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近年來,我國醫藥電商行業市場規模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消費者購買習慣的改變以及醫藥政策的逐步放開,醫藥電商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從早期的起步階段到如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據相關數據統計,過去幾年間,我國醫藥電商市場規模以年均兩位數的增長率不斷攀升,從2019年的657.4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2852億元,并且在未來仍有較大的增長潛力。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接受醫藥電商這一購藥方式。
相關上市企業:阿里健康(HK.00241)、京東健康(HK. 06618)、叮當健康(HK.09886)、藥師幫(HK.09885)、藥易購(300937)、九州通(600998)、同仁堂(600085)、老百姓(603883)
相關企業:壹藥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好藥師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深圳市海王易點藥醫藥有限公司
關鍵詞:醫藥電商行業產業鏈、醫藥電商行業發展現狀、醫藥電商行業發展趨勢
一、醫藥電商行業定義及分類
醫藥電商,全稱醫藥電子商務,是指醫療機構、醫藥生產商、代理商、經銷商、分銷商、醫藥公司、醫藥信息提供商、第三方機構等以盈利為目的,憑借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所進行的藥品、保健品、器械等商品交易活動,但不包括醫療咨詢等服務。其交易對象主要是醫藥和醫療相關商品,形式涵蓋了線上批發和零售。醫藥電商可根據其面向的上下游與商業模式,細分為以下幾類。
二、醫藥電商行業產業鏈分析
醫藥電商行業產業鏈涵蓋了上游、中游和下游多個環節。上游的藥品與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是產品的源頭,生產出各類藥品和器械。中游則是醫藥電商行業的核心,包括各類B2B、B2C和O2O等線上銷售平臺,這些平臺通過整合上游的藥品資源,為下游的消費者提供便捷、高效的藥品購買服務。下游則包含了廣大的消費者和醫療機構等。消費者通過醫藥電商平臺,可以方便地購買到所需的藥品、保健品等醫療產品,滿足個人健康需求。而醫療機構則通過醫藥電商平臺進行藥品采購、配送等,提高了醫療服務的效率和質量。同時,下游的需求也反過來推動了上游和中游的發展和創新。總的來說,醫藥電商行業產業鏈是一個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生態系統,各個環節之間的協同發展是推動整個行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
三、中國醫藥電商行業發展歷程
我國醫藥電商行業的發展始于1998年,經歷了探索期、市場啟動期和高速發展期。在探索期,由于政策環境不成熟,行業發展較為緩慢。隨著政策的逐步放開,特別是2005年國家藥監局發布相關規定后,醫藥電商行業進入市場啟動期,第三方平臺開始興起。然而,由于多種因素,試點工作于2016年結束。近年來,隨著國家政策的不斷優化和市場的快速發展,醫藥電商行業迎來了高速發展期。市場規模快速增長,企業競爭加劇,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等綜合電商平臺以及平安好醫生等垂直醫藥電商平臺成為行業內的頭部企業。同時,服務模式也在不斷創新,B2B、B2C和O2O等模式為消費者提供了更為便捷、高效的購藥體驗。未來,隨著政策的進一步完善和市場的進一步開放,我國醫藥電商行業有望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醫藥服務。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醫藥電商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四、中國醫藥電商行業產業鏈上游分析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醫藥制造業已明顯擺脫疫情期間負面影響,下滑幅度不斷收窄,或將出現反轉趨勢。2024年1-11月,我國醫藥制造業營業收入為22633.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差無幾。醫藥制造業的增長為醫藥電商提供可靠的貨源保障。醫藥制造業營業收入增加,醫藥制造企業有更多的資金和資源投入到產品研發和生產中,從而提高產品的質量和供應能力。同時,醫藥制造業與醫藥電商之間的合作也促進了供應鏈的優化。通過加強信息共享和協同作業,雙方可以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購藥體驗。
五、中國醫藥電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近年來,我國醫藥電商行業市場規模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消費者購買習慣的改變以及醫藥政策的逐步放開,醫藥電商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從早期的起步階段到如今,已經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果。據相關數據統計,過去幾年間,我國醫藥電商市場規模以年均兩位數的增長率不斷攀升,從2019年的657.4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2852億元,并且在未來仍有較大的增長潛力。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接受醫藥電商這一購藥方式。消費者看重醫藥電商的便捷性,如足不出戶即可購買藥品、比較不同品牌和價格的藥品等。同時,醫藥電商平臺提供的藥品查詢、在線問診等附加功能也增加了消費者對線上購藥的好感度。然而,部分消費者仍然對藥品的質量、配送時效性以及售后服務等存在擔憂,但總體來說,消費者對醫藥電商的接受度在逐漸提高。
我國醫藥電商市場目前以B2B業務為主導,占比高達56.4%,這一模式主要服務于企業間的藥品采購與銷售,顯示了供應鏈整合的強大能力。與此同時,B2C業務占比39.3%,近年來隨著消費者對線上購藥的接受度提升,其市場份額穩步增長,體現了個人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盡管O2O業務占比僅為4.3%,但結合線上線下服務的便捷性使其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整體來看,政策支持、技術創新以及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正推動醫藥電商市場快速發展。未來,隨著政策環境的進一步優化、技術的持續革新以及消費者健康意識的增強,醫藥電商市場有望實現更加多元化、規范化的發展,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購藥體驗。
六、中國醫藥電商行業重點企業分析
阿里健康依托阿里生態整合醫藥商家,拓展醫療服務且善用技術與數據;京東健康有完善的零售體系、互聯網醫療服務和健康大數據布局;叮當健康以O2O模式的叮當快藥和供應鏈整合為特色;壹藥網深耕B2C業務且開展全渠道營銷;藥師幫專注B2B批發與供應鏈金融;藥易購在區域基層市場有優勢并提供增值服務;好藥師線上線下協同且注重醫藥服務專業化。我國醫藥電商行業企業競爭格局呈現多元化。綜合電商平臺旗下的醫藥板塊借助平臺資源優勢占據較大市場份額,垂直型醫藥電商則以專業服務爭得一席之地。B2B企業主要競爭基層醫藥終端的資源和供應鏈效率,B2C和O2O企業競爭的是用戶體驗、服務速度和藥品豐富度等,各企業在不同的細分領域和業務模式下展開激烈競爭。
阿里健康是阿里巴巴集團在醫療健康產業的重要布局,核心業務板塊包括醫藥電商業務、醫療健康及數字化服務業務兩大板塊。其醫藥電商業務包括自營和平臺兩種模式,主要依托天貓平臺展開。醫療健康服務則通過淘寶、天貓、支付寶、醫鹿APP等渠道為用戶提供包括問診、體檢、核酸檢測等在內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健康服務體系。數字化服務則主要包括以“碼上放心”為核心的產品追溯業務,以及提供云影像智能識別和人工智能開放平臺的智慧醫療業務。2024財年,阿里健康營業收入達270.27億元,同比增長0.99%。2025上半財年營業收入為142.74億元,同比增長10.17%。
京東健康是京東集團旗下專注于大健康領域的子公司,憑借京東集團的物流、技術和客戶資源優勢,致力于成為健康產業的一站式服務平臺。京東健康整合了醫藥供應鏈、醫療服務資源以及健康管理服務,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健康解決方案。其主要業務包括零售藥房業務和在線醫療健康服務。京東健康在醫藥電商領域也擁有顯著的實力,其80%的自營藥品訂單已實現次日達,展現出強大的物流配送能力。同時,京東健康也在不斷加強在線醫療健康服務的布局,以滿足用戶多元化的健康需求。2023年,京東健康營業收入達535.3億元,同比增長14.54%。2024年1-6月,阿里健康營業收入為283.44億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長4.55%。
七、中國醫藥電商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規范化
近年來,我國醫藥電商行業的規范化進程不斷加速。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等,旨在規范市場秩序,保障消費者權益。這些政策不僅明確了醫藥電商的合法身份,還規定了藥品網絡銷售企業的基本條件、監管職權劃分等,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政策的推動下,醫藥電商企業紛紛加強內部管理,提升服務質量,以確保合規運營。規范化的市場環境有助于提升消費者的信任度,進一步推動醫藥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
2、與互聯網醫療深度融合
醫藥電商與互聯網醫療的深度融合是當前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通過互聯網醫療平臺,患者可以方便地獲取在線問診、遠程醫療等服務,而醫藥電商平臺則可以為患者提供便捷的藥品購買渠道。這種深度融合不僅提升了醫療服務的便捷性和效率,還推動了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同時,互聯網醫療平臺還可以為醫藥電商提供數據支持,幫助企業實現精準營銷和個性化推薦。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環境的逐步優化,醫藥電商與互聯網醫療的深度融合將更加緊密。
3、拓展多元化業務與服務
為了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醫藥電商企業不斷拓展多元化業務與服務。除了傳統的藥品銷售外,企業還開始涉足醫療器械、保健品、健康管理等領域。同時,企業還通過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提供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務。例如,一些企業推出了在線問診、用藥指導、健康監測等增值服務,以提升消費者的購藥體驗和健康管理水平。這些多元化業務與服務的拓展不僅有助于提升企業的競爭力,還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健康服務。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醫藥電商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醫藥電商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醫藥電商行業市場運營態勢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醫藥電商產業鏈全景梳理及布局狀況研究,中國醫藥電商行業重點企業/平臺布局案例研究,中國醫藥電商行業市場及投資戰略規劃策略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