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電化學儲能是一種通過電化學反應將電能轉換為化學能進行存儲,并在需要時再將化學能轉換回電能的技術。隨著全球碳中和進程推進,電化學儲能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國內外電化學儲能電站投資日益增多。根據國家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監測信息平臺匯集數據,截至2023年底,我國累計投運電化學儲能電站958座,總裝機規模達25GW/50.86GWh;截至2024年6月末,全國累計投運電化學儲能電站1100座、總裝機35.37GW/75.05GWh(在運1002座、總裝機 34.80GW/73.88GWh,停用98座、總裝機0.57GW/1.16GWh)。這意味著,已經投運的電化學儲能裝機相當于全國電源總裝機的1.15%,相當于新能源總裝機的 2.87%,在建電站267座、總裝機13.61GW/26.66GWh。
相關上市企業:寧德時代(300750);派能科技(688063);國軒高科(002074);國電南瑞(600406);中天科技(600522);易事特(300376);陽光電源(300274);科華數據(002335);比亞迪(002594);輝鵬能源(300438);科列技術(832432);中創新航(03931);億緯鋰能(300014);欣旺達(300207);贛鋒鋰業(002460);均勝電子(600699)等
相關企業:南京南瑞繼保電氣有限公司;杭州高特電子設備股份有限公司;惠州市億能電子有限公司
關鍵詞:產業鏈圖譜;電化學儲能裝機規模;各類型電化學儲能項目累計能量;發展趨勢
一、行業概況
電化學儲能是一種通過電化學反應將電能轉換為化學能進行存儲,并在需要時再將化學能轉換回電能的技術。它利用了電池或類似化學設備的充放電過程,實現能量的存儲和釋放。電化學儲能技術因其高能量密度、高效率、快速響應和良好的可逆性等特點,在電力系統、新能源汽車、便攜式電子設備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電化學儲能技術設備可分為鋰離子電池、鉛酸電池、液流電池、鈉硫電池、超級電容器及全固態電池等幾類。目前,電化學儲能已成為是大容量儲能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
完整的電化學儲能系統主要由電池組、電池管理系統(BMS)、能量管理系統(EMS)、儲能變流器(PCS)以及其他電氣設備構成。電池組是儲能系統最主要的構成部分;電池管理系統主要負責電池的監測、評估、保護以及均衡等;能量管理系統負責數據采集、網絡監控和能量調度等;儲能變流器可以控制儲能電池組的充電和放電過程,進行交直流的變換。數據顯示,電池模組在整個電化學儲能系統中占比最高,達70%,其次是集裝箱,占比為8%,電池管理系統、儲能變流器占比均為6%。
從產業鏈看,電化學儲能行業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供應環節,主要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產業鏈中游為核心設備制造和儲能系統的集成與安裝環節,代表廠商有寧德時代、派能科技、國軒高科、國電南瑞、中天科技、易事特、陽光電源、科華數據、比亞迪、輝鵬能源、科列技術、中創新航、億緯鋰能、欣旺達、贛鋒鋰業、均勝電子、億能電子、協能科技等。產業鏈下游為電化學儲能應用領域,主要包括風電儲能、光伏儲能等發電側,電網公司等電網側,以及工商業用戶、家庭用戶等用戶側。
二、產業現狀
隨著全球碳中和進程推進,國內外電化學儲能電站投資日益增多,電化學儲能行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根據國家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監測信息平臺匯集數據,截至2023年底,我國累計投運電化學儲能電站958座,總裝機規模達25GW/50.86GWh;截至2024年6月末,全國累計投運電化學儲能電站1100座、總裝機35.37GW/75.05GWh(在運1002座、總裝機 34.80GW/73.88GWh,停用98座、總裝機0.57GW/1.16GWh)。這意味著,已經投運的電化學儲能裝機相當于全國電源總裝機的1.15%,相當于新能源總裝機的 2.87%,在建電站267座、總裝機13.61GW/26.66GWh。
從區域看,截至2024年6月底,已投運的電化學儲能電站分布在31個省(市、自治區),其中累計投運總裝機排名前十的省份依次是:山東、新疆、內蒙古、寧夏、湖南、甘肅、安徽、江蘇、廣西、湖北
山東、內蒙古、寧夏、湖南、甘肅、新疆、安徽、湖北、貴州、廣東,總裝機約39.57GW、占比78.25%,其中山東總裝機已超 3GW,內蒙古、寧夏、湖南、甘肅4省總裝機均在2GW以上,新疆、安徽、湖北3省總裝機均在1GW以上。
從電站規模看,統計情況顯示,2024年上半年,我國新增電化學儲能電站主要是百兆瓦級以上大型電站,總裝機為7.64GW,同比增長率達100%以上,占全國電化學儲能新增裝機的比例高達73.68%。整體來看,截至2024年6月,全國大型、中型、小型及以下電化學儲能電站總裝機分別為20.45GW、14.41GW、0.51GW。其中,百兆瓦級以上大型電站裝機占比由2020年的23%提升至58%。這意味著,國內電化學儲能正逐步向集中式、大型化發展,且其應用場景主要為獨立儲能,占大型電站總裝機的75%以上。
從電化學儲能設備類型應用占比情況看,鋰離子電池仍占據我國已投運電化學儲能技術應用主導地位,截至2024年6月,全國累計投運的離子電池項目總能量達72.86GWh,占全國電化學儲能總能力的97.09%,且其中有99.84%為磷酸鐵鋰電池;此外,鉛酸/鉛炭電池、液流電池、鈉離子電池及其他電池類型項目總能量占比分別為1.64%、0.69%、0.01%、0.57%。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電化學儲能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
三、企業格局
進入“十四五”發展的新階段后,儲能下游各應用場景需求不斷增長,國內電化學儲能行業涌入了大量市場參與者,市場競爭激烈,且暫未形成穩定的競爭格局,但寧德時代、派能科技、國軒高科、國電南瑞、中天科技等企業憑借其技術經驗及市場積累,在市場中擁有不俗競爭力,屬于國內電化學儲能行業內的頭部競爭企業。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于2009年在深圳創業板首批上市,股票簡稱“億緯鋰能”。億緯鋰能主要業務是消費電池、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在儲能電池業務領域,億緯鋰能主營產品有大鐵鋰電池、方形鐵鋰電池、圓柱鐵鋰電池,可提供從電芯、電池包、系統到 BMS 等的全方面產品及解決方案,產品已廣泛應用于電力儲能、工商業儲能、戶用儲能、通信儲能、數據中心備電、船舶動力等領域。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億緯鋰能儲能電池銷售收入為77.74億元,同比增長9.93%。
上海派能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2020年于A股科創板上市,股票簡稱“派能科技”。派能科技長期專注于儲能領域,是專業的儲能公司,掌握電芯模組、電池管理系統、系統集成等產業鏈關鍵環節技術,研發、生產的儲能產品與解決方案覆蓋家庭、工商業、新能源發電、數據中心、通信基站等各類場景,可為全球用戶提供儲能產品與解決方案。目前,派能科技已累計交付100多萬套儲能系統,服務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派能科技營業收入為14.12億元,同比下降53.69%。
四、發展趨勢
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指引下,儲能行業作為推動可再生能源替代傳統能源的關鍵領域,正處于技術創新和產業布局的前沿。隨著政策和標準的逐步完善,電化學儲能標準體系將涵蓋從設計、設備到施工驗收等各環節,進一步推動行業發展。未來,固態鋰離子電池和鈉離子電池等長壽命、低成本、高安全的技術將成為儲能電池發展趨勢。
在儲能系統主流需求逐漸向大容量、高電壓、長壽命等技術特點發展的趨勢下,未來行業內各方將積極布局前沿技術。例如,為了提升儲能系統的運行效率與安全性,各大企業將加大對于系統架構、電池管理、能量管理、熱管理等關鍵技術的研發創新投入,并實現智能化管理。
此外,目前在我國電力供應仍以燃煤為主,“傳統+新能源”并行模式下,推進儲能系統數字化建設工程的重要性將日益提升,國內相關投入將不斷增長。主要原因在于,數字化技術能提升儲能系統的安全性、效率和盈利能力,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優化運行維護、故障預警和盈利模式,拓展業務范圍,降低能耗和損耗,從而實現高效、低成本的儲能技術目標。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szxuejia.com)發布的《中國電化學儲能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電化學儲能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電化學儲能行業市場研究分析及發展策略分析報告》共八章,包含中國電化學儲能產業鏈梳理及全景深度解析,中國電化學儲能產業鏈代表性企業案例研究,中國電化學儲能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策略建議等內容。



