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隨著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推進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投入,中國道路工程勘察設計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3年,中國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市場規模為641億元,同比增長4.69%。近年來,隨著“十四五”規劃的推進以及“交通強國”戰略的實施,公路、城市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斷增加,為勘察設計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特別是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農村公路等領域,勘察設計需求持續旺盛,推動了市場規模的穩步上升。其次,行業增長也與技術創新密切相關。數字化技術如BIM、GIS以及智能勘察設備的廣泛應用,顯著提升了勘察設計的效率和質量,降低了成本。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也為市場擴張提供了技術支撐。
相關上市企業:中國交建(601800)、中交設計(600720)、勘設股份(603458)、設計總院(603357)
相關企業:徠卡測量系統(上海)有限公司、拓普康(中國)投資有限公司、蘇州一光儀器有限公司、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道通智能航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雷迪測控儀器設備有限公司、北京中望龍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蘇州浩辰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魯班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關鍵詞:道路工程勘察設計、道路工程勘察設計市場規模、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現狀、道路工程勘察設計發展趨勢
一、行業概述
道路工程勘察設計是指在道路工程建設前期,通過地質勘察、地形測量、交通調查等手段,獲取工程所需的基礎數據,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道路線路規劃、結構設計、排水設計、交通工程設計等工作的過程。其目的是確保道路工程的安全性、經濟性和適用性,同時滿足交通需求、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按道路類型分類,道路工程勘察設計可以分為公路勘察設計、城市道路勘察設計和其他專用道路勘察設計。
二、行業發展歷程
中國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建國初至上世紀70年代末的起步階段,建國之初,我國參照前蘇聯模式,在國務院各部門、各地區陸續建立了工程勘察單位。這些單位有一部分是獨立的,但更多的是附屬在設計院內,作為設計院下屬的二級單位。在此期間,我國進行了大規模的“三線”建設,廣大勘察設計人員完成了大量國家重點工程的勘察設計任務,一批具有先進水平的大型廠礦企業相繼建成。這些工作為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基礎。
上世紀80年代初至本世紀初的快速發展階,改革開放后,我國的工程勘察行業在體制改革、業務領域和技術進步上都有了顯著的發展。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也隨之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絕大多數勘察單位逐步脫離設計院,并由事業單位改制為企業單位,工程勘察市場初步形成。業務領域從以工程勘察為主要專業的工程地質勘察向巖土工程轉化,并擴展到包括巖土工程勘察、巖土工程設計、巖土工程監測檢測、巖土工程治理、巖土工程監理與巖土工程咨詢等多個方面。同時,計算機技術在工程勘察中的應用程度越來越高,計算機輔助制圖也廣泛應用于工程勘察成果制作,提高了勘察設計的效率和準確性。
2000年代初至今的現代化與國際化階段,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開始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統)、云計算等技術,提供數字化的勘察服務,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同時,隨著“一帶一路”等國際合作項目的推進,中國道路工程勘察企業開始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這要求企業不僅要有國際化的視野,還要具備國際標準的服務能力。此外,行業整合加速,一些大型工程勘察企業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擴大企業規模,提高市場競爭力。同時,也通過并購、重組等方式,整合行業資源,提升行業集中度。
三、行業產業鏈
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勘察設備、設計軟件、基礎數據服務等供應商。其中勘察設備包括測量儀器、無人機、地質雷達等,這些設備在道路工程勘察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獲取地形、地質、水文等基礎數據,為設計提供準確依據。設計軟件如CAD(計算機輔助設計)、BIM(建筑信息模型)等,這些軟件能夠輔助設計師進行道路工程設計,提高設計效率和精度。基礎數據服務包括地形圖、地質圖、氣象數據等基礎數據服務,這些數據是道路工程勘察設計的重要基礎。產業鏈中游為道路工程勘察設計環節。產業鏈下游主要包括工程實施與運營維護。
根據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公路固定資產投資額為28240億元,同比下降1.01%。隨著公路基礎設施建設逐漸從大規模新建階段轉向優化和完善階段,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也面臨著新的轉型需求。企業需要從傳統的“新建項目設計”向“提質增效設計”轉型,以適應市場變化和技術發展的新要求。
在這一轉型過程中,智能化設計和綠色交通設計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興領域。智能化設計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等技術,能夠實現設計過程的自動化和優化,提高設計效率和質量。例如,通過智能設計系統,企業可以在短時間內生成多種設計方案,并利用算法進行優化和評估。這種設計方式不僅減少了人工重復勞動,還能通過數據分析和模擬,提前預測和解決潛在問題,提升項目的整體性能。
綠色交通設計則聚焦于可持續發展,強調在勘察設計階段融入環保理念,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影響。這包括采用低碳材料、優化道路線形以減少土地占用,以及設計高效的排水系統以降低對生態系統的干擾。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綠色交通設計將成為未來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此外,道路工程勘察設計企業還需關注數字化轉型,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和GIS(地理信息系統)等工具,實現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這種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設計的精準度,還能在項目施工和運營階段提供數據支持,實現設計、施工和運維的一體化。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四、市場規模
隨著國家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推進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投入,中國道路工程勘察設計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23年,中國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市場規模為641億元,同比增長4.69%。近年來,隨著“十四五”規劃的推進以及“交通強國”戰略的實施,公路、城市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斷增加,為勘察設計行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特別是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農村公路等領域,勘察設計需求持續旺盛,推動了市場規模的穩步上升。其次,行業增長也與技術創新密切相關。數字化技術如BIM、GIS以及智能勘察設備的廣泛應用,顯著提升了勘察設計的效率和質量,降低了成本。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企業的競爭力,也為市場擴張提供了技術支撐。
五、重點企業經營情況
中國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企業競爭格局呈現多元化和高度競爭的特點。一方面,大型國有和民營設計企業憑借其資金、技術和人才優勢,占據市場主導地位。這些企業不僅擁有甲級及專項資質,還積累了豐富的項目經驗和技術實力,能夠為客戶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勘察設計解決方案。另一方面,隨著市場需求的多元化和復雜化,小型設計院也在市場中尋找生存空間。然而,在面臨大型企業的競爭壓力下,小型設計院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市場競爭的加劇促使企業進行差異化競爭,一些企業注重技術創新和研發投入,通過提供高技術含量的勘察設計服務來吸引客戶;另一些企業則側重于提高服務質量和響應速度,以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特大型綜合建筑企業,主要從事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裝備制造、房地產及城市綜合開發等。在道路工程勘察設計領域,中交建擁有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項目經驗,其下屬的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是國內公路勘察設計領域的頂尖單位。中交建參與了眾多國內外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的勘察設計,包括港珠澳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深中通道等標志性工程。這些項目不僅展示了其在復雜環境下的工程技術實力,還體現了其在跨海大橋、超長隧道等高難度工程設計方面的領先地位。此外,中交建還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了中國交通工程技術走向世界。2024年前三季度,中國交建營業收入為5366.36億元,同比下降2.02%;歸母凈利潤為162.74億元,同比增長0.18%。
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是貴州省交通廳直屬的勘察設計單位,專注于公路、橋梁、隧道等交通基礎設施的規劃、勘察與設計。貴州交通設計院在復雜地質條件下的勘察設計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尤其是在喀斯特地貌等特殊地質環境中的工程技術積累豐富。近年來,貴州交通設計院參與了貴州省內多條高速公路和大型橋梁的設計工作,如平羅高速平塘大橋、都安高速等。其中,平塘大橋以其獨特的設計和施工難度成為世界橋梁工程的典范,展現了貴州交通設計院在高難度橋梁設計方面的卓越能力。此外,貴州交通設計院還積極拓展數字化設計技術,推動BIM技術在項目中的應用,提升了設計效率和質量。2024年前三季度,勘設股份營業收入為9.25億元,同比下降28.23%;歸母凈利潤為-0.94億元,同比下降222.18%。
六、行業發展趨勢
1、數字化與智能化轉型加速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數字化與智能化將成為未來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一方面,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統)、無人機測繪、三維激光掃描等技術的廣泛應用,將顯著提升勘察設計的精度和效率。通過這些技術,設計人員可以在虛擬環境中對道路項目進行全生命周期的模擬和優化,提前發現潛在問題并進行調整,減少設計變更和施工風險。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將為勘察設計提供更強大的決策支持。通過對海量歷史數據的分析和挖掘,設計人員可以更精準地預測交通流量、地質災害風險等,從而制定更具前瞻性和適應性的設計方案。例如,智能設計系統可以根據輸入的項目參數,快速生成多種設計方案,并通過算法優化選擇最佳方案,大大縮短設計周期。
此外,數字化交付和協同平臺的普及也將推動行業向一體化方向發展。設計、施工、運營等各環節可以通過數字化平臺實現無縫對接,提高項目管理效率和質量。未來,道路工程勘察設計企業需要不斷加大在數字化技術方面的投入,培養專業人才,以適應這一轉型趨勢。
2、綠色低碳設計成為核心理念
在全球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將更加注重綠色低碳理念的融入。綠色交通設計不僅關注道路建設過程中的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還強調通過優化設計減少交通擁堵、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在材料選擇方面,未來將更多地采用低碳、可再生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再生瀝青等,以減少對自然資源的依賴。同時,設計過程中將更加注重生態保護,通過優化道路線形、設置生態廊道等方式,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此外,綠色交通設計還將體現在智慧交通系統的集成上。通過智能交通系統的設計,如智能信號燈、交通流量監測與優化等,可以有效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減少車輛怠速時間和不必要的能耗。未來,道路工程勘察設計企業需要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于項目的全生命周期,從規劃、設計到施工和運營,全方位推動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3、多元化與精細化服務拓展
未來,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將從傳統的單一項目設計向多元化和精細化服務方向拓展。一方面,隨著公路網絡的逐步完善,新建項目的數量可能會有所減少,但既有道路的升級改造、養護設計、智慧化改造等需求將不斷增加。例如,對既有高速公路的擴容改造、服務區的智能化升級、老舊橋梁的加固與改造等,將成為未來市場的重要增長點。
另一方面,行業內的企業需要進一步細分市場,提供更加精細化的服務。例如,專注于智慧交通系統設計的企業可以通過研發先進的交通監測設備和數據分析平臺,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國際市場的拓展也將成為行業發展的新機遇。企業可以通過與國際設計咨詢機構合作,參與海外項目的勘察設計,提升自身的國際競爭力。
此外,道路工程勘察設計企業還需要加強與上下游企業的協同合作,形成全產業鏈的服務模式。通過與施工企業、材料供應商、科研機構等建立緊密的合作關系,企業可以更好地整合資源,提高項目交付效率和質量。未來,多元化與精細化服務將成為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以適應市場的變化。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市場全景調查及投資潛力研究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重點企業分析,中國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分析,2025-2031年道路工程勘察設計行業投資前景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