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近年來,隨著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新能源占比不斷提高,系統對調頻、備用、爬坡等資源的需求大幅增加。為了確保電力市場的安全穩定供應,我國正不斷加強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電力輔助服務費用也隨之上升。2023年上半年,全國電力輔助服務費用達278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147.69億元;占上網電費比重提升至1.9%,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0.43個百分點,電力輔助服務費用總量顯著增長。未來,隨著新能源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電力市場的持續改革,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將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發展態勢,行業規模將持續擴大。
相關上市企業:華能國際(600011)、國能日新(301162)、國電南瑞(600406)、華銀電力(600744)、國電電力(600795)、南方電力(SO)、國家電網(NGG)、國投電力(600886)、禾旺電氣(603063)、中國電建(601669)、國電南自(600268)等。
相關企業: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電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國能國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華能澠池熱電有限責任公司等。
關鍵詞:電力輔助服務、調峰補償、火電、補償費用
一、電力輔助服務行業相關概述
?電力輔助服務是指為維護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保證電能質量,除正常電能生產、輸送、使用外,由發電企業、電網經營企業和電力用戶提供的服務。依據國際慣例,并結合我國電網安全運行的實際需要,可采取以下輔助服務分類:備用服務、調頻服務、無功支持服務、黑啟動服務、調峰服務等。其中調頻和調峰服務是目前我國需求最多的服務,兩者本質上都是在電力負荷供需偏差時,通過調整機組出力減小系統偏差的手段,區別在于時間尺度不同,調頻通常為幾分鐘,調峰通常幾小時。
回顧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發展歷程,基本歸納為以下四個轉變過程。2002年前為無償提供階段:當時我國電力供應主要采取垂直一體化的管理模式,沒有單獨的輔助服務補償機制。2002-2014年為計劃補償階段:2006年《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規定》、《并網發電廠輔助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印發后,各區域在此基礎上制定“兩個細則”,有效地規范了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我國電力市場采用計劃補償的方式。2014-2017年為市場化探索階段: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提出以市場化原則“建立輔助服務分擔共享新機制”以及“完善并網發電企業輔助服務考核機制和補償機制”。后續各地以該市場的交易規則和市場運行機制為基礎、以市場化為原則,逐步開啟市場化探索道路。2017年至今為市場化加速發展階段:2017年,國家能源局印發《完善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進一步還原電力商品屬性。隨著國家部委持續完善電力輔助服務機制,我國電力輔助服務行業進入市場化加速發展階段。
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是電力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助于平衡電力供需、提升電網可靠性,尤其在可再生能源比例日益增高的背景下,輔助服務愈顯重要。近年來,為推進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如2023年1月發布的《2023年能源監管工作要點》中,提出加快推進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建立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專項工作機制,研究制定電力輔助服務價格辦法,建立健全用戶參與的輔助服務分擔共享機制,推動調頻、備用等品種市場化,不斷引導虛擬電廠、新型儲能等新型主體參與系統調節。2024年2月發布的《關于建立健全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價格機制的通知》中,提出適應新型電力系統發展需要,持續推進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加強電力輔助服務市場與中長期市場、現貨市場等統籌銜接,科學確定輔助服務市場需求,合理設置有償輔助服務品種,規范輔助服務計價等市場規則。
二、電力輔助服務行業產業鏈
電力輔助服務行業的產業鏈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各個環節相互依存、相互影響。其中,電力輔助服務上游主要包括各種原材料和設備的生產和供應,如鋼材、有色金屬、電子元器件、儀器儀表等。這些原材料和設備是電力輔助服務行業的基礎,其質量和供應的穩定性對整個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中游主要包括發電、輸電、配電、用電以及相關的物資和服務提供商。發電環節是電力輔助服務行業的核心,其主體是各種類型的發電廠,如燃煤電廠、燃氣電廠、核電站、風電場、光伏電站等。這些發電廠負責將一次能源轉換成電能,提供給電網。輸電環節是將電能從發電廠輸送到最終用戶的過程,輸電線路和變電站是輸電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配電環節是將電能從輸電網絡分配到最終用戶的過程,配電公司負責維護配電網絡,確保電能安全、可靠地輸送到每個用戶。下游主要是電力用戶和售電公司。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電力輔助服務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產業趨勢研判報告》
三、電力輔助服務行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設,新能源占比不斷提高,系統對調頻、備用、爬坡等資源的需求大幅增加。為了確保電力市場的安全穩定供應,我國正不斷加強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加,電力輔助服務費用也隨之上升。2023年上半年,全國電力輔助服務費用達278億元,較2019年同期增加147.69億元;占上網電費比重提升至1.9%,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0.43個百分點,電力輔助服務費用總量顯著增長。未來,隨著新能源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和電力市場的持續改革,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將呈現出更加多元化的發展態勢,行業規模將持續擴大。
?從類型上看,2023年上半年調峰補償167億元,占比60.0%;調頻補償54億元,占比19.4%;備用補償45億元,占比16.2%。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調峰補償占比有大幅度提升,增長了21.6個百分點。調峰服務在電力系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用電負荷較高時,調峰服務能夠快速提供發電能力以“削峰”,而在負荷較低時降低發電功率或作為用電設備減小供需差值以“填谷”,從而提高電網供電的充裕性,增強電網運行穩定性?。特別是在“三北”地區(華北、東北和西北),調峰是應對供暖和可再生能源消納的雙重壓力的共同需求?。而備用補償占比減少了近20個百分點,電力輔助服務費用結構顯著調整。
目前,電力輔助服務提供主體包括火電、水電、核電、風電、光伏發電、抽水蓄能、新型儲能等以及能夠響應調度指令的用戶可調節負荷(包括通過聚合商、虛擬電廠等形式聚合的可調節負荷)等并網主體。其中火電仍是我國參與電力輔助服務的主要機組。2023年上半年,火電企業獲得補償254億元,占比91.4%,與2019年相比減少3.58個百分點。
四、電力輔助服務行業競爭格局
?我國電力輔助服務企業眾多,企業也呈現出多元化競爭特點。在傳統的火電和抽水蓄能領域,一些大型發電集團如華能、大唐、華電等擁有較強的技術實力和資源優勢,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此外,隨著新能源產業的發展,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企業也逐漸涉足電力輔助服務領域,成為市場的新興力量。隨著電力市場的改革和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負荷聚合商、虛擬電廠、新型儲能等用戶側資源也逐漸成為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重要參與者。這些企業通過提供智能用電、需求響應等解決方案,滿足用戶對電力輔助服務的需求,也在市場中占據了一定的份額。總體來說,中國電力輔助服務企業格局是一個多元化的市場,各種類型的企業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的技術和服務水平,以適應市場的變化和滿足用戶的需求。
??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2月,是我國能源電力及工業控制領域的領軍企業,是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技術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公司深耕量測控制數字融合、電力電子等技術,為能源電力、市政公用、節能環保、水利水務、軌道交通、工礦等行業提供軟硬件產品、整體解決方案,產品和服務覆蓋全國各地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重點布局智能電網、數能融合、能源低碳、工業互聯等四大業務板塊,其中在智能電網方面,公司主要面向大電網安全穩定、調度、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微網、智慧園區、能效服務等環節,主要產品包括電網安全穩定分析與控制、電網調度自動化、電力市場、新能源并網控制等。2024年上半年,公司智能電網營業收入達到93.57億元,同比上漲1.80%。
?國投電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的控股企業。公司經營范圍主要包括投資建設、經營管理以電力生產為主的能源項目;開發經營新能源項目、高新技術、環保產業;開發和經營電力配套產品及信息、咨詢服務。近年來,公司大力開拓以新能源為主的清潔能源業務,在水電、火電、風電、光伏等方面均有業務布局,同時也積極探索清潔能源相關新業態、新模式。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43.95億元,同比上升4.34%,歸母凈利潤65.78億元,同比上升8.69%。
五、電力輔助服務行業發展趨勢
1、行業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近年來,為推動電力輔助服務發展,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2024年10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基本規則》,其中提出優化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機制,激發可調節資源參與系統調節的積極性,規范各級市場的建設與運營。同時加強電力輔助服務市場與電能量市場的協同,實現多層次市場的順暢運行,推動電力輔助服務價格的合理形成和費用的有序傳導,從而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預計未來行業的政策支持力度將不斷加大,進一步推動電力輔助服務健康發展。
2、完善輔助服務分攤機制
隨著新能源的快速發展,電力系統對輔助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然而,當前輔助服務分攤機制存在一些問題,如分攤主體不明確、分攤比例不合理、跨區分攤機制不完善等,這些問題制約了電力輔助服務市場的健康發展。未來,電力輔助服務行業將不斷完善分攤機制,以進一步提高市場效率、促進資源優化配置、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3、持續優化輔助服務交易品種
新能源出力具有間歇性、波動性、難以預測等特點。隨著新能源占比的不斷提升,電力系統運行呈現新的特點,對于電力輔助服務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需要結合電力系統運行實際需要,推動電力輔助服務市場交易品種創新。可適時引入爬坡類產品、系統慣性等輔助服務交易品種,滿足系統中對于具有快速爬坡能力、調節性能良好的電源需求,例如燃氣機組、抽水蓄能等,并通過市場化定價方式對此類機組進行經濟補償,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消納。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電力輔助服務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產業趨勢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電力輔助服務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產業趨勢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電力輔助服務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產業趨勢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2020-2024年電力輔助服務行業各區域市場概況,電力輔助服務行業主要優勢企業分析,2025-2031年中國電力輔助服務行業發展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