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國家電影局統計,2025年春節檔全國電影票房為95.10億元,觀影人次為1.87億,相比2024年同期票房和人次分別增長18.64%和14.72%,均創造了本檔期的新紀錄。其中,動畫電影票房不斷增長。數據統計,2025年春節檔《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達48.39億元,《熊出沒·重啟未來》票房達5.09億元。《哪吒之魔童鬧海》在春節檔表現亮眼,成為檔期7天的日票房冠軍。在春節檔動畫電影票房持續增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現象級作品的帶動下,我國動畫產業將迎來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期。未來,行業將通過技術創新、內容升級、IP開發、跨界融合和國際化拓展,實現從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的轉變,成為全球動畫市場的重要力量。同時,動畫產業也將成為傳播中國文化、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載體,為全球觀眾帶來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優質動畫作品。
相關上市企業:光線傳媒(300251)、奧飛娛樂(002292)、百納千成(300291)、中國電影(600977)、萬達電影(002739)、上海電影(601595)、貓眼娛樂(01896)、阿里影業(01060)、金逸影視(002905)、華誼兄弟(300027)等。
相關企業: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追光動畫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華強方特(深圳)動漫有限公司、杭州玄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漢藝畫開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視美精典影業有限公司、北京若森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繪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有限公司等。
關鍵詞:動畫、動畫電影、動畫電視、票房數、播出數
一、動畫行業概述
1、定義及分類
動畫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動畫片,動畫是指采用逐幀拍攝對象并連續播放而形成運動的影像技術。動畫是一種綜合藝術,它是集合了繪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于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最早發源于19世紀上半葉的英國,興盛于美國,中國動畫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動畫按工藝技術分為平面手繪動畫、立體拍攝動畫、虛擬生成動畫、真人結合動畫;按傳播媒介分為影院動畫、電視動畫、廣告動畫、科教動畫;按動畫性質分為商業動畫、實驗動畫。
2、動畫原理
動畫是通過把人物的表情、動作、變化等分解后畫成許多動作瞬間的畫幅,再用攝影機連續拍攝成一系列畫面,給視覺造成連續變化的圖畫。它的基本原理與電影、電視一樣,都是視覺暫留原理。醫學證明人類具有“視覺暫留”的特性,人的眼睛看到一幅畫或一個物體后,在0.34秒內不會消失。利用這一原理,在一幅畫還沒有消失前播放下一幅畫,就會給人造成一種流暢的視覺變化效果。
3、動畫特點
各國動畫特點各異,主要體現在文化背景、藝術風格、技術應用和市場定位等方面,形成了獨特的創作生態和產業模式。以中國為例,中國動畫始終致力于創作一條具有本國特色的道路,堅持民族繪畫傳統,在改革開放以后,世界動畫的大潮中也從未放棄這一宗旨。動畫片中洋溢著活潑清新的氣息,給人以美的啟迪。同時又十分注重教化意義,在動畫片的創作中秉承“寓教于樂”,使動畫片不致流于膚淺的純娛樂搞笑。在影片類型上具有代表性的中國動畫就是水墨動畫。
二、動畫行業發展歷程
中國動畫行業經歷了從初創探索到黃金發展,再到低谷轉型、復蘇崛起,最終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歷程。每個階段都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背景和產業需求,同時也為下一階段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未來,隨著技術進步、政策支持和市場需求的多樣化,中國動畫行業將繼續向高端化、國際化方向發展,成為全球動畫產業的重要力量。
三、動畫行業政策
近年來,我國在推動動畫行業發展方面,重點聚焦于影視制作領域的建設,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等多種形式,顯著提升了動畫行業的制作水平、作品特色以及與其他產業的深度融合能力。2024年1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印發《關于組織參加第28屆全國電視文藝“星光獎”評選工作的通知》,評選類別包括電視綜藝節目、電視戲曲節目、電視紀錄片、電視文藝欄目、少兒電視節目、電視動畫節目。2024年3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印發《關于開展2024年重點動畫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順應融合發展大勢,在創意、內容、傳播等方面增強互聯網思維,主動把握新媒體規律,開拓新媒體市場。鼓勵電視動畫制作機構與網絡視聽平臺聯合策劃選題、聯合制作播出的項目申報參評。
三、動畫行業產業鏈
動畫行業產業鏈上游為動畫制作所需的原材料和設備,包括動畫桌、拷貝臺、定位尺、動畫紙、打孔機、動畫筆、賽璐珞片、攝影臺、逐格攝影機、攝影表、制作軟件等。產業鏈中游為動畫的制作與生產。產業鏈下游是動畫產業鏈的變現環節,負責將制作完成的動畫作品推向市場,并通過多種渠道實現商業價值。發行與傳播渠道包括電影院線、電視臺等傳統渠道以及流媒體平臺、短視頻平臺等新興渠道;市場推廣主要是通過廣告宣傳、社交媒體營銷、粉絲互動等方式提升作品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衍生品開發主要是基于動畫IP開發周邊產品,如玩具、服裝、文具、游戲等;IP運營是通過授權合作、主題樂園、跨界聯動等方式,延長IP生命周期并實現多元化變現;國際化拓展是將國產動畫推廣至海外市場,提升全球影響力。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動畫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四、動畫行業發展現狀
1、動畫電影
國家電影局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共上映62部動畫電影(包含主要重映作品4部),累計票房為68.63億元,較2023年同期減少15%。盡管跌幅跑贏了大盤,占總票房的比重也達到了16.15%,為近十年來的第二高,但這其中的票房主力來自進口動畫電影及個別頭部國產影片。從國產動畫電影票房來看,2024年國產動畫電影共上映33部作品,累計票房為28.75億元,同比下降42.81%。其中,票房最高的為國產動畫電影《熊出沒·逆轉時空的》,其累計票房19.83億元,是2024年唯一破10億的動畫作品。自2014年上映首部院線大電影以來,“熊出沒”系列已推出10部作品,累計票房高達77.25億元,穩坐國產動畫電影第一IP的寶座。
國家電影局統計,2025年春節檔全國電影票房為95.10億元,觀影人次為1.87億,相比2024年同期票房和人次分別增長18.64%和14.72%,均創造了本檔期的新紀錄。其中,動畫電影票房不斷增長。數據統計,2025年春節檔《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達48.39億元,《熊出沒·重啟未來》票房達5.09億元。《哪吒之魔童鬧海》在春節檔表現亮眼,成為檔期7天的日票房冠軍。上映首日票房達4.87億元,領先第二名《唐探1900》2200多萬元,成功登頂。次日票房雖略有下滑,但隨后實現連續逆跌,隨著排片占比的提升,日票房屢創新高。1月31日(大年初三),總票房突破15億元,日票房達6億元,躋身影史單日票房榜前十。大年初四,排片占比升至38.3%,日票房首次突破7億元,占比超50%。2月2日和3日,日票房均突破8億元,總票房迅速突破30億元,日票房占比超60%。這兩天的井噴式增長使影片進入中國影史單日票房榜前五,并刷新動畫片單日票房紀錄。2月4日,票房再創新高,達8.62億元,占比71%,成為中國影史首部連續五天單日票房超6億元的電影。在春節檔動畫電影票房持續增長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現象級作品的帶動下,我國動畫產業將迎來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期。未來,行業將通過技術創新、內容升級、IP開發、跨界融合和國際化拓展,實現從規模擴張到質量提升的轉變,成為全球動畫市場的重要力量。同時,動畫產業也將成為傳播中國文化、提升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載體,為全球觀眾帶來更多具有中國特色的優質動畫作品。
注:2025年春節檔(1月28日至2月4日)
2、動畫電視
動畫作品只有經過備案后方能進入制作階段,因此廣電總局對電視動畫片的備案數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未來我國動畫作品的制作規模情況,從2012-2024年全國國產電視動畫片備案情況來看,統計時間段內備案數量呈波動發展趨勢,整體保持穩定,表明我國電視動畫片產量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至少將保持現有增長情況進行發展。數據顯示,2025年1月,經備案的全國國產電視動畫片為36部,時長為12661分鐘。從備案作品的具體結構來看,2025年1月國產電視動畫片主要以童話題材為主,表明當前國產電視動畫片的制作依舊主要傾向于針對少兒需求進行產品生產和服務。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數據統計,2023年全國制作發行動畫電視345部、9.38萬分鐘,制作時間同比增長5.27%;電視動畫片播出時間47.28萬小時,同比增長1.61%。《敦煌的故事》《大山里的“夢之隊”》《家有灶君》等優質動畫片廣受歡迎,國產動畫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從數據來看,國產動畫在產量和播出量上均實現了穩步增長,同時,高質量作品的涌現進一步推動了行業的品牌化和精品化發展。未來,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市場需求的多樣化,國產動畫有望在內容創新、技術應用和國際化拓展等方面實現更大突破,為觀眾帶來更多兼具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的優秀作品,成為全球動畫市場的重要力量。
五、動畫行業企業格局和重點企業分析
在當今中國的動畫產業中,涌現出了許多優秀的制作公司,它們以精湛的技藝、獨特的創意和對動畫的熱愛,為觀眾帶來了一部又一部精彩的動畫作品。當前,中國十大動畫企業包括彩條屋影業、追光動畫、方特動漫、玄機科技、?藝畫開天、視美影業、若森數字、繪夢動畫、上美影、奧飛娛樂等。這些動畫公司,各自有著獨特的風格和優勢,它們的不斷發展和創新,推動了中國動畫產業的蓬勃發展,為觀眾帶來了越來越多精彩的動畫作品,也讓中國動畫在國際舞臺上逐漸嶄露頭角。
1、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業務以影視項目的投資、制作、發行為主,主要產品為滿足大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影視作品及相關衍生內容,以內容為核心、以影視為驅動,在橫向的內容覆蓋及縱向的產業鏈延伸兩個維度同時布局,業務已覆蓋電影、電視劇(網劇)、動漫、音樂、文學、藝人經紀、實景娛樂、產業投資等領域,是國內覆蓋內容領域最全面、產業鏈縱向延伸最完整的綜合內容集團之一。目前,公司主要立足于產業鏈中的內容生產環節;盈利主要涵蓋影視項目的投資、制作、發行收益,及相關衍生或關聯領域產生的收益,同時以股權投資收益等作為重要補充。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光線傳媒電影及相關衍生業務營業收入為9.74億元,同比增長84.47%。
2、奧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奧飛娛樂股份有限公司以嬰幼兒和兒童為核心目標用戶并逐步覆蓋年輕人群體,成功打造集動畫、電影、玩具、嬰童用品、潮玩手辦、衍生品授權、實景娛樂等業務為一體的IP全產業鏈平臺,并始終致力于構筑以動漫IP為核心的文化產業生態。公司堅定以IP為核心戰略,深耕精品內容創作,聚焦IP項目的年輕化布局,并強化IP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續為全球家庭創造優質動漫內容。公司多年來持續打造并積累了眾多優質IP資源,構建了優質的全年齡段IP矩陣,包括但不限于“超級飛俠”“喜羊羊與灰太狼”“巴啦啦小魔仙”“鎧甲勇士”“量子戰隊”“萌雞小隊”“貝肯熊”“颶風戰魂”“爆裂飛車”“火力少年王”等。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奧飛娛樂影視類業務營業收入為1.82億元,同比增長40%。
六、動畫行業發展趨勢
1、技術創新驅動內容升級
中國動畫行業未來將深度依托技術創新,推動內容創作與呈現形式的全面升級。隨著5G、人工智能、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等技術的普及,動畫制作將更加高效和智能化。AI技術可用于角色設計、場景生成和動畫渲染,大幅降低制作成本和時間;VR/AR技術則為觀眾提供沉浸式體驗,拓展動畫的應用場景,如教育、文旅和虛擬偶像等領域。此外,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有望解決版權保護和內容分發問題,為創作者提供更多收益渠道。技術創新不僅將提升動畫作品的質量和表現力,還將推動行業從傳統制作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為內容創作注入新活力。
2、IP全產業鏈開發與跨界融合
未來,中國動畫行業將進一步深化IP全產業鏈開發,實現從單一內容輸出向多元化商業模式的轉變。優質動畫IP將通過影視、游戲、衍生品、主題樂園等形式實現跨界融合,最大化商業價值。例如,《哪吒之魔童鬧海》《白蛇:緣起》等成功案例已證明國產動畫IP的市場潛力。未來,行業將更加注重IP的長期運營,通過系列化開發和粉絲經濟增強用戶粘性。同時,動畫與文旅、教育、科技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將開辟新的增長點。IP全產業鏈開發不僅能夠提升動畫行業的盈利能力,還將推動中國文化軟實力的全球輸出。
3、國際化與本土文化輸出
隨著中國動畫制作水平的提升和文化自信的增強,未來行業將加速國際化進程,推動本土文化走向全球。一方面,中國動畫企業將通過與國際知名制作公司合作,學習先進經驗并提升制作水準;另一方面,以中國傳統文化為內核的動畫作品將更受國際市場青睞,如《大圣歸來》《哪吒》等作品已在海外市場取得良好反響。未來,行業將更加注重跨文化傳播策略,通過本土化改編和多語言發行,提升作品的全球接受度。國際化不僅是中國動畫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也是提升中國文化影響力的關鍵途徑。通過講好中國故事,國產動畫將在全球市場中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動畫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動畫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動畫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共十二章,包含動畫產業重點企業經營分析,中國動畫產業投資潛力及風險預警,動畫產業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