行業的養殖模式將向專業化、集約化和規模化方向持續升級。經過多年實踐,我國已逐漸形成專門的肉牛養殖行業,專業化和集約化的養殖模式具有牛肉產出率高、出欄速度快、產品品質好等優勢。通過將地方肉牛品種與國外優質品種進行雜交改良,培育出更適合中國養殖環境的品種,如云南的“云嶺牛”,這不僅提升了我國肉牛的生產性能,也有利于規模化、集約化養殖的發展。此外,依托“公司 + 農戶”等養殖經營模式,實現“規模化生產 + 專業化加工 + 連鎖化經營”,能夠更好地滿足市場對牛肉類產品的需求。
2、技術創新與產業鏈升級
技術創新將在生鮮牛肉產業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產業向自動化、機械化和智能化不斷升級發展。隨著智慧農業技術的發展與廣泛應用,智能化養殖、自動化屠宰加工、冷鏈物流技術等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從而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將有助于企業實現精準營銷和供應鏈管理,進一步優化產業鏈各環節。在加工環節,未來牛肉加工將更加注重產品的多樣化和附加值提升,開發更多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牛肉產品,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3、消費市場多元化與品質化
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品質的關注度不斷提升,有機、綠色、富硒等高品質鮮牛肉產品將成為市場新的增長點。消費者對牛肉產品的品質和安全性要求越來越高,企業將更加重視品質控制,不斷提高產品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以提升自身產品的競爭力。此外,消費渠道也將更加多元化,農貿市場、餐飲渠道仍將是重要的銷售渠道,但隨著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的完善,大型商超和電商平臺等新興渠道將快速發展。未來,隨著消費者消費習慣的改變和物流服務的進一步完善,新興渠道仍將保持快速發展的態勢。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生鮮牛肉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生鮮牛肉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生鮮牛肉行業市場競爭態勢及未來前景分析報告》共十五章,包含2025-2031年中國生鮮牛肉行業投資價值研究,2025-2031年中國生鮮牛肉企業投資戰略與客戶策略分析,研究結論及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